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常州大力推进分级诊疗 具体方案出台

来源:常州日报 2016/1/21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4

1月20日召开的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将以建设健康常州为统领,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深入推进健康常州建设,做到卫计融合、医养融合、康体融合、事业产业融合,加大推进卫生计生整合发展,医疗养老结合发展,健康体育互为发展,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同步发展。
  副市长张云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多元健康服务
  2016年,全市将以健康管理和慢病诊疗为重点,扩大基层首诊试点,逐步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回归功能定位,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框架逐步形成;探索建立集团化、托管型、技术协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医联体;在农村全面推行县乡村一体化改革,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充分发挥医保制度对分级诊疗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同时,将优化公立医院布局,新增床位主要用于扶持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办医和薄弱专科建设,积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将逐步推动院长职业化,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备案制人员管理办法,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好政府投入政策;加强公立医院运行情况监测,完善公立医院价格管理政策,探索建立以合理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激发运行活力,探索人才“县管乡用”机制
  2016年,全市将以重点人群个性化签约为突破口,积极组织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提供不同类型的健康服务包;实施“签约医生服务联盟”,积极探索赋予签约医生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
  在基层提档升级工程方面,将开展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创建3家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18家左右省示范村卫生室,重点推进11个重点建设和培育的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鼓励各地探索建立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发挥上引下联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今年,基层卫生系统还将探索实施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骨干遴选计划,建设基层卫生骨干队伍,组织实施好农村医学本科生、专科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保障供给,提高均等化水平
  围绕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供给,我市将提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市本级按照人均不低于70元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溧阳市、金坛区和武进区按人均不低于50元标准落实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在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将一些服务对象广、干预效果好、成本效益高的项目纳入服务范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合格率和使用率分别达到90%、50%。
  此外,我市还将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等项目,加大体育与医疗融合,打造集体质和疾病检测、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整合资源,创建1家省示范区
  “全面两孩”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我市将依法实施,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为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供依据,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重点解决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兑现。
  今年,我市还将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扩大妇幼保健和产儿科住院服务供给,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创建,为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提供服务保障,创建1家省示范区,规范实施妇幼重大项目,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能力建设。此外,计划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标准化的妇儿门诊和计划生育科,规范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及避孕药具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全面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
  中医药服务能力——
  试点“医养结合”模式,创建7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
  2016年,我市将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试点开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深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在中医专科人才建设方面,我市将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建设,计划新创建7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启动新一轮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加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等人才培养。此外,还将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工作和基层名中医培养。
  今后,所有中医院都将建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或“治未病”中心,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将提供较为规范的中医药服务。此外,还将完善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机制,加快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标准化建设;推进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和孟河中医医院建设。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建设8个以上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
  2016年,我市将加快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中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
  重组再造就诊流程,调整急诊、门诊、住院业务流程;建立专家联合诊疗服务模式,建设8个以上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开展日间手术,病种数达20个以上。
  组织省药品集中采购市级价格谈判,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加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基本药物力度,促进与基层医疗机构间的用药衔接;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成常州市精麻药品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监管效能。
  积极开展“互联网+”智慧医疗应用,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同时依靠大数据支撑,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服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