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常州“绿色消费”的行走速度

来源:常州晚报 2012/6/5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7

又是一个“六·五”世界环境日。每年的主题都在变,不变的,是对环境始终如一的关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确定的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中国主题则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旨在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在记者看来,所谓消费,不应该是狭义的花钱购买商品或服务,而是由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为。在采访这一组稿件时,我听到最多的,是“政府引导、公众参与”,从2007年的首届无车日活动的开展,到2009年开始常州连续几年参与“熄灯一小时”活动,任何一件有助于提升公民素养的活动,要得到认可、理解并转化为行动,两者缺一不可。
  你我都努力了,但总是有遗憾在
  环保购物袋:限塑四年,效果并不理想
  “装不下了,再给我一个袋子吧。”——四年前。
  “要买袋子吗?”“不要了,我自己带的有。”——四年后。
  限塑四年,对于超市收银员来说,与顾客的对话慢慢起了这样的变化。不过,总体来看,就购物袋而言,四年来,限塑四年,效果仍很难说是理想。
  限塑四年,超市购物袋使用量下降约一半
  欧尚超市五星店收银处经理盛清说,没有实施“限塑令”以前,每天要用掉1.6万只袋子,特别是每年进入12月份直到过年的两三个月里,是超市传统的销售旺季,袋子的消耗量更是大得惊人,一单用到四五个袋子非常普遍。“限塑令”实施以后,袋子的使用量至少降了一半,“现在每天平均卖出去7000多只袋子”。
  为鼓励顾客反复使用购物袋,欧尚超市售价每只一元的最大号购物袋,顾客可以拿旧袋子免费更换。这种1元袋厚度达0.068毫米,可以承受最多13公斤的重量,比以前的普通袋子更牢固耐用,免费更换1元袋的做法,全国的欧尚超市分店都如此。
  不过,散装食品区、水果蔬菜生鲜区的连卷手撕袋的使用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限塑令”以后有的顾客为了不花钱买袋子,就多撕几只手撕袋用来装东西。“总想多拿一只”的原因很简单,手撕袋不要钱。
  虽然,限塑令的其中一个明确要求是,购物袋实行有偿使用,然而,在超市以外的地方,这一项规定很难执行。在农贸市场以外的路边摊,各种塑料袋的使用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农贸市场经营户,“谁敢跟顾客要袋子钱?”
  “主动拒绝经营者提供的不符合要求的塑料购物袋;对经营者提供的有偿合格的塑料购物袋能予理解;购物时最好自带购物袋、菜篮等工具。”这是贴在天宁区中山门菜市场一楼入口处的一张告示,落款时间是2008年5月31日,四年过去,蓝色的告示虽然有些破损,字迹依然醒目。
  进到市场里,情形并不乐观。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等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被各摊位的经营户们熟练地使用着,没有人关心,这些袋子是否合格;在八角井菜市场,经营户们提供的袋子虽然是一样的,但这种半透明的袋子很薄,承重力看起来也不算太好。
  广化菜市场算是限塑令执行得最好的了,在这家市场,只能使用安庆一家公司生产的符合环保要求的PE-HD材质的购物袋,否则,被发现一次,会被处以1000元的罚款。这种袋子有一定厚度,最小的袋子也能承重3公斤。
  经营户陆雅有个住在国泰名筑的老顾客,每次来都自己带袋子,“她说要那么多袋子放家里也没用,还污染环境。”不过,也有的顾客会因为一只袋子而相当较真:一顾客到附近摊位买菜,买完后多要一个最大号的袋子,菜是3.9元,摊主觉得大袋子贵的,就收了她一毛钱,女顾客一看最后找零少了一毛钱,就跑来陆雅这里说,“那个人小气的,一只袋子都要收钱,下次不买他的菜了。”
  这样的境遇,农贸市场的经营户们几乎都碰到过,为了做成生意、留住顾客,大家达成了共识:袋子不收钱。一个经营户感慨,“谁敢跟顾客要袋子钱?”
