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健康南通”,应该怎么建

来源:南通日报 2018/7/24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4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的期盼越来越高,医院运行困难重重”“制约医院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问题”“我们要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质量”……

23日下午,市卫计委七楼会议室。在市卫计委举办的高质量发展主任院长论坛上,多个地区卫计委主任和公立医院院长们畅所欲言,为如何高质量建设“健康南通”,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树“大健康”理念,推动防治重心前移

新医改提倡预防为主,国家也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医疗指导原则,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疾病,事后对抗性治疗固然可以亡羊补牢,但全过程健康管理更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良好效果。

对此,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金琰斐指出,主动健康是相对于被动治疗而言,医疗机构应该落实“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实现“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院后康复”等全过程健康管理。目前市六院以建设三级老年病医院为契机,在院内形成防治康一体化示范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老年健康服务。

海门市卫计委主任成东波则表示,要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为抓手,着力做好“未病先防”,努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导向转变。大力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提高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进一步加强健康服务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质量。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确保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紧密型医联体

金字塔似的分布结构,医疗资源虹吸式纵向发展,保基本托网底的顶层设计,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根本保障,这些词语汇聚在一起就是三个字——“医联体”。然而,由于公立医院性质、资源和利益等关系,它的推广仍存在不少障碍。

“龙头单位内生动力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困难,转诊的操作也局限在现有的制度与政策框架内,分级诊疗制度未能有效落实。”启东市人民医院院长陆健泉坦言,启东市建立的医疗集团是通过合作协议明确各成员单位权利和义务的医疗联盟,尽管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但仍属于松散型医联体。

为此,陆建泉表示可以以大型医院为紧密型医联体龙头单位,所在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成员,基层卫生服务站为基础成员,明确各级成员单位功能定位。紧密型医联体紧紧围绕并确保实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目标,采取医疗集团为主、专科联盟为辅的运行模式。

崇川区卫计委主任薛平表示,卫计系统要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误区和体制机制障碍,明确紧密型医联体为核心的改革路径,健全市-区-街三级服务网络,推动医养融合,加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

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

“制约医院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问题。”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建荣表示。

陈建荣认为,医院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系列项目,加大国际友城医院建设及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力度,分层次有方向培育各级各类人才,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实行定员定编、竞争上岗,实施临床首席专家和主任导师制、目标责任制,发挥薪酬制度、职称及分级管理杠杆作用,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打造医疗卫生人才新高地。

海安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建平建言,要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引进人才工作和落实引进人才待遇等。在服务保障上,突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尽力解决重点人才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实现“留住人才”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