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来源:常州日报 2012/1/16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5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主体,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的新格局,着力提高我市产业竞争力。

现 状

2011年,我市五大产业实现产值5620.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7%,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08.8亿元,增长3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2%。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12.2%;实现旅游总收入420.12亿元,增长20.1%;创意产业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实现产值150亿元,增长37.6%。现代农业亮点频现,水稻单产实现全省“九连冠”,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14家,“双百万亩”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成功获得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承办权。

目 标

2012年,我市将深入实施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新兴产业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7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力争突破50%;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水稻单产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新增高效设施农业5万亩、设施渔业4万亩,新建2家省级农业产业园区、10家以上市级农业园区;新增花木面积3万亩,花木产值增长20%以上。

举 措

充分依托常州现有的产业基础,找准发展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加快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增强常州产业核心竞争力。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调高、调优、调强的要求,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 重点发展优特钢、新型纺织材料、新型建材等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的产品,着力构建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千企升级五年计划”,从“两化”融合、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品牌培育、体系认证等方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跨越发展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主攻高端技术,突破关键环节,发展终端产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尽快形成市场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加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埃马克高端数控机床、晶品光电、新誉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的要求,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积极发展高端商贸、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重点企业,形成30家左右的优势企业,增强服务业企业竞争力。加快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推进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推进服务功能社会化、专业化。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按照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高质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强基工程,推动粮食优质高产,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积极实施花卉产业三年倍增计划。

路 径

园区是转型创新的主要载体。我市“一核八园”将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产业园,通过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特色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技术新兴产业集约化、功能化、特色化发展。根据区位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各类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建设,形成错位发展、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创业平台网络。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加速器,形成“引进-孵化-加速-共赢”的“裂变式”发展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规模做大。

市发改委将加快推进服务业规模化、高端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进一步创新服务业招商模式,加快推进五大领域特别是物流、金融、城市综合体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突破和提升;积极培育天合太阳城、武进LED、新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基地,重点促进新兴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市经信委将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千企升级”工程,加快工业重大项目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全市100项工业重点项目和一批央企对接重大项目,帮助和指导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计划和扶持资金,今年工业有效投入增长20%,100项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270亿元;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挂钩联系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以上企业,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全年力争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