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着力探索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的“融合党建”新路径,去年5月15日《人民日报》作了推介。
近日,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蹲点通州,对融合党建的“通州路径”进行调研。通州区委书记陈永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通州的融合党建已经充分“融”在心坎里,“建”在行动上。融合党建提升了党委党组领导力,建强了一批会领导、善管理的领导班子,各级党委党组的统筹驾驭能力、研究谋划能力、推进落实能力进一步增强;提升了基层组织组织力,管党治党责任更清晰、主体更明确、制度更管用、落实更有效,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了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富民强村 脱贫攻坚
党组织有力量
在金沙街道金北村的田梦合作社,理事长瞿炎刚从田头回来。他说,这几天正在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作业。
瞿炎曾在远洋轮上工作,职位升至大副。2012年回乡探亲,看到村里种地的几乎没有年轻人,且方式比较传统。联想起到过的南非、法国、德国等国家,农田平整、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高,瞿炎决定辞去工作,回乡当一名新型农民。通过村里党总支,他流转1040亩土地开始种粮。
2015年,田梦合作社成立,由8个家庭农场和106个农户组成,拥有65台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粮食烘干机等先进农机具。合作社推行“全托管”服务模式,服务面积达9800亩。
2017年9月,该村5名党员发起成立金北村田梦党支部,实施“党建+富民强村”融合模式。瞿炎说,作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他要向党组织靠拢,让更多的人分享农业丰收的红利。这几年,瞿炎创办了“田梦致富带富学堂”,联合农业大户,运用科学种田的方法,提高农田产出效益。
金北村47组张圣斌说,今年收获小麦时,遭遇阴雨天,70吨小麦面临霉变,幸亏瞿炎去年增添了烘干设备,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以瞿炎为代表的“田梦合作社”已带动周边1500余户农户致富。
“创办合作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村党总支出面解决的,我感到农民奔小康的路上需要党支部引领、党员带领,所以我要入党,更好服务群众。”2018年12月,瞿炎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先锋街道花园村的“残疾人之家”,窗明几净,厨房飘香,十几名残疾人正在做着简单的来料加工活。2016年底,该村残疾人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主要职能是残疾人的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学习培训等,对满足条件的残疾人,“残疾人之家”不仅会主动进行对接,还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今年60岁的蔡妙灵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来到“残疾人之家”后,他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干起了来料加工的活儿,他说:“在这里干活每个月能有千把块的收入,还能认识朋友,很满意。”
先锋街道花园村党总支形成“党建+脱贫”的工作新模式,村党总支书记周继忠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让脱贫攻坚可为、善为,最终啃下脱贫攻坚战这块“硬骨头”,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脱贫攻坚的“党建担当”。
作为经济强村,花园村并没有忽视困难群体这一“微群体”。村党总支通过实行“爱心超市”“爱心基金”等“输血式”帮扶,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开展“造血式”扶贫,实施“家门口饭碗”工程,搭建“爱心工坊”让残疾人、困难群体轻松就业。事实证明,只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依托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脱贫攻坚,无坚不克。
社会治理 文化传播
党组织有方法
在金新街道碧堂庙社区,有一支调解员队伍。2014年,社区5名退休干部自发组织成立“老娘舅工作室”,轮流值班,帮助调解社区矛盾。“我们对社区情况比较熟悉,大家也愿意接受调解。我们也希望能够发挥余热,促进社区更加和谐。”调解员顾桂清说。
街道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街道社区党组织就是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创新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共治会、网格党建理事会的“三会共治”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党领导城市工作的水平。去年12月,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车辆碰撞事故,双方难以就赔偿达成一致并吵闹到动武的程度。碧堂庙社区党总支获悉后,派共治会的成员上门调解,最终平息纠纷。
社区党总支书记翁晓卫说,通过创新,他们选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民警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平安书记”,全面整合区域服务资源,提高了区域协同和服务治理水平,增强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的事业依靠谁?”“我为群众做了什么?”走在兴东街道土山村的“问心路”上,内心不由警醒。“静心桥”“铭心亭”“育心林”……满眼的“红色文化”迎面而来。
近年来,兴东街道土山村创新“党建+文化传播”工作模式,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符合本土实际、服务党员群众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乡贤文化”,并以此作为村级发展的切入口、服务惠民的总目标。
自从村里新建了文体广场,门球成了很多老人喜爱的休闲方式。土山村有一支老年门球队,球队12个人,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主要由退休教师、退休村干部或者老党员构成。72岁的明金圣是原土山村的党总支书记,平时就喜欢运动锻炼的他眼看着村里新建了文体广场,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自从知道村里要建门球广场,我就开始张罗球队,现在每周二、四、六,天气好的话我们就会约在这里训练。”
土山村还有一本村志《土山岁月》。该书由周兰芝、李义康等退休教师和党员共同完成,记录了土山村的历史沿革和沿袭千百年的乡风民俗,描绘新历史时期土山村所发生的喜人变化。该书一经发布就受到村民们的欢迎。“有很多故事都是年轻人不知道的,读了这本书,我们年轻人能够更加懂得土山村的历史,同时把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土山村建设得更美好。”村民唐德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