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进行时:绿色溧阳 放歌于山水之间

来源:常州电视台 2015/11/27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15

一直以来,溧阳坚持“生态立市”,在倾心保护与适度开发当中,山与水的资源效应得到不断放大。而在“产城融合”新理念的引领下,溧阳将更加努力地去描绘全新的“绿色”主题。
  以往,溧阳曹山当地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的支撑。现在的曹山,已经呈现出一、二、三产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百亩竹林、万株梅树,连绵的薰衣草花海,经过十年的开发,曹山已从当年的荒山野岭,转身成为一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日春、紫竹林、芳芝林,17家规模农业企业相继落户,总投资达4亿多元,开发面积超过了三万亩。
  李全华是曹山最早的“拓荒者”,这片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倾注着他的付出和梦想。当初从浙江余姚引进杨梅时,李全华曾经受到质疑:“溧阳历史上是没有杨梅的,杨梅不适合我们这里生长,然后跟浙江大学、浙江农科院沟通,把溧阳的水、土,包括全年的雨水量,进行探讨,总算成功了。”
  原本贫瘠的山林,摇身变成了“聚宝盆”。高效设施农业在这里不断推进,让这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火龙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水果,这种原本只产于热带地区的红心火龙果,在常州溧阳日日春农业科技产业园,已经正式地引进种植栽培成功了。
  如今,曹山的规模农企,不断推出杨梅酒、桂花蜜等新的产品,并打响了当地休闲旅游品牌,来自常州及周边数以万计的游客走进曹山,品味徜徉于山间的慢生活。
  自然的馈赠和持续的开发,让溧阳的林木覆盖率高达30.37%,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并进的溧阳现代农业,更是在这片绿意环绕中大放异彩。
  溧阳市农林局副局长何爱华介绍:“近几年溧阳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提升南山、开发北山和中部联动’这样一个战略部署,拓展和延伸了农业的功能,把农业做成接“二”连“三”的产业,把农业做成六次产业,1+2+3这个概念,一方面青山绿水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另外青山绿水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益。
  作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天目湖,是溧阳最为珍贵的绿色财富。十月份,它又入选了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今年以来,这一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377万人次,其中自驾游和网络预定的游客越来越多。安徽游客刘蕊告诉记者:“从网上看常州有什么景点,第一个就是天目湖,还有一个南山竹海,就觉得这个地方空气好,视野开阔,有山有水的。”
  城市因水而灵动,而溧阳人也像保护眼睛一般,牢牢坚守生态红线,保护着这处大自然馈赠的宝藏。 天目湖镇党委书记龚友强介绍:“把我们天目湖打造成我们华东地区旅游产业的高地,使天目湖广阔的农村,成为我们江苏农村休闲旅游度假的首选地。”
  青山、绿水,是让溧阳声名远播的名片,也是溧阳在构筑产城融合新优势的进程中,最值得深挖的要素。近年来,溧阳形成的大交通格局,更让这片湖光绿意,不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
  今年九月底,常溧高速顺利开通,结束了常州到溧阳没有直达高速的历史。这条交通干道也连接了宁杭、扬溧高速,回应了溧阳人“融入常州、接轨南京”的期盼。它连上了长荡湖的鲜虾肥蟹、天目湖的青山绿水,又连上了溧阳主城区的交融贯通和江苏中关村的快速发展,串起了溧阳沿线区域、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资源。
  溧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波告诉记者:“常溧高速的开通,对我们真正融入常州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对我们溧阳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建设也将起到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
  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溧阳,正以四通八达的交通,迎接着八方来客。目前,溧阳的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32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78.6公里,各项道路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十三五”期间,在这片土地上,还将陆续建设溧阳到广德、溧阳到芜湖两条高速公路,溧阳通用机场项目也已经获批。
  溧阳市委书记蒋锋认为:“要把交通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这是我们当前重点考虑的一个战略方向,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接轨南京、融入常州”这样一个战略重点,吸纳大城市的辐射,更好地使溧阳和常州能够融为一体发展,所以我们重点在东部、北部区域来打造新兴产业园,作为我们融入常州的桥头堡,在西部地区上兴镇和竹箦镇片区,争取打造省级工业园区,在更大的平台上承接南京的产业转移,现在的发展我们一定要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心态,来集聚方方面面的要素,为溧阳的发展创造我们的条件。”
  “产城融合”这个新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从试点中逐步推开,从实践中找寻规律。而归根结底,推进产城融合必须着眼于“人”这个核心,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实现人、产、城的深度耦合与和谐共进呢?明天的《产城融合进行时》,我们将继续为您搜索溧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