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政府召开发展战略咨询会,就加快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邀请5位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把脉诊断,为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具前瞻性、更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会上,代市长姚晓东代表市政府向宋林飞、刘志彪、张颢瀚、徐康宁、蒋伏心5位专家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们为常州市人民政府首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顾问。这5位专家分别来自南京大学、省社科联、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学、产业经济学、长三角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集聚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
“十一五”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全面振兴五大产业,促进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和稳定发展。其中,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市工业的32.2%。当年,全市变压器产量1.22亿千伏安,约占全国变压器产量12%左右;牵引传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占有45%市场份额;装载机销量占全国5%、挖掘机销量占全国9%;农业机械产品约占全国销量15%,其中单缸柴油机和25-40马力轮式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大中型数控专用加工机床已初具集聚规模,高速多用途经编机产量国内领先,锻钢冷轧辊产量亚洲第一,冶金成套设备产量位列全国第三,风电齿轮品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750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3.6%。同时,我市近年来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11月,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877.4亿元,增长25.7%。
在战略咨询会上,专家们就一系列重大发展问题谈观点、提建议,其中有对目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也有对常州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理分析与实践案例。专家们建议,常州要在长三角把握好自己的定位,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挥好产业基础和人才等优势,积极对接央企,加大研发、资金等投入,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五大支柱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转型中提升,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
姚晓东指出,专家们的建议思路开阔,针对性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多启示。会后,市政府将结合常州实际,对建议进行消化思考,吸收和运用到今后的发展中。同时,市政府也将进一步集聚好专家资源,助推常州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发展。
副市长居丽琴、韩九云、张耀钢、王成斌、朱晓敏、尚建荣、高清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出席会议。
“外脑”把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昨天下午的常州市政府发展战略咨询会上,5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为常州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宋林飞,省政府参事室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政策研究,主要著作有《现代社会学》、《当代西方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传播学》、《“中国经济奇迹”未来与政策选择》、《西方社会学理论》等。
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
常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产业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努力促进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都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全力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为适应现代产业和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要重点发展智力服务型、公共服务型、与制造业融合化发展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会计税务、法律、仲裁、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研发产业,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集约经济的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现代循环农业。
刘志彪,省社科院院长,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发展,迄今已出版专著、合著3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300多篇,其中在国内一流学术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发表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基于内需技术创新
我国以前出口导向的经济里,都是出口消费品,进口国外的机器设备、高端装备,然后用国外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出口。但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受到严重打击。
当前,国家提出要发展内需型经济。扩大内需要求我们拥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因此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就是要基于内需进行技术创新。常州原来的市场是以内需为主的,制造业基础较好,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优先发展壮大起来。
同时,在内需型经济中,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支持以及企业本身加大投入。
张颢瀚,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要从事都市圈、区域经济、城市经济、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发表经济学、哲学、文学、管理学及自然科学论文41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等30多部。
培育优势加强自主创新
常州要培育优势再定位,重塑明星城市新形象。在产业发展上,要突出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保稳增,保规模,推进五大产业升级工程与集聚品牌工程。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以制造业为本体、信息化为纽带、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同时,要围绕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科技投入支撑和科技人才支撑,要以更好的服务环境、更高的行政效能,加速产业人才的集聚,建立完善交通支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金融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徐康宁,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聚集、城市经济和竞争力研究,出版了《文明与繁荣》、《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等学术著作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软科学》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引进来走出去
常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有非常好的前景。第一是基于全球产业出现新的分化重组,有利于常州更好地抓住机遇来发展自身有基础、有前景的相关产业。第二,常州要加大与央企的对接,充分利用央企等外部资源来为常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提供有利的支撑,来创造条件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第三,要鼓励常州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兼并和收购国外优质资产,同时依托企业的关键技术和品牌,吸引国际化人才为常州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蒋伏心,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经济学说史、比较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企业理论方面多有研究成果,至今已发表论文约170篇,出版著作8部。
系统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在下一轮开放中,常州更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开放的力度,成为长三角不可或缺的子系统。
常州要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发展,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做好系统规划和相关产业的配套,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具体发展中,要发挥好自身的产业基础优势,注重人才的培养、资金的投入,加快产业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