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奶奶”6年为26名特困儿童资助23.6万元

来源:常州日报 2011/10/21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3

昨天,本报报道一位“常州奶奶”6年为26名特困儿童资助23.6万元,却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这位只要受助者知道是“常州奶奶”的好心人,究竟是谁呢?报道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
  记者随即走访了市妇联、溧阳市社渚镇妇联、受捐者家庭及所在村委干部,一路奔波,寻找这个不肯留名的“常州奶奶”。
  一
  一提起“常州奶奶”,市妇联儿童部部长朱苏榕就知道了,但不能说出她的姓名。
  “她话不多的。”朱苏榕告诉记者,只知道“常州奶奶”姓苏,没做过老师,因为她的乐善好施,她们都尊称她为“苏老师”。
  “你要找她?恐怕很难。”朱苏榕说,“常州奶奶”很低调,26名孩子的捐助款,或者叫朋友代送过来,或者请他们去取,很少露面。除此,她还有许多其他捐款:2007年,市妇联成立白血病儿童阳光基金,她捐款100万元;今年初,她捐助江苏技师学院2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500元、2000元不等;给平岗小学5名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孩子每人1000元……“每年,她都会想点子捐哪些人,然后主动找我们帮忙联系。”
  另据了解,这个“常州奶奶”,想拍她一张照片都不容易。每次慈善捐助,逢到拍照,都退到一旁,坚决不肯;妇联内部写个材料,也只肯落个姓。社渚2名孩子家房子造好了,她要去看,市妇联想叫上媒体,她明确反对。
  很多年,“常州奶奶”都住在一幢不到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住得很简陋,近几年才搬了新家。
  二
  “‘常州奶奶’到我们这里来过两次。第一次见面,我还闹了个笑话呢。”社渚镇妇联主任丁桂荣笑着说。2005年10月,市妇联说有人要资助10多名学生并过来考察,她一看来人中根本没有老板样的人,张口就问:“老板来没?”
  “瘦瘦的,穿得很朴素,很纯朴,哪像老板啊。”丁桂荣说。当天,她们考察了4个孩子。这些孩子生活太难了,每见一个,“常州奶奶”都要流眼泪,急得马上掏钱。本来打算捐10多个的,一趟下来,她一下选了26个。
  在新山村鹤飞塘卢新家,看到孩子跟爷爷奶奶住在四面是洞的房子里,她当即对丁桂荣说:“我要给她家和李薇家造房子,你帮我算算,要多少钱。”当时以为她只是说说的,哪晓得过年后,市妇联就来电话了,问她要图纸和预算,“我当时都愣住了”。
  “路上采点柿子,都要给钱人家的。”丁桂荣说,他们那里柿子树多,很多都没人要,烂掉。“常州奶奶”看着喜欢采了点,硬要把钱塞给村民。捐助孩子们后,有一次,“常州奶奶”收拾了一车的衣物赶到社渚,“把东西放下就走了,连饭都不肯吃”。
  三
  在社渚镇宜巷村山丘村,李薇家坐落在一处水塘边,约90平方米,厨卫一应俱全。“我们享她的福了,好人啊!”李薇72岁的奶奶告诉记者。
  “造这个房子,‘常州奶奶’可用心了,还考虑了防震、方便老人走路等,连地址都是她选的,为的是让孩子好靠唯一的叔叔近一点,以便照顾。”村主任王仲喜说,光设计就差不多花了10个月。
  李薇现在在社渚中学读初二,墙上挂满了她的奖状。“我想考大学。‘常州奶奶’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忘不掉她。”说话间,李薇拿出了一沓信,说这是“常州奶奶”写给她的。记者数了数,有8封,“还有两封在老屋被雨淋坏了。”李薇说,第一次给“常州奶奶”写信是2006年5月,那时她二年级,当时只是想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没想到“常州奶奶”很快回信了,给她很多鼓励,还表扬她字写得好。
  记者发现,最近的一封是今年7月7日。在这封信中,“常州奶奶”寄回了李薇第一次写给她的信,并在信中写上“特意寄回这封信,想让你看看自己的进步,从一个稚嫩的小姑娘变成中学生了。”李薇说,收到这封信,她很意外:“常州奶奶”还保留着自己的信,那也是自己写的第一封信。
  “我觉得非常温暖!”李薇很激动。
  敬爱的“常州奶奶”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社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昨天,本报报道了市委书记范燕青接见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提出要引领道德风尚,建设美好常州。
  今天,我们又发现了一位“常州奶奶”——尽管现在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这些年,许多的人和事让人感动。从殷雪梅,到“信义夫妻”,从王德林,到陆立才、徐琴秀、方桂云、周莉芳……一长串名字,一个个事迹,构筑起常州一道靓丽的道德风景。“常州奶奶”施以援手,不但不求回报,而且连姓名也不愿透露。如果说前者像大树,像鲜花,“常州奶奶”以及更多像“常州奶奶”一样悄悄行善的好市民,则像是一片芳草地。他们,共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和谐美丽的道德家园。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和坎坷。而没钱上学,无疑是最窘迫和最无奈的境遇之一。这些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有可能就会因失学而耽误一生,甚至一辈子生活在困难之中。是敬爱的“常州奶奶”,伸出了温暖的援手。行一次善举,已经受人尊敬;六年如一日的坚持,20多万元的个人援助,而且还有更多的慈善捐助,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我们虽然还没有见到“常州奶奶”,但分明已经看到了一颗非凡的跳动的爱心。
  “常州奶奶”,是常州人民的道德表率,是常州人民的道德骄傲。相信,不仅是获得她援助的特困儿童,更有许许多多的常州人,也会和这些孩子一样,发自内心地叫一声:
  奶奶,您好!

虞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