  “限塑令”,抗拒之后是慢慢习惯花钱买袋子,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日的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并自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行,俗称“限塑令”。
  “限塑令”推出之初,曾遭到多方质疑,由之前的免费索取改为顾客自行花钱购买,很多人认为这是为超市、商场等节约成本,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消费者一度很抗拒。
  始于四年前的“限塑令”,到今年6月1日,已经实施整整四年。实事求是地说,采访中,无论是菜市场还是超市,抑或是其他购物场所,自己带袋子的顾客相当不少,但是,要得到广大顾客的支持,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农贸市场,“限塑令”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想起一两个月前,广为流传的一则新闻,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拎着一只竹篮出现在公众场所,引发围观和猜测,其实,竹篮是她母亲下地干活的农具,因为装东西方便就拿过来用。不是所有人都有杨那样的风姿和气场,一只竹篮也可以时尚摩登,但是,这种贴近环保公益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效仿的。2008年“限塑令”开始时,本报曾用一年轻时髦的女孩拎着奶奶用过的竹篮上菜场的照片作封面,记忆犹新。所以,“限塑”不是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在于怎么做。
  前端普及不充分、中端运输没解决、后端处理无结果
  垃圾分类:暂时还是一个“伪命题”
  “听说,以前这里是个坑,现在是山。”一个去夹山垃圾填埋场采访过的同事,跟我这样形容,“除了臭,这就是我最大的感觉了。”也许,只有去过了,心灵才会震撼: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是如此惊人。
  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垃圾增加,似乎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一面,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危险。垃圾处理得当,是个宝;否则,真的就只能是垃圾了。处理得当的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把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最后都一古脑被混着倒进垃圾车,分了等于没分
  在日本研修饭店管理的葛小姐,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宾馆的马桶真的是打扫干净得几乎可以喝里面的水;二是垃圾不是想扔就扔,有一套细致到繁琐的讲究和程序。这让她回国后很有些不适应:家里每天产生的各种厨房垃圾、食品包装袋,往往连同着其他杂物一起被扔进一只大袋子,最后一道扔进楼下的垃圾筒。最多会把废旧报纸、玻璃瓶子什么的拣出来,单独扔。
  曾经在一档旅游电视节目中看到,在日本,一只喝完水的矿泉水瓶,被扔进垃圾筒之前,瓶盖要扭下来扔进一个桶,塑料标签撕下来扔进一个桶,瓶身再丢进另外一个桶。如此细致的分类,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在常州,能把瓶子扔进“可回收垃圾”那个桶里就不错了。即使这样,最后,这个瓶子也还是会跟另一个桶里的“不可回收垃圾”一起,被倒进垃圾转运车,最终的归宿还是垃圾填埋场。
  情形类似的还有台湾,台湾通过几年的时间,成功实现了垃圾回收、垃圾不落地,很多去过的人都会发现,在台湾的街头,垃圾筒的配备数量很少。由于管理严格,有的人宁可把垃圾带到公司再丢也不敢乱扔。
  我市对饭店厨余垃圾进行专门收集,其实已经走出了垃圾分类回收的一步
  今年5月20日起,我市环卫部门的21辆环卫车开始对约160家大中饭店产生的餐厨废弃物进行统一回收、集中运输和处理,其中的废弃油脂,由专门的有资质的公司提炼生物柴油,既避免了不法商贩利用泔水喂猪或是提炼地沟油,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市每天产生的餐厨废弃物约200吨,其中180吨为食物残余,20吨是废弃食用油脂。在此之前,饭店后厨垃圾的去向,要么被收走买走,要么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对餐厨废弃物进行专门的收集、处理,也算是垃圾分类处理走出了第一步。
  不过,市民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否需要分类、到底该怎么分,抑或是简单地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依然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
  一家环保协会所做的调查表明,一个中国人每天平均产生1.21公斤的生活垃圾。目前,常州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400吨左右,这些垃圾,93%左右通过焚烧发电处理,7%左右通过卫生填埋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无害化处理水平已达全国前列。虽然已经实现了无害化,但是,垃圾焚烧会产生一种叫二恶英的有毒有害气体,虽然在环保排放标准限值以内,也还是会污染环境。所以,最好的途径,可能还是在前期进行垃圾分类。
  想调动市民的垃圾分类热情不难,难的是分类之后的后续运输和处理
  垃圾分类在我市其实早已有过先例。1996年我市就曾在清潭社区进行分类试点并取得良好效果,不过,由于没有配套分类运输和处理系统而最终放弃。之后,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各种举措和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从初期分类到后期收集、处理的完整的垃圾分类一直未能实现。媒体每年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报道,被采访到的市民,愿意支持这项工作的还是很多。
