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脚下,风景优美的颐和园西北侧,厢红旗一座静谧的大院里,记者对面的儒雅长者,正是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金怡濂院士。
如果把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比作一曲激荡起伏的“交响乐”,这位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则一定是“整个乐团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
第一次有人称自己为“同志”,心情格外激动
上世纪20年代,陆小曼在北平认识了父亲陆定的忘年交、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电话局工程师金奎。对这位出身微寒、靠自我奋斗闯出来的常州小同乡,陆小曼颇有好感。后来,经由陆小曼的母亲做媒,将小姑子王畹兰嫁与金奎。婚后,金奎夫妇从北平搬迁到了天津,1929年9月,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金怡濂。
金怡濂的童年时代的记忆颇多温情。家族中有许多成功人士,有的还在上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过。外公王氏一门除了王庚,还有协助荣毅仁创办“中信”的四舅王廉,六舅是著名化学家王序……家庭环境对金怡濂的成长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金怡濂回忆说,父亲给他的影响,其中第一条,就是科学救国的思想。记得抗战胜利时,有个同学私下拉金怡濂参加“三青团”,结果被父亲一顿训斥,“他经常讲,只有科学和技术才是最清白的。”父亲给金怡濂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要靠自我奋斗。父亲给自己的第三个影响,就是对自己、对中国人聪明才智和能力的自信。至今,父亲给他讲述过的詹天佑、茅以升的故事仍有深刻印象。
1947年秋,金怡濂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后来当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是金怡濂的同届同班同学。
刚入校,大家都非常喜欢翻看《清华教授名录》,看到大师们的名字,都感到非常自豪。“我记得,清瘦的朱自清先生,走在路上总是一副沉思的神情;华罗庚教授虽然腿有残疾,但走路给人感觉却很稳健;梁思成教授经常开一部迷你型的小轿车去教学楼……”
那时的金怡濂,完全是一个单纯的学子。他认为能进清华读书来之不易。一年级时住8人一间的大宿舍,晚上没法自习,每天晚饭后就早早去图书馆,或者是在晚上可以不熄灯的大餐厅占个位子,自习到寒宵夜重时。
1951年,刚毕业的金怡濂和系里其他5名同学被分配到部队,平生第一次听见有人称自己为“同志”,他的心情格外激动。
终于看见“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从一名大学生到技术员,金怡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成长着。毕业第三年,因为在参与一款新型继电器式的专用机研制中的出色表现,金怡濂荣立三等功。
金怡濂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台继电器式专用机,其实已经带有计算机雏形的意味。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它标志着人类走出了迈向信息时代的第一步。
1956年,周总理亲自领导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12年远景规划》,其中,“计算技术”成为重点发展的学科。根据远景规划,我国政府迅速选派了一个有20人组成的进修队赴苏联学习计算机。27岁的金怡濂非常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金怡濂和队友们并不知道计算机将在未来怎样深刻改变我们这个世界,但祖国的重托激发起他们全部的学习热情。
1957年11月16日,大使馆通知进修队,明天到莫斯科大学礼堂听国内来的首长作形势报告。大家纷纷猜测也许毛主席会来,队员们兴奋得一宿没有睡好。
第二天,雪后放晴的莫斯科天空碧蓝如洗。在听完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形势报告后,下午6点左右,主持人向大家宣布: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毛主席从主席台左侧的小门中走了进来,3500人的礼堂立刻沸腾起来。在异国他乡如此近距离地仰视毛主席,金怡濂的心情异常激动。
就在这次接见中,毛主席说了那段非常有名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金怡濂说,参加这次接见,聆听伟人话语,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鞭策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事业。次年归国的途中,一个早晨,火车行驶在茫茫的东北原野上。金怡濂忽然想看看“八九点钟的太阳”到底什么样子,特意跑到车厢尽头,结果在玻璃后面看到跃升在地平线上空的太阳,果真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金怡濂心中充满豪情。
总在创新和突破中登峰
金怡濂回国后,正是充满激情的火红年代,人们都忘我地投入工作。但那是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一个饥饿年代。
他们就勒紧腰带造机器。从1959年到1962年,在国家最困难的四年间,他们连续研制出四台大型计算机,成为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而经过实践磨砺的金怡濂,思想和技术日趋成熟,成长为骨干。
1963年,随着全国性的“三线”建设热潮,金怡濂所在的研究所秘密迁往大西南。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恬静山谷,金怡濂和同事们的主要精力是满足大型计算机的迫切需求,同时腾出一定力量,着手第二代机型:大型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
不多久,“文革”打破了宁静。在遭遇短暂冲击后,金怡濂还是幸运被“解放”,上级指定他负责某型晶体管计算机的后期研制。此前,金怡濂和同事们已经自行研制出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的大型计算机,保持着国内同行中的领先水平。
1967年,运算速度每秒16万次的改型计算机成功问世,这标志着他们已在技术上完成了由电子管向晶体管的跨越。
很快,他们又投入更新一型机器的研制,这是我国大型计算机由单机模式向并行模式迈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金怡濂科研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历经数年曲折,1976年,改型机器的研制圆满完成,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50万次。其间,金怡濂成为我国计算机界第一个提出并主持实施双机并行处理的科学家。这一突破,对以后我国的巨型机研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197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这年,国家批准了九○五工程亿次机研制立项。从每秒350万次,一下跃升到1亿次,这不仅意味着运算速度的大幅提升,更包含着研制技术质的飞跃。金怡濂被指定负责九○五工程亿次机主机的研制工作。
1986年,国内第一台标量巨型计算机:九○五工程亿次机宣告研制成功。徐向前、聂荣臻两位老帅,分别欣喜发来贺信、题词,祝贺这一重大成果。这是一台体现着纯正“中国血统”的巨型机。张孝祥、金怡濂等,因为对该机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也签署命令,给研究所记集体一等功。
从双机并行到群机并行,再到大规模并行,中国巨型机研制十年三大步。1992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金怡濂出任主任。擎起“帅旗”的金怡濂,又把目标瞄向千亿次。
1999年9月,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宣布: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840亿次的“神威”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并投入商业运行。
“神威”威力如何?举个小例子吧,石油勘探进行地震波勘测数据处理,如果在亿次机上进行运算,约需十年,而“神威”只需10个小时,并确保准确无误。
2003年,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金怡濂院士是本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唯一获奖者,江泽民主席向金怡濂颁发了获奖证书。
在随后的讲话中,朱镕基总理称自己这位老同学“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特别是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简介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生,籍贯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1992年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唯一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