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辆载着3500册藏书、配备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移动网络等设施的大客车,再次开进薛家华夏艺博园,不少市民高高兴兴地登车借书还书——这是常州图书馆自2009年9月26日推出的特色业务“流动服务车”。
两年多来,该项服务已为读者办验证5000多张。这里的读者,借书还书再也不用坐40分钟的公交车赶到市中心去了。
馆内建设升级
位于市文化宫广场东侧的常州图书馆,创建于1904年,现馆1995年落成,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藏书量达130万册,年接待读者逾100万次,累计为读者办证数8万余张,平均每年新办证约3万张;年采购纸质图书超5万册,年订纸质报刊20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140多万册,普通电子期刊3000多种,电子学术期刊1000多种。
地方文献作为市图书馆图书文献建设的特色之一,现有8万多册古籍(其中善本古籍3600余册)、地方志、谱牒文献等特色馆藏,部分资源经数字化完成后列入“记忆常州工程”,可在网上与读者见面。该馆还根据馆藏清人抄本,成功复原整理了《永乐大典》19卷,不仅为这部珍贵的文献存世卷数又增加了2.3个百分点,而且为常州整理出明初(永乐初年)的重要地方文献。
2009年,常州市图书馆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等级评估中,与武进图书馆、溧阳市图书馆、金坛市图书馆一同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并于2010年12月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今年1月20日,总投资近800万元的市图书馆消防与安全改造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再次向读者全面开放,内外环境更加优美,区域功能更加完善,服务空间不断拓展。
硬件完善的同时,常州图书馆历年来还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了龙城讲坛、学习工作、生活健康、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讲座。
早在2006年,来馆办借书证的读者,每人就可免费获赠一张龙源在线电子期刊阅览卡,足不出户就能从网上浏览海内外1300多种最新期刊和历年过刊。2008年4月,市图书馆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推行全免费开放,市民仅需凭借身份证和100元押金即可办证(押金可退),免费借阅馆内所有纸质图书、浏览馆藏数字资源、查询政府公开信息和享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免费当年,市图书馆免费办证17741张,免费验证10920张,外借图书465464册,接待读者667391人次。
馆外馆:建成多张大网络
创新设立“总—分馆制”,这是常州图书馆在办馆模式上的一大探索。
今年5月18日,全省首家由民营企业出资与市图书馆合作开办的社区型公共图书馆——上书房分馆签约授牌,并于10月开始正式运行。这家分馆位于清潭路荆川公园旁,面积约1000平方米,初建藏书超过1万册、报刊杂志100余种、光盘等音像资料3000余张,今后将每年新增图书2000册,可为上书房业主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分享总馆各类资源。
此前,常州图书馆已经开设了天合光能分馆、文艺学校分馆、钟楼区分馆、运河五号分馆、戚区分馆5家分馆。
除提供基本服务功能外,市图书馆积极建设常州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总投资100万元的常州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和溧阳、金坛、武进、钟楼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相继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三级网络覆盖率达96%;与常州本地高校及市科技信息中心开发科技企业电子文献馆际互借系统。
市图书馆还通过图书流动服务车,分别在华夏艺博园、驻常某部、锦绣东苑社区、江苏电力设备、邹区灯具城、春江镇文化站、江苏联通常州分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西仓桥小学(蓝天小学)、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等地设立了10个流动服务点,形成“门口一站服务、借还一卡联网”的格局。
同时,市图书馆有效整合资源,新开辟出500平方米少儿服务阵地,借、阅分开,增设亲子阅览功能,并更新了环保型的少儿家具,增添数百种少儿读物。复牌后的少儿馆自年初开放后,接待小读者约8万多人次。今年4月,少儿馆还联合许可工作室推出“CHERRY老师的故事时间”免费公益活动。
江苏省首家电视图书馆——“常州电视图书馆”701频道今年7月1日顺利开播,让市区40多万数字电视用户可以在荧幕上免费享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至今,该频道共更新了16期内容,不久还将升级为双向互动高清频道,并对频道版面和内容进行升级调整。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方便市民随时随地入馆借阅,市图书馆近期正在积极开发移动数字“掌上图书馆”。
公益活动:多样并深化
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打造图书馆这一文化品牌?
截至今年9月,市图书馆主办的龙城讲坛·人文常州大讲堂,已举办了7讲,如“孔子的老师 ——常州人文始祖季札”一讲,传播和弘扬了常州文化和季札精神,为寻找常州城市之魂,推动龙城市民争做文明人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由市图书馆、市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发起举办的社会心理公益活动——“亲密之旅心理沙龙”,也于7月9日闪亮登场,先后举办10多场讲座。
每周进行的英语角及外语咨询服务,也吸引了众多有需求的市民。
未来5年中,我市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覆盖整个常州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使公共图书馆切实成为常州重点文化设施之一。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公共设施的范围,推动城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到2015年,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比例要达100%。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人均1.5册,各辖市、区均建有公共图书、少儿图书馆或具备少儿图书馆功能,力争24小时自助服务;还将建立数字资源的统一认证平台,在全市范围内提供常州图书馆持证读者免费使用;利用图书馆文献检索方面的特长,为企业代查各种信息资源等。
此外,市图书馆还将联合800万册藏书和较为丰富数据库资源的本地高校图书馆,进一步扩大市民共享范围;扩大自助阅读服务,积极建设常州地区的移动阅读图书馆;还将在人群密集的商业区或流动图书点设立24小时馆外自助借还书机。
市图书馆馆长吴建军告诉记者:“公共图书馆服务正从传统服务转向现代化、数字化服务,我们正在通过各种努力,让图书馆成为城市的大书房、市民的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