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市“十百千万”惠企行动计划,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于7月对全市近万家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了调查走访,共调查录入信息系统的问卷8563份,涉及职工80万人。根据问卷对企业用人、缺工、培训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仅有约一成的企业存在缺工情况,绝大多数缺口都少于50人,其中纺织服装企业缺工最为严重,不过各行各业对员工学历和技能的要求都有大幅提高。
一成企业缺工,对学历技能要求提升
调查显示,有937家企业认为目前仍处于缺工状态,占比10.9%,用工缺口27033人,主要是用于补充流失的员工和新项目投产需要。与我市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现状相符,缺工最严重的就是制造业,用工紧缺企业有701家,占制造业企业数的14.1%,其中又以纺织服装企业、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企业和电子及电气制造企业缺工最多。另外,农林牧渔业用工紧缺企业12家占本行业企业数的14.1%,占比也较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年轻人都外出读书就业,使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力资源短缺愈发严重,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市就管中心主任沈志和说。
“有超过四成的企业都有招聘计划,不过其中97.7%的企业招聘的人数都少于50人。”市就管中心市场科科长张青介绍说,计划招聘量比较大的企业如恒科新材料、象屿海洋装备、罗莱、梦百合、中南集团等公司,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大,重点需要的操作工、装配工、缝纫工、挡车工等岗位的人员稳定性差且招聘难,“南通的中小企业比较多,用人规模小且较为分散,所以八成都是补缺式的零星缺工。”
与之前的统计相比,此次调查中,企业对新员工学历和技能的要求都大幅提高,但对年龄进一步放宽。“35.6%的企业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比此前的数据提高了11个百分点;要求中高级工或初级熟练工的有54.8%,比之前上升10个百分点。”张青说,这也说明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企业用工更注重实际技能,超过半数的企业对有一定技能的员工更为青睐,对年龄放宽则是企业对于招聘难度加大的对策。
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实际情况却是,有培训需求的企业仅占调查企业的9.1%,计划培训28642人仅占职工总数的3.6%。沈志和说,企业流水线生产、通过加班加点缓解用工难矛盾、加上担忧技能提升可能引发“跳槽”,是部分企业不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的重要原因。
外引内稳助留,服务保障企业用工
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有效对接、组织赴高校或劳务基地招聘、对企业人事劳资人员开展培训、提供年度薪酬调查报告和人力资源供求报告……调查中,不少企业也对人社部门服务企业用工提出了建议。对此,沈志和表示,就管中心将在“外引、内稳、助留”方面主动作为、搭好平台、积极指导、精准服务,着力改善用人环境,尽力服务保障企业用工。
人社部门将持续推进各地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全市公共招聘网功能,搭建更具针对性的交流平台;做好甘肃临夏州、陕西汉中市、山西长治市等劳务基地及东北、武汉、西安等地有关高校的回访工作,确保人员引进年年有增量,在此基础上争取年内新建3-5家劳务基地,并实质性开展招引工作。
企业是招人、用人、留人的主体。人社部门将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建立科学合理、有竞争力的引才制度、技能培训制度、工时制度和薪酬制度,关心关爱职工、创建企业文化,尽最大努力稳岗留人;积极引导企业联合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有效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利用效率。
此外,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的按政策给予相关奖励和补贴,加大驻通高校毕业生和通籍高校毕业生留通、返通就业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