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区水环境 提升城市宜居度

来源:南通日报 2019/5/10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5

水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命脉。

水环境状况直接关系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切身利益,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民心工程,同时也是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近日,市政协召开“中心城区水质提升”专题协商会,部分市政协委员围绕治理改善中心城区水环境建言献策,相关部门应邀与委员面对面,回应关切和期待。

围绕百姓关注,开展专题协商

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中心城区水质,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市政协顺应群众期盼,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将“中心城区水质提升”列为重点协商议题,围绕民众普遍关心的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问题开展专题协商。

4月上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赴市水利局等部门进行了调研,对棉机河闸、灰堆坝闸改造、直角河整治、任港一河整治、锅炉厂河贯通、通吕运河水利枢纽、鲍果河贯通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4月中旬,市政协向生态环境局、市政和园林局等部门单位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我市中心城区4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水质及其治理提升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结合工作实际,委员建言献策

专题协商会上,张东华、石健、张效刚、张洪菊、黄萍、瞿益民等市政协委员根据工作实际和自身感受,结合自己的思考研究,积极发表观点、看法,提出意见、建议。

“控源截污、打通节点、贯通水系、生态护岸,水清岸绿景美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市民满意度也不断提升。”市政协委员、港闸区政协副主席张东华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中心城区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治理城市水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市政协委员,南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石健通过调研发现,南通城市内中小河流较多,约有579条,水系复杂,是一座典型的靠水兴市、对水设防、治水兴利、借水发展的河口城市。她认为黑臭河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雨污管道混接错接,污水收集能力不足,断头浜较多、河道水动力条件较差等多种因素,需要综合治理。

“房前屋后水体不黑不臭,下雨小区和道路不积水、出行方便,喝上放心水。”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市政设施管理处副主任张洪菊对老百姓的期待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她认为,黑臭水体整治要与海绵城市建设和防汛防涝工作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全面整治;黑臭河治理必须突出控源截污这一关键环节,标本兼治;对进入黑臭水体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原因,科学截污;推进许可、源头治理,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真正做到长治久清。

各部门积极参与,推进水环境治理

市政协通过调研了解到,我市中心城区地表水系以濠河为核心区域,北至通吕运河,东南以海港引河为界、西至长江,覆盖范围约45平方公里。区域内河道共计78条(段),总长度约115公里。现有涵闸、泵站等水利控制建筑物55座,正常运行的涵闸52座。

2018年8月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系统化、片区化、科学化”的要求,市水利局牵头,市政和园林局、崇川区等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努力把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水环境治理推进会要求落到实处。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中心城区水质提升工作取得较快进展。9条断头河通过工程实现贯通,13条正在施工中。7条河道完成清淤工作,16条正在施工中。优化全部55个水闸、涵洞、泵站的活水调度方案,完成原型观测试验的临时控导工程,正在进行原型观测试验。完成市区126条城市主次干道雨水管道的全面普查和崇川区管支路及后街后巷、老小区管网普查。部分区域(主要是濠河核心区)实现污水管网常态化低水位运行。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六小行业”整治等正在加快推进。

当天的会上,市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市政和园林局、城管局、水利局、攻坚办、水务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积极主动地与委员们开展互动交流,并就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回应。

副市长陈晓东对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所提的意见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委员们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做深度调研,贡献更多智慧力量。他表示,市政府将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吸收,落实到工作中去。他要求,各部门、各条线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做到市、区、街道、社区齐抓共管,共同把水文章做精、做实、做细,加快黑臭水体治理,有效改善中心城区水环境,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水质。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全市水环境的整治提升。

市政协副主席金元表示,市政协将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解决我市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城市中心城区水环境有效改善、水体无异味、滨水空间绿化美化,显著提升城市宜居度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