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3日是第四个“南通企业家日”。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媒体走进企业、机关部门,采访企业家、人大代表,实地探访“南通企业家日”设立成效。
轻装上阵,企业热情高涨
“办个企业营业执照居然这么快!这对企业是真正的便利和支持。”17日,顶江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武小敏欣喜地发现,以前请专业代办人员办理公司营业执照、银行开户等手续至少要花半个月的时间,如今在市政务中心的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通过“企业开办全链通”系统办理企业开办手续只要半天。
“群众办事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是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金辉介绍,“南通企业家日”设立后,市行政审批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为企业减负,让企业有更多的时间跑市场。如在企业开办方面,包括企业名称核准、登记、税务、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今年一季度,95%以上的企业名称实现网上申报。同时,在项目方面扩大预审范围、提前上门服务、实行周例会制度,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并通过事前指导、事中代办、事后保障服务来畅通行政审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便民利企方面,深化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包括打造20多个不见面审批的场景、全部取消了证明事项等,推进不见面审批让社会群众享受更多便利服务。
“企业家日设立以后,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大了,社会对企业家更加尊重、理解,更加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市人大代表、安惠公司副董事长陆汉萍对此深有感触。
多方合力,助推企业发展
“我们主要从强化政策支持、深化营商环境、精准协调服务与推动企业转型四个方面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几年民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市现有62万家个体工商户,21万家私营企业,其中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已经突破了13000亿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贲友华说。
“我们坚持所有服务都是企业所需要的,不追求形式,只追求实质。”针对企业最为关注的融资问题,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张乃华介绍,市金融管理服务部门,重点推动企业在理念、管理、战略等多方面主动适应现代金融发展要求。一方面,通过加强培训,让企业了解熟悉国家大力推进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重大政策导向和银行对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和公开考核,促进银行开发一些适应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企业。我市出台了九大服务措施,搭建了多个融资沟通交流平台,增加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互信合作,努力破解融资的痛点难点问题,满足更多企业的需求。“去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融资顾问百企行’活动,邀请了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会计师、律师等专家组成团队,为企业一对一地上门服务,出具‘诊断书’,告诉企业怎么资本运作、怎么找投资机构、怎么拓展营销渠道、怎么找技术合作伙伴等,全方位地帮助企业对接。”
“南通企业家日”设立后,市工信局、金融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等多部门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监督涉企法律法规的实施等,推动“南通企业家日”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也强烈地传递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鲜明导向。
“企业家有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了。我们提了一些建议和想法,相关部门都及时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来讨论。能够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他们回去再仔细研究并给予答复。”对政府的服务,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承斌很是满意。
强化监督,贡献人大力量
企业家是南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和宝贵财富。2016年,南通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审议决定,每年的5月23日为“南通企业家日”。
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履职行权的着力点聚焦到助推高质量发展上来,针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三大转型”中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综合运用视察、调研、检查、审议、询问等手段,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特别是将“南通企业家日”活动,与评议政府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将部门服务企业发展举措是否有力、协调是否有序、落实是否到位作为评议的重点内容。同时,认真做好对涉企代表意见建议的收集、梳理和办理工作,多次组织代表视察企业、走访部门,并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快督快办,创新以面对面的形式询问解答、现场办公,进一步提升了代表对意见建议办理的满意度,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了问题。
“当初设立这个节日,不仅从法制层面上对南通企业家肯定和褒扬,也以法定的形式要求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和崇尚创业,积极参与南通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树立和传递更加鲜明的创新发展导向。”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瞿刚说,从实际效果看,各级党委政府借助“南通企业家日”这一平台,开展了很多活动,实现了节日设立的初衷。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把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以达到亲商、安商、扶商的目的,为南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