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解读:智慧制造,以产兴城的常州使命

来源:常州日报 2015/12/8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2

  作为全省唯一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常州“制造”有着足以自豪的历史——曾经创造出“小桌子上唱大戏”、“双手舞出八条龙”的奇迹而成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历史终归是历史,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而提出产城融合,则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面对这样的思路变革,常州大刀阔斧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
  立于潮头者,风浪亦先历。近年来,常州人大刀阔斧将制造向“智造”转型。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引领常州未来发展的战略主线,越来越多地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最近,常州先后发布《“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意见》,这是常州首次从战略高度层面擘画智造强市的宏伟蓝图,在省内各市也是率先发布。
  市委书记阎立认为,常州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1.1万亿元,40%与装备制造业相关。《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明确,常州要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基地,成为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智慧城市。常州的产城融合必须正视这样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打造常州“制造”升级版,实现高品质、高水平的本土智造。
  更智能,摘取产业桂冠明珠
  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中有这样一段特写,男主人公在介绍中国红色风暴号机甲战士时,特别提到这款机甲战士是于常州制造的。影片虽是虚构,但常州已捷足先登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
  “小主人,我给你唱首歌吧。”“小主人,我跳累了,休息一下吧。”在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股份公司,圆头圆脑、憨态可掬的小机器人,向来访者展示着自己的才艺。身高只有56厘米的小家伙,名字叫“优弟”,是铭赛公司最新研发出的儿童玩伴机器人。它不仅可以陪小朋友唱歌跳舞、讲故事、打游戏,还能帮父母为孩子实时拍照,记录成长印迹,目前已在京东众筹开售。“成为家庭的一员,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是‘优弟’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与早教机最大的区别。”铭赛公司总经理曲东升对记者说。
  “优弟”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工学博士出身的曲东升,从2013年开始与哈工大的同事研发这款机器人。投入100多万元后,他们生产出了第一个样品。但公司自己组织了一次调查后发现,公众对外观的认可度不高。于是,在2014年初又推倒重来。走进铭赛公司,“长”在墙上的一棵专利树格外引人注目。曲东升介绍,来到常州创业后,他带领创新团队承担省、市等各级科技项目20多项,将机器人应用领域扩大到电声电子、光伏、半导体、仪器仪表、汽车、锻压等行业,先后开发出了全自动点胶机器人、焊锡机器人、悬臂装配机器人、视觉微点焊机器人等自动化装备。曲东升还创办了铭赛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园,通过资金、股份注入方式,目前已引进吉赫射频、易尔泰智能传动等15家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成为集团型的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园。省委书记罗志军赞许地说,这就是一个机器人智造的“众创空间”。
  “机器人并非简单代替人工,而是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这位铭赛机器人公司的董事长深知,我国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仅有10%左右具备较高的智能制造水平,他们新近设立了3000万元的天使基金,投资国内初创期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吸引有兴趣的人加盟,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园内企业各有所长,而且都互有股权关系,在业务上有合作,还能共享资源。
  曲东升的机器人“优弟”是孩子们的好伙伴,而骆敏舟的机器人“慧慧”则是老人们的好帮手。在中科院常州中心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骆敏舟博士向记者介绍,老人服务机器人加入顶尖的视觉定位技术,以及负载可达几十公斤的欠驱动机器人手爪,能给老人倒水、取药,还能陪同聊天、下棋、跳舞、听音乐,甚至打太极。安装上视频系统后,一旦发生老人跌倒等事故可以立即连线家人,所有指令都可以进行语音控制。走进研究所的工业机器人流水线,高速铁路轮毂视觉检测机器人、自动转运新型仓储机器人等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最新研发的LED高速贴片机器人,0.6秒就可以完成一个晶片贴片操作。”骆敏舟如数家珍,“这种机器人是电子产业的工作母机,可完成芯片、电阻电容、电子板的人工焊接,速度快、精密度高,市场供不应求。”
