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替代进口,比出口更有意义”

来源:南通日报 2019/5/9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4

“最近,我们正在忙新生产基地的建设。3月已经开工,预计要历时一年半。”近日,国盛智能集团董事长潘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基地将用于中高档机床的生产。我国的机床产品,尤其是中高档机床依赖进口。我的目标就是通过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替代进口。”

从小作坊起步,成为新兴品牌

位于港闸经济开发区的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1996年之前还是一个只有两三间屋子、20多人的钣金加工小作坊。经历二十年发展,国盛智科化蛹成蝶,在各大国际、国内机床展上一鸣惊人,参展的加工中心因其时尚的外形、一流的质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流连。

潘卫国回忆:“做钣金时,我们为世界知名的机床企业德马吉公司等一流企业服务。2000年创办了南通国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逐渐从机床零部件的生产转向数控机床的OEM生产。2011年,在国内机床市场非常火爆的情况下,企业进一步谋求转型升级,开始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并决定从OEM模式(代工)向自主品牌(OBM模式)转型。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国盛逐步由钣金行业向智能制造行业转型,成为国内重要的数控机床制造商,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德马吉、宝马格、山特维克、东芝机械、赫斯基、富士康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去年,国盛智能年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2019年3月,国盛智能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创下了单月销售额的最高纪录,预计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0%至15%;上月中旬,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国盛智能荣登“2018年度机床工具行业经济效益十佳”光荣榜。目前,国盛智能和苏州、宁波的两家企业被业内公认为三大新兴品牌。

产品出口德国,得到市场认可

近年来,国盛集团不断加大高速、高精产品的自主研发力度,形成了数控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镗铣床、车铣复合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较为完善的金属切削机床产品系列。新的生产基地,占地120亩,投资近7亿元,投产后每年的产能将达到400台至600台大型机床,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

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最近,国盛智能集团还注册创办了一家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潘卫国介绍:“如今,类似焊工这样有技术要求,但是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种普遍出现‘招工难’。我们计划采用机器人代替焊工,未来将用智能机器人参与到整个生产线。集团已经提前布局,计划用机器人替代30%的人工岗位,逐步过渡到无人化加工。”

今年年初,国盛智能以400万元的售价,成功将一台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卖给了德国客商,此举在国内机床行业引发热议。“世界最强的机床企业都在德国,我们的机床能够出售到德国,说明德国乃至国际市场认可了我们的产品。”不过,潘卫国冷静地表示,“出口产品的核心部件依旧是依靠进口。对我来说,产品替代进口,这比产品出口更有意义。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加大校企合作,目标“替代进口”

“替代进口”是国盛智能的目标。为了推动科技创新,这些年,国盛智能集团狠下苦功,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超千万元,不断引进、培养高层次研发人员。与此同时,集团也加大了与院校的合作。

今年3月底,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亲临港闸,见证自己的“智能装备测控技术团队”与国盛智能科技集团公司签下合作协议。“在港闸科技部门的牵线下,我们与国盛智能已经接触了近两年时间。此次签约合作是产学研精准对接的结果。”叶声华团队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数字化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太勇教授介绍,目前,国内高端机床的“心脏”——数控系统一直被欧洲的几家公司垄断,95%以上依靠进口。天津大学在数控系统研发和智能装备测控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叶声华团队在与国盛智能交流过程中发现,这家来自港闸的民营企业很有活力,并且善于抓住市场的痛点。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高端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研发和装备监测、远程维护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省部级奖励。“我们的合作已经有了实质进展,正在测试阶段,预计年内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关,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

在潘卫国看来,机床产业堪称中国制造业的“晴雨表”。尽管去年中国机床产业出现负增长,但国盛集团始终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一流的服务稳立于市场大潮中。“我们追求的,不是给客户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而是帮助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潘卫国说,“我们不在产品价格上竞争,我们更多的是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可靠性还有服务上去竞争。我的梦想是将国盛智能打造成中国智能装备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