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印刷有限公司帮宜兴的一家紫砂厂家印制了一批产品图册,结果图册投放市场后,企业销量大增。连企业的竞争对手看到图册后,都被其精美细腻的高质感画面所折服。由于图册上没有印刷厂的信息,竞争对手想出了一个最传统的办法:跟踪!当那家紫砂企业又有图册要交印时,竞争对手一路尾随,终于找到了大华的厂门。
王振华坦言,作为大华掌门人,看到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大华目前有6000多个客户,其中保持10年以上合作关系的,就有3000多家。在沪宁线上,大华印刷以“专、精”出名,尤其是他们投资1亿元上马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高仿真印刷传承项目”,更让企业在印刷技术上显得地位超然。
“我喜欢挑剔的客户。因为他们更加能够了解,大华是跑在前面的企业。”在王振华的办公室里,没有明亮的大灯,只有一盏光线柔和的台灯。他说,自己很享受在灯光下静静思考的感觉。敏于思而讷于言,王振华在沉静中,为外界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
记者:大华有一个原则,只接小单子。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发展策略?
王振华:对印刷厂而言,接大单子在管理上、技术上都比较省心,但是这也意味着利润率相对较薄,更重要的是缺乏提升管理和技术装备的动力。我一直坚信,多给自己一点压力,企业才有前进的推力。
大华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印刷艺术品画册、高端期刊、专业产品说明书等,可以说服务的基本都是高要求客户。刚办企业的时候,我也曾跟着客户的感觉走,别人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但是后来发现这样迎合客户会很累。外面有些新技术,客户看到了觉得很好,可是你一时半会没这个能力做,这个感觉太差了。我想要的是做别人还没做过的,然后去引导客户的需求。
说易行难。想要独树一帜,就必须先在技术、装备上做文章。这些年我不断地出门取经,凡是印刷技术和装备发达的地方,我基本都去过。德国海德堡我去了9次,日本去了4次,台湾去了3次……装备上的投入早就超过亿元,我们还邀请海德堡等地的专家,每年对技术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为的就是做到“装备精良、人员精干、技术精湛”。
记者:你喜欢做客户需求的引导者,那么耗时4年、投资上亿完成了“传统文化艺术精品高仿真印刷传承项目”的攻关,是不是也出于这个目的?
王振华:当时有两个原因促使我坚持完成这个项目。一是现在普通百姓的文化艺术消费需求渐趋旺盛,而书、画等文化艺术精品全都价值不菲,超出了普通人的消费能力。这个项目可以让市民花几百元钱,就拥有和真品几乎百分百相似的印刷品。在遵守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这个项目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广普及有着积极意义。
另一个原因,是这个项目涉及到诸多技术难点,堪称当今印刷领域的技术高峰。能把这个项目拿下,无疑可以确定大华印刷在行业内的技术标杆地位,赢得更多“挑剔”的客户。
为了这个项目,我们把10多名技术人员送到海德堡进行深度培训,还花费1千万引进了专业软件。在人员技术和先进设备的结合下,我们已经可以用宣纸等各种纸张进行高仿真印刷,还能利用丝网印刷技术,还原油画的凹凸感,在视觉和触感上都可乱真。印刷品不仅百分百展现了原作的色彩细节、墨色浓淡、运笔力度,甚至可以看到那种画轴卷起后留下的褶痕。这个项目获得了100万元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也让大华在高仿真印刷领域赢得了更多认可。
记者:你一直说要跑在客户需求前面,那么客户是不是也认可并接受你的这种超前?
王振华:前几天我和一个合作了十几年的老客户聊天,他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让我一心扎下去做印刷,千万不要去做别的行当。对做企业的人而言,被需要就是一种成功。我们这个行业,绝大多数人都会被资金回笼问题困扰,我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显然要乐观许多。为什么?因为客户认为我们很难被轻易取代,所以大家合作时都拿出了最大诚意。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办实业,去做投资早就能赚大钱了。但是大华印刷,能得到市场公认、客户公认,这样的满足感已经远远超越了赚大钱。我会一直跑下去,跑在市场前面、客户需求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