  在去年的两会上,我市一位吴姓政协委员提出提案,目前垃圾分类可行的方式,是在焚烧前进行有组织的分类工作,然后再送到焚烧厂焚烧。然而难题在于:所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双桶并列的垃圾桶,随着一下子全部倒入垃圾运输车而成为一种摆设。这位委员因而建议,通过开征房地产开发中的垃圾分类附加,建立垃圾分类专项基金;或由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适当比例;或通过环保执法中有关乱倒、偷排垃圾的罚没收入等3个途径来解决;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实施家庭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具体实施。我们希望,这一天的到来,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
  常州的公共自行车:一车落寞
  当免费自行车成为其它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时
  常州市行政中心北门,一排停在附近河边人行道上的嫩绿色车身的自行车,很是醒目。这是用来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几年前在常州就已经有,只是,一路行进的步伐,并不顺利。在杭州、厦门等地的街头,骑着公共自行车穿行在城市的行人,是街头一景,而在常州,公共自行车留给记者的印象,是当年北大街新闻大厦门口那排积满灰尘、颇显落寞的自行车。
  时隔两年,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再度杀回常州
  目前,负责运营常州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事宜的,是一家名叫常州市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的企业,这家企业已经在国内二三十个城市开展了这一项目。在老家常州推广这一项目,始于去年。
  2008年8月,常州市引进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推广之初,获得了市民的广泛关注。然而,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负责运营的常州龙游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不得不退场,2000辆自行车一度摆在街头无人问津,从街头的风景线成为有碍市容的累赘物。之后,另一家公司接手,情形依然不容乐观,这批自行车最后彻底离开了公众视线。
  携着在其他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经验,永安公司杀回常州,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其最大的卖点。实现智能化管理后,借、还都无需人工,只要刷卡就可办理,非常方便。
  2009年春天,常州市新桥中学的高一学生在指导老师李萍的带领下,对当时运作的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的认识不高,再加上网点数量太少、车型单一、车辆保养不够好、没有诚信卡的市民只能定点借还车辆,这些,都不利于其发展及推广。
  再度推广的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目前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低碳、环保、便利,这是公共自行车的优点。不过,公共自行车毕竟只是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用永安公司市场部经理陈欣的话来说,“只能看作是公交车不能到达的地方的最后一公里的补充,而不可能取代公交车或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目前,永安公司在常州已经有11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百辆左右自行车,主要集中在新北区,市中心区域一块几乎还没有涉及,一期办卡量2000多张。目前,永安公司对于租用一小时以内的实行免费,超过1小时的系统会自动发短信提醒。
  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推广得最好的城市,当属杭州。推行4年以来,已经成为杭州本地市民、外地游客离不开的出行工具,平均每天30多万人次租用公共自行车。由于运营得当,公共自行车不但收回成本,还取到了很好的广告营收,杭州由此也成为国内其他城市争相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今年预计增加30个租赁点位,真正想红火,至少要达到300个点位才能方便市民
  每辆自行车的出租频率,是衡量公共自行车是否红火的重要指标。
  当年,龙游天际公司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预定设立400个免费租赁点,然而,项目从推行到结束,租赁点连预定数量的十分之一都没达到。
  而公共自行车租赁要想获得大众认可并深入人心,“点位数量多、点位设置合理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方便市民,市民方便也才会继续租用。”常州目前的点位、自行车数量都还太少,去年,市规划部门曾就公共自行车点位设置问题作过规划,预计二期将增加30个点位。“至少要增加到300-400个点位才能达到方便的要求,才会红火。”
  朋友的孩子上高中,曾一起去杭州,她告诉我,最美的记忆,是骑着自行车绕着西湖的时光。虽然,骑完一圈回到宾馆,累得第二天喊了她多次才醒。这个城市留给她太多美好印象,以至于她把这里的大学定为高考的目标。
  公共自行车再度回到常州,我们希望,有一天,不再是在别人的城市,用羡慕的眼光看风景,常州的公共自行车,一样可以成为我们心目中的美丽风景。
  宣传不够、设点不够,只剩“自觉”二字
  扔一个废旧手机:你究竟要叫我跑多远?
