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江阻海隔,末梢变身枢纽

来源:南通日报 2019/9/26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4

高速路网越走越宽阔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民生得改善,交通来开路。

作为一名奔走在江海大地上的摄影爱好者,“老兵”亲眼见证我市交通巨变。在他的相册里,几十年前的公路交通不成体系,道路少,运输能力差,乡间道路泥泞不堪。如今,站在高处俯拍,高速宽阔平稳、四通八达;座座桥梁,飞架而起;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乡村水泥路干净整洁,农村人也过上了“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就能上客车”的好日子。

“四好农路修到家门口,村里不少宅子都被开发成民宿,乡村游火了!”如皋网红景点平园池村民宿老板陆春安说,“活了60多年,亲历了交通基础设施从‘咫尺似天涯’到‘天堑化坦途’的巨变。”

一桥越两岸,天堑变通途。2008年6月30日苏通大桥通车后,南通区位条件实现质的提升,昂首进入了“桥港新时代”,与大桥对应的是交通网络的全面优化。2004年10月,通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5年10月,盐通高速南通段建成通车;2010年11月3日江海高速建成通车;2015年2月6日,通洋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县域全覆盖;今年9月底,海启高速全面建成……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84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5公里,形成“七横八纵”的干线公路网和“一环四射两通道”的高速公路网,过江通道建成2条、在建1条。

根据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市还将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南通至通州湾高速、启崇高速、南通至常熟高速、如泰高速等前期工作,构建“一环接苏南、二环连浦西、三环通浦东”的高速路网。

钢铁大动脉驶向诗和远方

上世纪60年代,市民秦兰大学毕业分配到南通工作。每次回家探亲,都是一路艰辛。“开始那几年,没有直达沈阳的火车,必须先从上海坐到北京,再从北京转车到沈阳。”

秦兰至今记得,第一次探亲之旅在1965年,绿皮火车以烧煤为动力,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一路上煤灰从窗口飘进来,鼻子里、面庞上都是灰,下车时像个黑人。

“回一趟家,火车要坐上两天两夜;进入1970年代,缩短为36个小时。”秦兰真正感到舒心是在1990年代后期,随着列车提速,“红皮车”代替了“绿皮车”的主力位置,一家人回老家的感受越来越好。2017年“复兴号”闪亮登场,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秦兰最近一次返乡之旅就是搭乘高铁,她形容说,“火车如同贴地飞行一般。”

南通人的铁路梦,已历百年。早在1921年,先贤张謇即在海门青龙港谋划建设铁路。但南通铁路事业真正发轫,则是近一二十年。从地无寸铁到连线成网,再到逐步迈向铁路枢纽门户,南通铁路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不断延伸的铁轨改写着南通在全国铁路版图中的地位。

2000年6月28日,新长铁路苏北段贯通,改变了江海大地“地无寸铁”的历史,南通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体系由此逐步形成。2005年7月1日,宁启铁路南京至南通段客运投入运营,南通铁路迈出了“由线到网”的关键一步。2014年1月16日,海安至洋口港铁路通车,迈出南通铁路通江达海的第一步。2015年12月27日,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竣工并试通车,由南京站始发的D55703次动车稳稳地停靠在南通火车站,标志着南通迈入动车时代。眼下,沪通长江大桥刚刚顺利合龙,这是南通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南通将由此实现铁路过江通道“零”的突破。

方便、惬意的出行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南通人“说走就走”,尽情拥抱诗和远方。

彩虹飞架与世界激情相拥

“吃上家乡的年糕、香肠和塌塌菜,才算是过年的味道。”

这两年,每逢春节,市民谭女士都会拎着大包小包赶往南通机场,登上飞往三亚的飞机。自从父母成为“候鸟”,谭女士便成了南通机场的常客,冬天飞三亚,夏天飞大连,数千公里的相思,两三个小时即可解决。

1987年1月27日,由军用机场改为军民合用的如皋机场客机首飞北京;1993年1月1日,兴东机场首航成功,翻开了逐梦蓝天的新篇章;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江苏南通兴东机场对外开放的批复》后,南通机场实现一类口岸开放,于2015年10月2日首航韩国仁川;2016年7月22日,“南通兴东机场”正式更名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2018年4月,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复组建南通机场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8月18日,南通机场新航站楼启用。

“南通机场已进入全国主要机场行列,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南通机场集团董事长陈林这样描摹蓝图。

壮丽七十载,曾经的“交通神经末梢”南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各类交通瓶颈逐一打破,与世界激情相拥;奋斗新时代,如今被国家战略赋予门户城市定位的南通,正全力推进交通建设由单一体系向综合枢纽转变、由基本通达型向集成运输型转变、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智能型转变。未来,大江大海交汇处,一座通江达海、承南启北、连通东西的枢纽之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