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594项。
从源头治理船企废气
大气环境治理中,VOCs治理作为一个较新课题,正引发愈来愈多关注。
5月25日,全省首台用于处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RTO蓄热式高温氧化装置,正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工程公司钢板预处理车间内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这套设备今年4月上线试运行,环保监测显示,有机废气处理率超过98%。
作为全省首台,也是唯一一台船舶制造企业RTO设备,这不仅是我市VOCs治理的“试验田”,也是尚未实施VOCs改造船企关注的“样板工程”。
“船舶制造工业,在钢板预处理环节会产生有机废气,也就是我们说的VOCs。”公司设备主管吴松华解释,有机废气进入RTO系统,经专业处理,高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放到空气中。吴松华说,目前江苏省尚未有船舶制造行业排放标准,但我市自去年打响“蓝天保卫战”后,公司就提前布局,对标上海进行设备提档升级,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去年,我市完成219家重点行业VOCs治理项目,57家低VOCs清洁原料替代项目,101家汽修企业综合治理,预计实现工业VOCs减排量2000吨以上。
“千里眼”24小时监测工地扬尘
工地扬尘,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子。但由于工地面广量大、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具有间断性等因素,扬尘的监控具有一定的难度。南通在建工地虽多,但正在努力走出一条空气质量“逆袭”之路。
工地围挡全封闭、施工车辆进出冲洗、渣土用防尘网覆盖……如果你对工地扬尘防治只停留在这些认识,那就错了。如今,监管人员只要点开手机app,全市20多家试点工地的扬尘数据,尽收眼底。这神奇的“千里眼”,正是我市今年全力推进的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随着“蓝天保卫战”朝纵深方向推进,我市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开展工地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自去年试点安装工地在线监测设备以来,试点工地基本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在线监测,传送数据。
“区别于过去工地上自行独立设置的扬尘监测设备,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统一安装并连接平台。”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负责人戴威威说,系统包含“β射线+光散射”两项监测技术,监测数据现场显示及实时传输,便于建设单位和职能部门动态掌握工地扬尘控制情况,防治扬尘污染。
戴威威说,我市正在推进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安装类似设备,若检测到颗粒物浓度升高,工地可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控,如启用喷淋、雾炮措施,暂停大型机械作业、停止土方开挖等。
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天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背后是南通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坚定决心。特别是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去年,我市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从年终数据看,PM2.5浓度为41μg/m3,全省最低;优良天数比例79.7%,全省最高。
今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状况出现了波动,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不利气象条件和内源的共同影响下,空气质量同比有所反复,PM2.5浓度不降反升,我市组织推进了一系列强化治理工作,PM2.5浓度升幅逐渐减小。“当前,大气治理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孙立新表示,将把群众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好期待扛在肩上,铭记心中,科学合理地抓好各项大气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