  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做大,源于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创立之初,骆敏舟就瞄准的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模式。这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其总收入1/3来自政府经费拨款,1/3来自竞争性项目,1/3来自企业的合同收入。四个人,一辆面包车,骆敏舟和他的团队走出象牙塔。力求管理体制机制的“不一样”:人员结构不一样,运行机制不一样,经费来源不一样,服务方式不一样。“四个不一样”,释放出巨大的创新能量。行程逾60万公里,为600多家企业上门服务,成果在20余家企业转化,建立常州中科绿色科技产业园,带动相关产业新增效益50亿元。
  “优弟”与“慧慧”是常州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缩影。记者采访时,恰逢2015年常州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国际技术交流会召开。这个以“创新、协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交流会,引来了牛津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美国参数技术公司等机构的知名专家。长江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田苗,期望常州成为机器人技术产业硅谷,机器人产业将从单机向无人化工厂,从汽车工业向相关行业,从简单的机械技术向复杂的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炘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来临,加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环节。而地处苏南的常州,是最有希望率先摘到“明珠”的地区之一。
  更极致,单打冠军无处不在
  习近平总书记访美期间,美国****广场上播出的国家宣传片《乐享中国》中,出现了常州智造轨道交通的身影。火车飞驰镜头闪过,西班牙工程师亚里克斯·里瓦斯,在常州武进区遥观镇今创集团的生产车间里和工作人员交流。从“中国早期工业之父”常州名人盛宣怀兴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再到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第一城,常州轨道交通产业风景独好。
  苏南模式起步时,常州人聘请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创新型经济的第三次浪潮中,常州人全球融智网聚“洋工程师”。今创集团正是凭借此,从生产火车上3毛钱一个的挂衣钩起步,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内装企业。高速动车组、地铁、乃至普通列车内,目力所及的内饰装备和电气装备都可以制造,一共有20多个系列、2000余种产品。副总裁胡丽敏告诉记者,今创智造能作为“国家元素”亮相,抓住了中国智造走出去的大机遇,产品出口到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百亿元。今年还将到南非建厂发展,争取再造一个新今创。
  像今创这样,常州涌现出一批追求极致、专精特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光伏组件刷新世界纪录,领军行业第一名;上上电缆集团,在线缆行业权威评比中,跻身全国第一、全球第十;五洋纺机的高效织造智能化经编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全球单打冠军……常州人,以不放过任何一次机遇的敏锐,感知新技术革命的律动,从国内市场的“小灵通”转型成为“全球通”。
  常州发改委主任蒋自平举出了一串数字:目前,常州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1家,其中超千亿元1家,上市企业38家,利润过亿元的企业已有1400家,208个产品的销量名列全国前三,正加速实现三个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由速度向质量转变,由产品向品牌转变。
  更开放,嵌入互联网基因
  这是万物互联的大时代,得先机者得天下。互联网与制造业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要对原来的要素进行重组,让各个车间相联,让各个制造环节相联,以此产生“化学反应”,创造更多价值。对标工业4.0,一批智能车间和智慧工厂在常州涌现。江苏润源控股集团打造经编未来4.0工厂,搭建经编产业国际社区平台,实现MES、远程视频、经编IE、客服技术、工艺技术等信息连接;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把全国首家i5智能工厂落地常州。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i5系统的诞生让指尖上的工厂成为现实。每台系统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智慧大脑,可按用户需求“私人定制”;每台系统可以联网“群体思考”,在客户端实现远程诊断、智能校正。
  智能制造+互联网,“风火轮”驭风而行。新近落户常州的平衡车巨头纳恩博已成为小米生态链的新成员。纳恩博公司是国内首家研发、生产、销售、服务集于一体的智能短途代步设备运营商,营收以每年300%以上的速度高速成长。
  新浪潮下,常州企业的“互联网+”行动正在主动推进。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经营方式,重构发展模式。“+”号,赋予了互联网在各产业生态链中新的角色。“通过文化+制造+电商,我们正帮中国制造要回定价权,从廉价代工走上更高的台阶!”四海商舟跨境电商平台创始人周宁说。传统外贸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利润比较低,过度依赖出口退税补贴,我们帮助他们在互联网渠道“创牌、卖货”。四海商舟为丹阳眼镜搭建GlassesShop平台可以实现在线配眼镜,每天海外订单1000多件。仅去年一年,就帮助国内70家企业带来了20亿美金的交易额。
  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说,“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贴标签,它更像是新工业革命中的空气、阳光和水,带给产品、产业更大的拓展空间,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去自我革命。智能化、平台化、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五化”正是常州探路“中国制造2025”应该坚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