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范燕青在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常州日报 2012/1/10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7

中共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承前启后快转型 继往开来谱新篇
  ———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范燕青
  (2012年1月9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正当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满怀豪情、昂首阔步,奋力推进“第二个率先”新征程之际,我们迎来了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中共常州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常州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

回首2011,全市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了难能可贵、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负面影响严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交织叠加。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团结依靠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企业家,迎难而上、争先发展,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在转型中提高,在竞争中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市GDP超过3600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50.9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300亿元,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增长25%。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常州位居科学发展综合排名第5位。

经济转型加强加快,发展方式更加科学

我们集中精力,集聚智慧,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狠抓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坚持以深入开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为主线,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巩固提升常州在苏南第一方阵的地位和优势。有效投入加快提升。加大重点项目督查力度,以优势项目、优质增量提升有效投入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285亿元,增长19%。投入结构更加合理,技改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超40亿元,列全省第三。“一核八园”建设加速。突出新兴高端、培育优势的导向,落实支持资金4.4亿元。创新之核效应初显,科教城累计入驻机构520家,聚集研发人才1万余名,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450项;园区产业规模壮大,全年“八园”完成营业收入682亿元,涌现超亿元企业63家,超10亿元企业5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巩固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力度,五大产业全年实现产值5620.9亿元,超额完成三年“振兴行动计划”总量翻番目标。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上上电缆等4家,累计达11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新增6家,累计达32家。民营经济良性发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12.2%,对GDP增长贡献率超40%。高新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5家,总数达618家,列全省第三。高新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实现高新产业产值300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6.2%。

牢固确立集聚整合资源的理念,加快汇聚各类紧缺要素。千方百计抢抓政策资源,用足用好财税、土地等支持政策,向国家、省争取各类资金30多亿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3万多亩。千方百计抢抓创新资源,全年达成合作协议或项目近400项;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50个;累计争取国家、省级项目267项。千方百计抢抓外资项目,积极改进招商方式,充实招商力量,全年实际到账外资30.5亿美元,增长14.2%;外资结构明显优化,制造业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增长14.9%,占全市到账外资的60.7%;新兴产业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占制造业利用外资的58.4%。千方百计抢抓央企资源,成功举办常州——央企合作洽谈会,签订6个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国网电气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千方百计抢抓金融创新,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1家,上市企业总数达32家;在全省首发“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4家企业融资8.5亿元;首家外资银行落户我市。

实践证明,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符合常州自身实际,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常州更好的发展前景对境内外各类要素充满吸引力,实现“第二个率先”的基础、后劲不断巩固,活力、动力不断增强。

城乡建设提速提效,承载能力更加强大

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硬件建设和软实力提升,实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大推进、城乡环境面貌大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大提升,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在新世纪以来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完善提升各类设施,京沪高铁常州客运中心投入运营,民航机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城市防洪节点、三线航道网整治等交通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五大特色绿化工程深入实施。东大门建设日益加速,南北新城更加彰显现代都市形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功赢得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水稻单产实现全省“九连冠”;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合作经济和农业旅游蓬勃发展,“三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我们坚持通过建设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两个广阔平台和有效载体,动员、鼓励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力争做到硬件更好、软件更佳、管理更严、服务更优,以实际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道德讲堂”建设经验走向全国,大批志愿者上街义务宣传文明风尚,全市人民积极努力共建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惠民实事办理落实到位,多项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人们明显感受到了常州的变化,并为之欣喜,为之鼓舞,为之自豪。年中,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年底,成功晋身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更新、更好的成果,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建设惠民、管理为民、服务利民,就一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共同珍惜。

社会局面和谐和睦,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重要根本、安全是首要责任、稳定是坚实基础、和谐是关键保障”的理念,在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加快创新步伐中,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广泛听取民意,充分尊重民情,切实满足民需,努力使常州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抓好创业就业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去年人均分别达29710元和14920元。加大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仅教育、社保、卫生、住房、社区事务等支出的占比就超过51%。深入推进平安常州建设,大力实施和谐安民工程,加强基层基础,不断深化群防群治,社会环境总体安定,治安形势群众比较满意。

2011年是我市中共三级党委换届和市各民主党派集中换届之年,市委着力把换届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契机,作为锻炼考验干部的契机,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机,从长远出发促进常州转型升级、持续协调、跨越发展,探索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传递格局,选优配强三级领导班子的主心骨,常州县乡党委换届的经验做法受到上级高度评价。在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下,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市各民主党派的换届工作。

