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市科协积极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以创新魄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思想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以创新精神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普及,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
五年来,各级科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两大要素作用,创新工作方法,找准工作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彰显科协组织的鲜明特色。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自2009年起,市科协先后成立常州市核电装备制造业协会、常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联盟、常州市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三大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吸纳近150家重点企业加盟。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市科协已与76名院士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39个。五年来,共组织科技人员1.5万余人次,完成科技咨询技术合同5000多项,实现合同额5.3亿元,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逾10亿元。
广泛开展建言献策。2008年起科协创办了《常州市科技工作者建议》,提出常州城市定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议35项。开展的自然科学软课题研究完成课题120多项,资助重点课题24项,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深入实施惠农工程。五年来,共举办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农业经纪人培训共1000多场、12万多人次,实施带动项目265项,引进新品种210个,推广新技术280个,带动12000多户实现年收入增幅18%以上。
二
五年来,各级科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协人才工作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大局中,在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和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形成科协人才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大力实施海智计划。2009年,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常州基地成立,随后成立常州高新区、科教城、津通工业园、溧阳开发区、金坛工业园5家海智工作站。并先后在北京、上海举行人才政策推介活动。去年以来,共引进人才40多名。
大力服务科技人才。坚持每年走访慰问优秀科技人员,为高层次科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举办科技沙龙。经科协推荐,共有11名科技人员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热情。
三
五年来,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坚持走高端与经常性学术交流相结合路线,共开展学术交流活动600多场,5万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促进了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
两大高端学术论坛影响广泛,目前,常州市科技论坛和学术活动月共举办高层论坛26场,欧阳平凯、金国藩、王志新等50多位两院院士和3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常,有效推广了150项新技术、新成果。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组织在常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385个。3届大型“彩虹工程”产学研活动,有60多家企业的120多项需求项目得到有效对接。各学会分别承办了全国、省级学术会议,围绕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开展学术研讨和技术普及。五年来,共吸引近万名科技人员参与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入围论文1762篇。对台及国际科技交流不断加强,促成5位博士来常创新创业。
四
五年来,各级科协认真贯彻《科普法》,以牵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契机,积极探索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机制,科普工作条件不断完善,全民科学素质逐年提高。
市科协牵头,我市出台了四大人群、四大工程和监测评估九大专项任务方案。联合各地各部门推出科普文艺汇演、大型广场活动等,吸引了5万多人参与。五年来,共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26家,新增各类科普教育基地50家,组编科普丛书22册近10万本,科普志愿者达4000余人。今年,全市7个辖市区有6家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面达85.7%。
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五年来,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专题培训累计252场3.4万人次。据2009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我市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达到5.64%,提前完成了“十一五”期末达到5.6%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