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水环境治理推进会和全市深化“走帮服”活动推进会都提出,要调整优化工作重心,把精准治污特别是水环境治理列为“走帮服”重点内容。
为此,市县机关部门与乡镇结对挂钩,安排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村(居),指导督促基层排查问题、制订方案、加快整治,取得不错效果。
“走帮服”送来“治污术”
10月的海门临江新区,天空湛蓝,白云朵朵。蜿蜒的农村河流波光粼粼,芦苇摇曳,金黄的稻、碧绿的菜、通红的柿、雪白的棉、深紫的茄……犹如油画般铺陈开来,大地一片丰收的喜悦。所到之处,村民们纷纷高兴地表示,“走帮服”不但给他们带来了“致富经”,更送来了“治污术”。
在上级各个部门的关心指导之下,今年以来,临江新区已清理整顿10家“散乱污”企业和两家大型污染企业,11条镇村河道正在进行生态治理示范样板工程建设,1家非规模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12月底前完成。同时,关闭4家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户),淘汰燃煤锅炉,采用生物质锅炉。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临江新区乡村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提升。
“走帮服”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机关各部门和各地切实将活动的工作重点聚焦到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上来,将主要精力聚焦到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上来,全面带动和提升 “走帮服”的整体质态和实效。
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市瞄准改善环境质量靶心,着力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持久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污染防治的实施,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工程上。2018年,我市实施204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已完成107项,完成率62.2%。5个国考断面达标率60%;31个省考以上断面,优Ⅲ类断面15个,较一季度增加3个;劣Ⅴ类断面4个,较一季度减少7个。实施594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已完成478项,完成率80.4%。截至9月底,PM2.5浓度38.5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8.8%,全省最高。实施52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已完成24项,完成率46%。全市危废处能达14.3万吨/年,是“十二五”末的7.9倍。
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虽有所好转,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市环保局局长孙立新介绍说,我市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较低,空气质量不容乐观,环境信访量居高不下,部分重点工作相对滞后,这些问题急需解决,才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合力啃好“硬骨头”
一个多月以来,“走帮服”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也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只有切实将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作为深化“走帮服”活动的新任务、新抓手,扎实抓好各项举措,努力把污染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取得更大实效。
孙立新建言,希望“走帮服”各工作组,把精准治污作为工作重点,围绕农村、城市两大战场,农业、工业、服务业、生活四个领域,深入排查、大力整治。
他建议,可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定治理单元格,市级部门对挂联乡镇(街道)的每个村(社区)都要确定一名联络员,同时每个网格都要落实县、镇、村网格人员,逐个村(社区)进行摸排,做到排查全覆盖、无盲区。
针对摸排出的问题,要按照轻重缓急,制定治理措施,制作村级作战图;由乡镇(街道)汇总后,制作镇级作战图,形成一个镇街“一本作战图册”,同时报市、县“走帮服”活动办、攻坚办。
市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发挥“走帮服”的特有优势,深入扎实抓好定期巡查,全方位、无缝隙抓好对接衔接,毫不放松抓好跟踪督办,动真碰硬抓好责任落实,切实将精准治污作为一项硬任务,合力啃好“硬骨头”,以最大努力还全市人民蓝天、碧水和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