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位于观音山新城三桥社区的草莓采摘园里,王女士和黄女士正抓紧草莓季“尾巴”,采摘最后一波草莓。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近两年,崇川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推进城市化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让居民体验休闲农业乐趣,让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休闲、体验,都市农业富村庄
三桥社区是崇川区为数不多的涉农社区之一,社区有农业用地120余亩。每年1月至4月,三桥的草莓园便会迎来采摘旺季,“日均采摘市民超过百人,如果中小学生来这里开展休闲农业体验项目,那就更热闹了。”社区干部成桐介绍。除了草莓,采摘园里小黄瓜、小番茄等休闲采摘作物也广受市民欢迎。
除草莓园外,三桥还有一个美名——菊花村,每年深秋,20余亩“菊无霸”金丝皇菊便进入采摘季。一片灿烂的金黄不仅是村里的财富,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取景。“社区土地少,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不高,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才是发展的方向。”成桐介绍,2010年,社区曾通过土地流转拿出了450亩土地,专门用来种植苗木或搭建大棚出租,可收益却不高。
2017年,社区选择了种植经济作物——金丝皇菊,并购买了专业设备加工菊花茶。两年来,“菊无霸”花茶已经成为三桥响当当的品牌。2018年,社区共制菊花茶近500斤,收益超过20万元。三桥菊花还成功登陆上海滩,在上交会上广受好评。“加上草莓大棚每年10万元的租金,农业用地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带来至少30万元收益。”成桐说。
增收、富民,农业牵手互联网
观音山新城青龙桥社区是崇川区最典型的涉农社区,仍有1500余亩农业用地,占据了崇川农业用地的大半壁江山。这里也曾是典型的“经济薄弱村”,传统的油菜、水稻种植,农民每亩地收入只有几百元。而现在,紧抓“互联网+农业”机遇,青龙桥推出了“绿农在线”电商平台,形成果树线上包树、售果,线下认领、购买的新型销售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和谐民生”为品牌特色的“青龙桥之路”。
青龙桥的变化始于2011年。那年,社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方式,形成了草莓、葡萄、猕猴桃、蔬菜四大核心种植基地。由于土地全流转的推动,青龙桥社区带动374名社员共同致富,实现了“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有田不种地,劳力去打工”的理想。“那几年,村民的钱袋子一下子鼓了起来。”社区副主任吴建国介绍。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青龙桥还成立了观音山街道残疾人科技种植园,让23名有劳动能力、致富愿望的残疾人入园务工。38岁的村民李汉林患有轻微智障,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残疾人科技种植园,他接受了短期培训,掌握了葡萄藤修枝、疏果的种植技术,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
城乡、融合,崇川特色“乡村振兴”
“实施崇川特色的乡村振兴,必须推进乡村振兴与城市化深度融合。”不久前,在崇川区农业农村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区委副书记江建春表示,要做到以城市化破题、以城市化解题,用宽阔的视野和城市化的思维谋划崇川乡村振兴蓝图。
去年,崇川积极推进农产品企业接轨上海,走向海外,实现在沪销售超10亿元,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培育了“绿农在线”、南通菜菜网等农产品电商,实现年产值1005万元。截至去年底,崇川区村级、组级集体资产35.14亿元,集体净资产26.74亿元;全年总收入2.95亿元,资产收益率8%。参与集体分配人数有37000多人,分配总额5600多万元。
为更好地促进主城区乡村振兴,崇川出台了《崇川区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为目标,细化规划定位和产业布局。组织实施都市农业、富民增收、美丽宜居、文明提升、基层治理、开发改造、服务均衡、精准济困、改革创新、党建提质10项工程助推崇川乡村振兴。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杜瑞山介绍,接下来,崇川区将继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集体资产经营水平提升,实现农业提质、资产增效,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集体资产营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产业融合度。同时,以筹办中国森林旅游节为契机,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宜居新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