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江苏实践

来源:新华日报 2018/3/18 发布时间:2020-09-08 浏览量:15

3月16日,江苏代表团举行以“三大攻坚战”为主题的集中采访,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畅谈打赢“三大攻坚战”中的江苏实践。在提问过程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脱贫扶贫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不可忽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总体比较稳健,但也出现了一些局部的风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局长郭新明说,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宏观杠杆率达到了255%左右,政府部门和个人杠杆率都有上升,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认真对待,加以防范。

郭新明表示,微观角度上的金融风险表现方式很多,如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目前不良贷款有所增加,逾期贷款占比不断上升,个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占比明显偏高。债券风险中,很多企业遇到债券兑付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债券不能兑付。银行业存在的风险,一些理财产品监管不到位,“包括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还需明确,也是下一步监管重头。”

“前几年某些地区房产贷款占比偏高,近几年金融部门积极配合加强房地产调控,运用差别化限贷政策工具,房地产贷款占比有所下降,风险得到较好控制。”郭新明还表示,在货币供应上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不断增长;去年人民币新增贷款12.53万亿元,同比多增加8700亿元,“按照松紧适度的原则,相信未来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会一直保持合理增速。”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也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如何保证土壤质量和江河湖泊的清洁,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代表们各抒己见。

“从事耕地质量保护多年,我感觉我们江苏近几年的土壤状况有明显好转,特别是从实施‘263’专项行动以来,农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说,农业部提出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而盐城市从2016年开始就实现了化肥农药负增长。“从耕地质量的检测和土地环境的分析来看,盐城的土壤98%是清洁的。”

怎么保护土壤?秦光蔚认为加强宣传是首要,保护土壤应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但目前仍有少部分人在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从法律规范上,“这次参加两会我又提了耕地质量保护法的建议,从多年从事农业耕地保护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土壤环境保护还要从法律层面约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同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全国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对水利厅来讲,保护好江河湖泊是最重要的职责。

近年来,在长江大保护方面,省水利厅主要牵头组织实施了专项整治三项行动,做好长江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两口一源”整改提升行动和非法采砂治理。“下一步,我们将以河长制、湖长制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 陈杰说,包括控源截污,强化源头治理,整治水环境,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在流域实施水系沟通、调水引流工程,完善三大跨流域调水系统。在湖泊实施退圩还湖、生态清淤工程,“具体在长江大保护上,将管控水源地风险,确保沿江供水安全。管控入河排污口,确保水功能区达标。管控生态空间,确保长江资源永续利用。”

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如何带领农民真脱贫,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迫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我们村发展的产业就是花卉苗木产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党委书记李生说,聚贤村全村90%以上的地种植了苗木,80%的农民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现在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全村老百姓找到了致富的门道。

“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一对一助农户脱贫”是李生作为村党委书记的扶贫理念。他说,自己和村里的党员干部都有创业基地,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在周边土地不够的情况下还实行“走出去”战略,吸纳更多的流转土地,帮助经济相对比较贫困和低收入的农户脱贫。

李生认为,在脱贫帮扶过程中首先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让农户拿到合理的土地资金。其次要帮助农户就业,根据农户的劳动强度来分配工种。此外,对比较贫困的农户,为其提供扶贫贷款。最后要教会农户一技之长,教他们修剪花卉苗木,让农民学会本领去当园林工人。最终通过四种手段保证老百姓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注重扶贫措施的有效性。”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告诉记者说,铜山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多发展有基础、有资源、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多引进门槛低、离家近的项目,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脱贫成功率。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注重巩固脱贫成果,构建长效稳定脱贫机制,确保真脱贫、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