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常州大学迎来了5200余名2012级研究生、本科生新同学。今天(13日),常州大学隆重举行2012级学生开学典礼。校长浦玉忠在典礼上作《在“忧与爱”中陪伴着你们成长》的主题演讲,勉励全体新生要带着对“忧与爱”的思考,步入大学;带着对“忧与爱”的历练,在大学行走,四年之后,还要带着“忧与爱”的情怀,离开校园、走向社会。
在“忧与爱”中陪伴着你们成长
——在201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九月的校园热闹而温馨,常州大学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看着一张张青春的面容,我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感谢你们对常州大学的信赖,祝贺大家成为常州大学的一员!
同学们,在经过严酷的高考洗礼之后,我相信,你们中的许多人是带着“忧与爱”的思考走进校园的。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忧与爱”, 完成作文只需要短短的几十分钟,然而,“忧与爱”这一哲学意味浓重的命题,不同的阶段、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它需要每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去破题、去答题。今天是第一次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在此,我想承接你们的思考,以“忧与爱”为主题,与同学们进行心灵交流,让我们彼此的“忧与爱”相互交融、发酵、升华。
可以说,每个学子都是在“忧”中起步,“爱”中成长的。面对刚进大学校园的你们,我想把我的,当然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忧”传达给你们——
一、学习松懈了,这是对你们的当下之“忧”
步入了大学,有的同学会认为,我的大学梦想实现了,该轻松一下了。于是,他的大学生涯,再也没有了梦想。时间在游戏、懒觉、无聊中消耗,而临到毕业,才发现欠了不少学分。其实,你所欠下的,不仅仅是学分,而是你人生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很欣赏你们高中时的状态,有理想、有拼劲!如果以为上了大学便是到达了奋斗的终点,那么,你将错过一生的美好风景。因为,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将决定着我们的未来,这是社会亘古不变的逻辑和法则。请你们铭记这一真理,今日之勤奋,是为了打下成功人生的坚实基础。老舍先生说过:“人生最值得纪念的是‘大学生活’那一段,它是清醒的,意识的,自动的,努力向上的生活,而且是后半世生活的根基。”
二、方向迷失了,这是对你们的未来之“忧”
在微博上,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引起了热议:“毕业了,才发现大学生是最好的职业。”这句话透露出一些学生浑浑噩噩、不知所措地度过大学的无奈与调侃。可见,失去了奋斗方向的学生,在大学里他会陷入一种无目的性、无方向感的迷茫。这是一种令人揪心的状况!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同济大学与学生交流时指出:“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何谓“仰望星空”?我想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高远的目标。也就是说,就个人的目标追求而言,要身体力行地关心国家民族以及人类共同的命运;就个人的精神世界而言,要在现实之外寻找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拥有普世价值的人文情怀。一句话,“仰望星空”就是要做大你的生命格局,心胸宽广!
同学们,无论是对你们的当下之“忧”,还是未来之“虑”,所有深沉忧虑的背后都凝聚了浓浓的“爱”,正所谓“忧之切,爱之深”,“忧”与“爱”的互相渗透与变换反转,反映了学校之于学生的不变情怀。作为你们人生历程中,重要文化记忆的“忧与爱”,我希望它能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传递与积极回应中得到不断升华。下面,我想在你们对“忧与爱”已有体验与思考的基础上,再给大家提三点建议:
第一,以智者的慧心感悟“忧与爱”。大学四年,是心智逐渐成熟的时期,对于“忧与爱”的情感体验会更加深刻。无论是来自父母、老师、亲朋的“忧与爱”,还是来自社会生活的“忧与爱”,我们都应自觉体验、努力感悟这些来自现实层面的“忧与爱”。
对“忧与爱”的感悟与情感滋养还会来自丰富的文本世界。王国维先生说过,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名著,是伟岸人格的真切反映。我希望同学们要以天天不忘阅读,时时开阔阅读视野的投入精神走进这些名著的精神世界,感受和体验这些先贤哲人的内在“忧与爱”,你们将会获得思想、智慧与心灵的博大。
第二,以行者的姿态践行“忧与爱”。要善于学习,积蓄力量,承担起对自我成长最基本的“忧与爱”。必须提醒大家,在大学里,最受欢迎的学生,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不是那些只擅长背诵知识点的学生,而是那些对于所学知识抱有分析和探求精神的人。应该说,大学学习不仅仅在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更在于通过学习知道自己无知而努力追寻有知。我们常以这样的标准来考量:在大学里我们是否培养出了较强能力和良好习惯,能够与这个不断更新的世界保持一种交流畅通的关系,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仍能感到自己的力量。
要学会感恩,温情反哺,承接起对师长亲朋的“忧与爱”。 践行“忧与爱”,就是接纳给予自我的“忧与爱”,并进行可贵的回应和反哺。我们是否还记得父母在考场外焦急的等候、老师们诲人不倦的场景、亲朋好友坚定的支持目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所有这些行为都在朴素地诠释生命的真谛,洋溢着浓浓的感恩之情。同学们,学会感恩、懂得反哺,让爱传递,这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
要为国为民,目标高远,担纲起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最阔达的“忧与爱”。哈佛大学的校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而我们常州大学则以“追求卓越,勇当责任”为校训。同学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校培养你们绝不仅仅只是为你们以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期望你们能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富于勇气、长于理性、善于创造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以仁者的情怀升华“忧与爱”。当前,在大学里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只关心“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做人的教育和人格的修养。孔子之《大学》中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健全的人格修养是为人、为事的根本。在前两者认知和践行的基础上,“忧与爱”的体验和践行会以一种稳定的精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忧与爱”才得以转化和升华。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说:“建设文明社会最关键的,是把青年培养成为造福世界的人——他们不仅需要创造富足的世界,更需要成为世界的楷模,需要通过教育让他们达到至真至善的境界。”是的,当代年轻人伟大的使命不仅在于创造富足的物质世界,还在于引领和充实多彩的精神世界,而蕴涵于这种精神世界的基本底色,就是“忧与爱”。
同学们,带着对“忧与爱”的思考,你们步入大学;带着对“忧与爱”的历练,你们在大学行走;四年之后,你们还会带着“忧与爱”的情怀,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最后,套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的那段名言作为我的结束语:“大学生活对每个人也许只有一次,四年大学时光应当这样度过,当你毕业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毕业离校的那一刻,我们能够毫不愧疚地说:我在拼搏奋斗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我没有辜负亲人与社会的期望,我的青春,无悔!”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