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启动

来源:新华日报 2019/7/17 发布时间:2020-09-08 浏览量:14

16日,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常州大学启动。本届大赛,全省有138所高校和71所中职校、4.2万支团队、16.8万人次报名参赛,参赛团队和人数均比去年翻了近一番,接近前四届总和。

瞄准“占座之痛”,3万元奖学金启动创业

关注生活,创业的机会就无处不在。南京林业大学“不占座座位物联管理系统”项目团队,以3万元奖学金为创业本金,瞄准高校图书馆管理痛点发明了一款微信小程序,目前已被国内300多所高校采用。

“图书馆恶意占座现象,令学校十分头疼。”团队成员宋龙斌说,创业前他们专门蹲守在多个图书馆做调研。“如南京高校占座行为平均发生率达35%,最高超过50%。很多高校安装了带预约功能的电子屏幕终端、刷卡取号设备等,但因其投资大、使用程序繁琐,始终无法解决这一管理难题。”

团队创始人之一的马骏读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业,还是多项专利发明人。另一位创始人王舒甜则有着丰富的活动策划、运营和小程序开发经验,她将3万元奖学金变成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

南开大学图书馆上线“不占座”,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上线“不占座”,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上线“不占座”……去年开始,“不占座”项目的微信公众号上,几乎每天都在密集推送这样的消息。“每个座位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学生落座时用微信扫码便跳出一个小程序,后来者再扫码就能获知座位状态。这相当于为每个座位安装上‘传感器’,让座位‘开口讲话’。”宋龙斌说,大学生创业从身边熟悉的领域着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容易成功,“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我们还陆续推出了学习圈、学霸排行榜、时间小店礼品兑换等互动功能。”

大数据分析,提供优质带薪实习

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从单枪匹马到36人团队,从一户户跑商家到“樱桃力”算法启用,平台注册人数从零到8万余人,营业额达216万元……南通大学“樱桃学姐西部人才‘职’育”项目创始人周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创业道路上站稳了脚跟。

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找工作被骗的报道屡屡见诸各大媒体。“大学生实习市场终止于对接节点,海投模式费时费力。”谈及创业初衷,周璐说,许多同学只着眼于补贴生活费用,没有将目光放在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上,也就不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2017年9月,周璐与几位同学共同创办了“大樱桃校园人才培训平台”。“在移动互联时代,拥有核心技术才是平台立足之本。”在老师帮助下,周璐和团队研发出了他们的核心大数据分析技术——“樱桃力算法积分”。他们与用人单位合作,从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对每一位平台用户所做带薪实习工作进行多维度评定,得出一个平台、企业、学生三方都认可的综合素质能力数值,为应届毕业生建立一份“能力简历”。

周璐来自甘肃张掖的一个县城,她发现家庭经济拮据、来自偏远地区的大学生在面对机遇时,大多性格内敛、视野闭塞,个人能力也亟待开发。“这也是造成来自西部的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周璐说,“樱桃学姐西部人才‘职’育”项目致力于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优质带薪实习,通过樱桃力算法评价人才,随时组建专业团队,及时高效完成订单。“平台还鼓励他们拿出收入的5%,定点帮扶高中母校学子,激励他们考上大学,成为樱桃合伙人,形成帮扶面与商业拓展齐头并进的运营模式。项目现已提供近万岗位,为2.4万余名西部大学生找到优质实习机会。”

升级传统工艺,助农脱贫致富

常州大学“蜀姜筑梦——姜黄全产业链精准扶贫”团队将创业目光投向了姜黄这一盛产于我国南方的姜科植物,让四川省犍为县农户看到了致富希望。

犍为县姜黄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可是年粗加工能力仅有0.5万吨。“当地姜黄加工方法比较原始和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污染严重,没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当地居民对姜黄的功效、经济价值的认识也不够。”团队成员龚亮说,今年以来,他们多次来到犍为,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了解姜黄种植的现状。

团队15名同学来自4个不同的专业,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在传统姜黄加工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开发出姜黄提取物、蜀姜肽片、姜黄AR靶向祛痘膏和姜黄多糖饲料添加剂四类产品。

今年4月,手握6项发明专利的蜀姜团队在当地注册成立了犍为蜀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技术研发主要依托常州大学,我们负责销售和开拓市场,办公地点设在犍为县铁炉乡安南村。公司成立1个多月,就接到了3笔大订单,和30家农户达成购销协议,户均增收2500元。”龚亮说。

蜀姜团队还决定对姜黄种植户给予补贴,委派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并帮他们购买农业保险。当地同步投资3000万元,扩大姜黄种植面积和GAP姜黄基地建设。“预计到今年底,户均增收6800元,可让全县560家农户脱贫。”龚亮说,未来希望打造出一条姜黄产业链,通过产业来助力犍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