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彰显农业“压舱石”沉稳有力。南通市委、市政府及“三农”人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致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靠。
在现有664.41万亩耕地上,南通常年粮食种植面积达803万亩,年总产量34亿公斤,成为全省首批稻麦周年轮作“吨粮市”,已连续八年保持“超吨粮”水平。海安、如皋、如东、通州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今年初,如皋获农业农村部颁发“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后,海安、海门顺利通过省市级复核,今年底可望加入示范市行列。如东、启东、通州创建基本完成,南通市稻麦主产地由此实现“机器换人”。面对贸易战带来的下行压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进华称:粮食是农业的“压舱石”,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是粮食生产的“定盘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夯实“农业强”基础
“藏粮于地”,夯实“农业强”基础,南通“三农”人的努力,从以下数字可见一斑:2016年以来,全市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57.63万亩,为“十二五”期间总量的150%,共平整田地8.5万亩,建设电灌站1456座、衬砌渠道2690公里、混凝土机耕路3267公里、桥梁728座,铺设地下输水管道1096公里,开挖疏浚河道1745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1.5万亩,建设烘干中心46座、仓库5.3万平方米、晒场7万多平方米,填平废沟呆塘8229个14993亩,拆除田间废旧棚舍70万平方米,迁坟19836座,新增可耕作面积3.94万亩,将原来高低不平,田块小、路不通、灌不畅、排不出、降不下,耕作效率低,甚至出现抛荒的农田,建设成了“地平整、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路通畅”的高产稳产农田,为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并举,“谁来种”的问题是这样解决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的提高和田块连片程度的提高,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新建项目区全程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粮食生产的播种、植保、施肥、收割、烘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极大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
“种什么”“怎么种”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这样启动的:南通农业规模经营户经营规模都在300亩以上,建成上海和港澳直供基地、军供基地15个,面积12万多亩,打造优势品牌89个,建成休闲农业项目43个,海门的“淘米记”、海安的“龙顺”等优质稻米品牌获省金奖。
创新“土地活”模式
“没有集体创办‘隆升和’新型合作农场,就没有稻麦机械化规模轮作!”3日,走进启东东兴镇村新型合作农场,党总支书记施健介绍,该农场运作一年多,取得粮食生产机械化、集体经济规模化、农业收入扩大化三重效应。去年,该合作农场总计1066亩土地,小麦单产815斤、总收益76万元,水稻单产1330斤,亩产出1450元,总收益136万元,去除土地租金和生产成本,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施健说:“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才能展开。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建立起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平台,以种植大户为单元的新型合作农场,对标现代农业企业,实现高效规模经营。”
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海兵介绍,2016年以来,启东致力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区域耕地除边隙地、房前屋后外,全部集中流转,建立起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平台,以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单元,以家庭合作农场为纽带,以现代农业企业为引领的高效规模经营新模式。
放眼东疆大地,村集体发展新型合作农场,进行规模经营蔚成潮流,新建成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60%以上,全年实现规模农业项目总投入55亿元以上,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5家,在已建高标田区域内,稻麦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0万亩。
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必然会导致耕地利用率不高,农业产业集聚性不强,农田产出效益低下。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覆盖”要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由村合作经济组织牵头,对流转的耕地按照每亩800元作价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仅此一项村民每亩就增收500元。合作社将入股的土地按照产业规划分片发包,或者招引现代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企业进驻经营,在各地均获得显著收益。
链接“社会化”服务
链接小农户与“社会化”的大服务,智能化粮食烘干中心建设,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它最直接地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市民的“米袋子”。
3日,走进如皋华日农场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陈实介绍:新型低温烘干机投资160多万元,政府补贴30%。该机干燥均匀、水分智能控制精确,与12档温度可调节碾米机配套,充分保留胚芽稻米营养,从糙米到精白米,既模拟了农民传统泥地烘干的环境,又确保粮食生产全程不落地,“寿乡冷鲜”品牌由此叫响。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烘干机械的温度、湿度、上粮吨位等传感到服务器上,及时捕捉烘干工作数据,并通过终端提醒用户等创新发展举措,正在实施。“智慧烘干”,正使南通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走上智能化道路。“我们再也不用把稻谷晒在马路上了。以前那样既不卫生,又不安全。”附近东陈镇种粮大户王朝晖专程前来考察,颇为满意:“我去年流转土地500多亩,最怕粮食收获后不能及时烘干储存,发生霉变。这里既可以收购湿谷,按干谷重量收购,也可以代加工,按照分量、水分收取烘干费,彻底解除扩产的后顾之忧。”
不仅推进高标准农田和规模经营,而且成立社会化服务联盟,建立从种到收烘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找到了“农民富”的新路。2016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民新增种植业收入6.27亿元,新增工资性收入1.85亿元,土地租金增加收入3.03亿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815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3154万元,资产性收入增加1065万元,集体耕地增加租赁收入1410万元,耕地占补平衡资源换资金收入8.5亿元。
同时,也铺陈了农民获得感的温暖底色。在市纪委监委监督组全程参与下,全市104个省、市级经济薄弱村,全部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畴,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级直接补助村集体5万元/亩,仅此一项每村就增收200万元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机结合,近3年全市新增耕地占补平衡面积1.9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1.5万亩,市级对新增耕地占补平衡面积按照25万元/亩进行补助,3年共补助县(市、区)和村集体资金4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