市委积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人大、政府依法开展工作。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局面保持风清气正、和睦和畅。特别是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组织带领全体委员,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在推动转型发展上出实招、增动力。全体委员围绕现代服务业、经营城市、环太湖生态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等重点课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的建议提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常州加快转型升级贡献了自身力量。二是在促进民生改善上重关注、献良策。围绕民生实事、基层医疗改革、物价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及时反映民情、传达民意,在解民忧、顺民心、惠民生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上造氛围、聚合力。通过开展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各党派、港澳和海外人士联谊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政协委员的良好风貌,全市积极向上、和谐进取的政治氛围进一步浓厚。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遇到了高开、平走、趋紧的波动性发展形势,但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凭着全市上下率先发展的胆识、勇创大业的气魄和奋发有为的热情,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企业家艰苦奋斗的结晶。在此,我向各位委员和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2012,困难非常明显,机遇也很诱人,关键就看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能不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创新、转型、整合的机遇,抓住了、做好了,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市上下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创新驱动再加速,全力推动常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千钧重担大家挑。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创新驱动加速年”,就是要巩固我市已有的创新基础,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各类新机制,全面系统、高速高效实施好创新驱动这个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园区建设,为今后几十年打下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基础。领导干部要冲在前。领导干部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决定常州的发展走势和力量,我们必须思想再解放、理念再创新、重点再强化、资源再集中、力度再加大,不断增强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能力,在事关全局的大事上,看得准、干得成;不断增强狠抓落实、高效执行的能力,以“等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推不得”的责任感,确保把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能力,积极投身各项重点的火热实践中去,打破常规创业创新创优,改进方法争先领先率先。公务员要强素质。大力推进“阳光政务”,提高行政执法、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大力弘扬奋发进取、清正廉洁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氛围,争做率先发展的推动者、企业做强的服务员、群众办事的贴心人。以深化“三解三促”活动为载体,切实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事事快办,组织一批批干部深入一线,推进一个个难题迅速解决,确保一项项工作全面提速,不断提高公务员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企业家要敢争先。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面对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面对用工紧缺、各类成本增加,企业家的压力首当其冲,这些压力既是眼前的,又将是长期的。企业做强做大,成长出更多的百亿企业、百年企业,关键取决于企业家敢于争先。常州的企业家要在巩固信心、坚定决心上争先,要在科技、管理、机制创新上争先,要在各类直接融资领域,尤其是创造条件加快上市上争先,要在智能低碳、节能降耗、优质低成本上争先。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狠抓重点大突破。当前,必须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市委全会明确的重点工作上来,强化措施,狠抓突破,在新一轮发展中迅速占领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要突破科技创新,重点是提升“一核八园”。进一步做强科教城功能,深化产学研“五大机制”,完善“六大中心”定位,集聚更多科教资源,转化一大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科研成果。今年科教城入驻机构和孵化器超过600家,研发人才突破1.5万名,其中国家级人才35名,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超过200个,加速向"3211"目标奋进。严格对照科技部12项考核指标,围绕产业集聚、企业壮大、科技投入等重点,推进“八园”发展提速提效、做大做强,今年完成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6家以上。要突破转型升级,重点是加快"510"行动计划。"510"行动计划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五年投入1700亿元、产出7000亿元、税收400亿元的大目标,进一步集聚政策、集聚资源、集聚服务、集聚产业、集聚项目,以点带面、强力驱动。今年,要不断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利用外资稳中有升,结构更加优化,工业投入突破1500亿元;加快推进做强做大工业项目,打造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壮大现代服务业,确保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快我市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海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38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要加快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是壮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投入相融合,加快推进环球恐龙城、环太湖艺术城等53个总投资600亿元的重大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速打造东经120创意文化、运河历史文化、山水生态文化等三大产业带,今年建成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促进文化与资本相融合,加快中华恐龙园、卡龙动漫等重点企业上市步伐。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争先进位加速跑。“勤学习、重诚信、勇创业、敢拼搏”的常州精神,集中展现了我们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根据实践发展和新的形势变化,我们还要不断总结提炼,体现时代性。要鼓足干劲,当好排头兵。近几年全市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外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干部群众信心足、干劲大、办法多、做事快,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在今年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多谋善断,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努力超额实现全年各项奋斗目标,当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优质发展的排头兵。要强化责任,全力抓发展。无论是新年伊始的“开门红”,还是贯穿全年的“稳增长”,无论是破解企业难题,还是推进项目建设,都需要我们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坚韧执着的工作热情。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都要强化目标意识,强化工作责任,强化落实之功。要继续坚持凭实绩用人的导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褒扬先进,绩效问责。要提振信心,实现新跨越。各辖市区、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好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中央和省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指针,把市委、市政府争先进位的决策部署变成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行动,切实加快转型创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巩固苏南第一方阵优势,争创更多全省全国“第一”、“唯一”,努力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争先进位。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同心同德齐努力。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市场所向。不转型,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人民政协荟萃各界人士精英,要率先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好社会各界人士,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常州新一轮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献良策建诤言,在推动转型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市政协要紧紧围绕事关全市大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凝聚全体委员智慧,同心同德,献计出力,既要积极在各自岗位上多作贡献,更要在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中努力探索,在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推进跨越发展中有效履职。充分发挥人脉资源的优势,在推进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上作出新贡献。市政协要充分发挥交往广泛、知名度高的优势,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联谊对接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常州的人文底蕴、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积极为引进外部资金、资源、人才牵线搭桥;要充分发挥各界别专门人才汇聚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创业投资等活动,推动常州创新型经济加速发展。充分发挥地位超脱的优势,广泛开展民主监督,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作出新贡献。人民政协地位超脱、代表性强,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要按照围绕发展抓监督、抓好监督促发展的思路,把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着力点,及时发现和抓住发展环境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有关方面认真加以解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作出新贡献。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各个界别、各位委员首先要做真诚合作、求同存异、包容体谅的表率,多做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的工作,促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更加贴近民情、更加尊重民意、更加顺应民心,巩固提升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平安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今年是市县政协换届之年,要统筹安排好换届选举和日常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以新面貌开创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时代精神,紧紧抓住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天天创新、月月转型、年年升级,就完全可以有新的更大作为。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干劲,为如期实现“第二个率先”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