  省常中至文化宫一带约百米的人行道上,是二手手机回收的大本营,专门做回收手机生意的小贩,一年365天几乎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这里。
  “品牌的智能手机,就算用了两年,不管有没有电池都能卖个大几百块。”单独的手机配件,如充电器有的小贩也回收,这个路段,是个神奇的所在。
  卖掉、直接扔掉,或是闲置,闲置到最后,还是免不了要扔进垃圾桶
  邵永林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大三学生,同一宿舍一共住了6个同学,因为还是学生,大家都比较节省,“三、四年换一次手机吧,一般都是坏了才换,很少主动换。”换下来的旧手机、旧电池等配件,最终无外乎这三种命运:卖掉,卖的话电池40多块钱一斤,有的直接扔进垃圾桶,要么就是放在抽屉的角落里,不过,哪天整理东西的话,“闲置无用又占地方,最后肯定只能被当成垃圾扔掉了。”
  这些同学处理旧手机和手机电池等配件的方式,很有代表性:而这也是多数人处理旧手机的方式。绝大多数人一年半左右换一次手机,有的手机发烧友甚至一年要换几只手机。除个别品牌以外,多数品牌的手机都可以另配一块电池,以每只手机配备1.5块电池来计算,每年产生的废旧手机电池的数量,相当可观。如果再加上数据线等其他手机零配件,数量就更为巨大了。
  很少有人愿意,专门跑一趟送到回收旧手机和零配件的“绿箱子”里
  扔进垃圾桶,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处置。
  2005年,中国移动陆续在全国各地启动“绿箱子环保回收计划”,各地的移动分公司响应这一活动,在营业厅专门放置箱子用以回收废旧手机及其零配件,常州移动也适时启动了这项活动,还与我市30多家中小学合作推进这一活动,觅小、市八中等学校都积极响应,期望向年龄尚小的学生们灌输环保理念。“绿箱子环保计划”回收的废弃手机和配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进行拆解、分类、粉碎,进行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
  尽管做了不少宣传,活动推出之后,市民的参与热情并不高,“绿箱子”渐渐被人遗忘。一位市民说,主要是大家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所致,“还能用的就卖掉或转送亲友,不能用的就随手扔扔了,没有几个人愿意专门跑一趟送到那个回收箱里。”
  一家当初参与“绿箱子环保回收计划”的学校的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说,“让学生把家里的废旧电池、手机带到学校来扔进专门的箱子,一开始还挺积极的,后来就没人想起了。”至于现在,“好像有一段时间没看到那个箱子了。”
  我们的建议,在高校中首先设立废旧手机及配件的回收点
  为什么不愿意送到专门回收的地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旧手机还能卖钱。在旧手机回收这一块,由于没有相关部门监管,二手机回收交易十分活跃。没有监管,这就给旧手机及配件翻新、加工等黑色产业链提供了机遇。
  相关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超9亿,居全世界之首。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也是手机电池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仅废旧手机电池的产出量就超过2万吨。
  淘汰下来的废弃手机、电池等配件,给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更是十分严重。废旧手机中的手机电池是最大的污染源,一块废弃电池可以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而手机面板和其他零配件中含有铅、鎘、汞等,如果混进普通生活垃圾中乱扔,最后在垃圾场焚烧处理,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
  六、七年前,常州大学(当时还叫江苏工业学院)的一些志愿者们专门在宿舍楼收集用过的干电池,然后自己租车送到专门收集的站点,他们在烈日下抬着一桶桶干电池的身影,让人难忘。年轻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参与热情一向都很高,在高校中首先设立废旧手机及配件的回收点,再统一送往有资质的电子垃圾处理公司,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想行动起来,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需要有人引导,学校、环保部门,都可以是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