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正酣时,他奉命组织翻译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的《论逐步升级》,周总理将其列为我军高干必读;
改革开放初翻译的《激荡的百年史》等三本专著,胡耀邦要求全党高级干部阅读并组织学习讨论……
北京,方庄外交公寓,草坪泛绿,柳枝挂荫,从外表上看,这里和京城普通的居民小区并无二致。
但你若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别样的景致,那就是三三两两的悠闲漫步在小区里的老人:推着手推车逗小孙儿玩耍的银发老婆婆,或许就曾经是气质雍容的大使夫人;健身角里下棋打拳的鹤发老汉,说不定就是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的外交官……
90岁的张维老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但和左邻右舍那些卸任的资深外交官不一样,张维“一直战斗在舞台的幕后”。
800学员,留在外交部的仅十几位
90年前,张维出生在金坛后阳。和江南乡村所有的稚童一样,虽然家境清贫,但笃信“诗书传家”的父母仍然省吃俭用供张维读书。
竹林桑园边的玩耍,金坛县中篮球场上的奔跑,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乡村庙会的民俗画卷,外婆家的百般疼爱……安静平和的岁月一直持续到“七七事变”。1937年底,年仅15岁的张维和全家一起汇入了逃难的人流。
向西、向北,出江南,进安徽,溯江而上到了武汉。此后,少年张维为了帮助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千里奔波穿越湘、桂、川、黔,历经磨难,一路饱尝亡国奴的屈辱和辛酸苦辣。最终,他在黔东的铜仁考取了贵州国立三中。颠沛中的三年高中生涯虽苦,但抱着“学一身本领以雪国耻”的信念,张维在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取了浙江大学外文系。
1948年张维刚从浙江大学毕业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政局动荡、物价飞涨。张维几经周折却始终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到解放前夕,辗转来到南京谋生的张维只能平静地等待命运的改变。
***进城不久,英文学习成绩一流的张维立刻被新华社南京分社录取。还没来得及进入新闻实践,不久,外交部又在刚解放的华东地区选招800多位后备干部,张维毫无悬念地被选中,进入外国语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培训。
1952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召开,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召开此类大型国际会议,外事翻译人才奇缺。学校抽调尚在学习中的张维参加了会议翻译工作。
因为工作需要,张维的工作地点在中南海怀仁堂,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起初还有些忐忑不安,可是几周下来,年轻的张维却越发觉得舒畅,“我感受到了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工作做好,不出差错。”
此后不久,张维被留在外交部工作。而当初外交部在华东招收的800多名学员中,能够留在外交部的,只有区区十几位。
一份译稿,周总理要求“全军高干必读”
进入外交领域工作之后,张维的主要工作,是为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翻译西方政治、文化、军事参考资料。
在当时,这项工作是高度保密的:资料的来源不许打听、译好之后必须有专人签收。
张维至今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党内负责这项专门工作的康生,从国外特殊渠道弄了一批材料来,要求翻译成大字本,“灰皮封面,每件材料只印十几本,只供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参阅,而且要求必须由阅读者本人签收,连秘书都不许代劳”,一直到现在,张维仍然记得当时“保密措施极为严格”。这工作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其间,张维陆续翻译了基辛格的《选择的必要》、《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为中央及时了解美国的外交及战略动向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而在越战最激烈的时刻,张维奉命组织翻译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的《论逐步升级》,这对“了解美军在越战中的基本作战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短时间内,在张维的牵头下,很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翻译成稿后,周恩来在军委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向在座的百多位高级将领推荐,要求全军高干必读。
“文革”爆发后,外交部成为“重灾区”,造反派们成立了联络站,提出了“打倒陈姬乔(陈毅、姬鹏飞、乔冠华)”的口号,夺了他们的行政权,老革命王炳南、陈家康等也屡屡挨斗……面对一团乱象,张维百思不得其解。
在批陈毅的“火药味”最浓烈的当口,有人抛出一颗“重磅炸弹”:“揭发”陈老总在外事工作中的有关言行。长期接触高层外事机密的张维敏感地察觉到,这份材料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国家外交核心机密,一旦在“批陈大会”这样的公开场合被造反派们轻率抛出,将对我国外交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使我方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张维立刻和造反派据理力争并及时向上级汇报,避免了一次严重的外交事故。事后,奉周总理命令派驻外交部的军代表称赞张维“为国家立了大功!”
即便如此,在严酷的运动中,张维仍然没有逃脱全家被下放的命运。此后,张维和妻儿在湖南攸县的外交部干校度过了艰辛的6年。
三本译著,胡耀邦指示党内高干“需认真阅读并研讨”
初到湖南攸县,张维全家被安置在一个贫农家的旧屋子里,家徒四壁。正值隆冬,寒风逼人,孩子们见此情景,全都号啕大哭起来。
翻译家成了猪倌,面对这个令人感慨的事实,张维无言以对。辛苦的劳动和精神上受到的侮辱,让张维悲伤不已。而一条体态俊秀的义犬,却成了张维在磨难中最忠实的伙伴,每天早晨送张维去猪场,每天傍晚在山坡上等候主人回家。
“四人帮”粉碎后,历经周折,张维又重新回到外交系统工作。张维告诉记者,起初,回京的手续并不顺利:1977年,外交部党委讨论,要从湖南调回4个业务骨干,其中就包括张维。虽然报告是经耿飚同志亲自送交政治局的,但仍然在有关环节被卡住。“好在金坛老同学虞伯寿恰巧与中央有关领导是多年的上下级关系,在他斡旋下,总算办理手续的结果还不错。”
经历了动乱折腾的张维,此时深感国家百废待兴,必须“打开窗户朝外看”。一回到办公桌前,他立刻着手组织翻译了三本专著: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激荡的百年史》,书中主要论述了日本的立国之本是教育;其次是德国学者的《第四帝国的崛起》,介绍战后德国实施政企分开,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再一本,就是介绍美国学术界的名著《谁在掌管美国》,书中开宗明义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在科技和经济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主要原因是重视人才、依靠人才。
三本书翻译出来以后,得到了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和当时国务院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在决策上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胡耀邦同志还专门发文指示,要党内高干“阅读和组织学习讨论”。
很显然,这三本译著,切合了当时国家在“教育制度、政企关系、人才培养”上严重与世界脱节的状况。尔后不久,三本书在华夏大地风靡一时。
改革开放之后,张维又率先翻译了一些国外重要政治首脑的回忆录,以助国人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动态,如《杜鲁门回忆录》、《卡特回忆录》以及尼克松的《领导者》。在他应邀访美期间,美国国务院的中国科还专门邀约其去做客,美方研究中美关系的人士,居然都知道这位幕后的“美国通”。
如今,已至耄耋的张维老人,仍然醉心于他的翻译事业。晚年退休后,他离开了外交岗位,却重新拾掇起拿手的翻译工作。
他编写的《英语疑难词典》一书,被海内外公认为是一本“高水准的、极具特色的工具书”,许多读者都反映,这本词典“每个词条的诠释都简明扼要,用语精辟,例句丰富”,甚至连台湾的出版商都专门买去版权,在台湾出版了繁体版。
“我习惯了坚守凡事穷理这个信念,不仅是翻译,做人也如此。”张维老人这样总结自己的治学、立世之道。
人物简介
张维 外交部高级翻译官员、知名翻译家
1922年生于江苏金坛
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
1949年被选调北京外国语大学培训
1952年被选调外交部工作,长期担任内参翻译
诸多译作曾得到几任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和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