面对行业国际巨头,常州市恒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没有被它的专利壁垒吓退,而是以科学原理揭示其专利中违背科学之处,并向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请求得到裁定
常州市恒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上周收到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本月11日发出的裁定书,宣告奥地利施塔林格尔公司的方底阀口袋专利全部无效。至此,这家常州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专利壁垒之间的较量以全胜告终。获知这一消息,中国包装联合会秘书长张春林第一时间给恒成塑机董事长阚顺源打来祝贺电话,称赞他们“为中国塑编包装行业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塑编袋是粉末类产品常用的包装材料,国内每年用量达160亿只。由于国内传统塑编机械技术滞后,目前生产的绝大多数是缝纫敞口袋,灌装后只能用人工操作缝口机封口,不仅效率低,而且粉尘影响环境和工人健康;而能够实现自动化灌装、码垛整齐、强度高、成本低的方底阀口袋机组却在1995年就被跨国巨头施塔林格尔注册了专利,其相当于100多台普通圆织机的昂贵价格,加上垄断性销售策略,使国内只有5家企业购买使用。
常州是塑编机械重要的产业基地,厂家数量占国内五分之一,产品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但大多仍然停留在拉丝机、圆织机等传统装备制造。方底阀口袋自动化制袋机组是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众多大中企业有心开拓这一高端市场,但面对专利壁垒,纷纷选择了退避。恒成塑机迎难而上,向貌似坚不可摧的专利壁垒发起挑战。
拥有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在华东政法大学执教7年的阚顺源2003年回乡接办恒成塑机。在了解熟悉市场后,他看准方底阀口袋机组这个高端市场,力促与南京熊猫电子合作开发这一产品。2006年双方投入研发,同时,阚顺源自己苦读量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原理,并用科学重新审视起这项专利。
3年研发,两次失败,2008年机组终于成功了。次年投产后,技术指标达到对手同等水平,其中5项获国家专利的技术甚至超越对手,而价格仅为其一半多。得知消息的施塔林格尔屡次发来律师函要求停止研发生产,否则要向生产的每只包装袋征收专利费。其间,阚顺源对专利的研究也取得进展。他浏览了网上可以查到的资料,打印了6公斤重的外文文献,同时两回复旦母校向材料学专家讨教,终于找到突破口。施塔林格尔作为宣传卖点的热风焊接工艺1968年就已投入应用,而其作为专利核心的独立权利要求,对于产品分子微观结构的描述,严重违背高分子材料科学原理,并且违背热力学原理,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伪专利”。
今年3月30日,恒成塑机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发明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家组经过论证对此予以支持。从此,常州民企的高端塑编机械昂首走向市场。
“升级”先“破壁”
产品提升、产业升级,是我们经济发展至今面临的必由之路。但对绝大多数产业来说,“升级”必然就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壁垒。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在诸多技术和工艺上要比我们领先一步,而且多年形成的专利意识使这种领先优势变成了横亘在我们发展道路前方的壁垒。于是,我们升级路上不得不跨越两道坎:技术工艺创新和打破专利壁垒。前者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科技研发跨过,而后者,则需要我们的企业有更大的智慧,甚至舍我其谁的胆识。
在这样一道道专利壁垒面前,我们的企业有过被撞倒的惨痛,更多的则选择退却,于是只能无奈地在低端产品市场拼个你死我活。而恒成塑机的奋起一诉,告诉所有企业,西方的专利并非铜墙铁壁的神话。
冲破专利壁垒有两条路:一条是钻进去,发现漏洞,把那些不符合科学的伪专利打回原形;一条是跨过去,用更先进的专利超越它,因为专利从来保护的都不是落后。这两条路恒成同时走通了,而对于成千上万正在或面临“升级”的企业来说,也该尽快迈开自己的腿,走出“破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