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深入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以高压态势清除化工“源头污染”

来源:新华日报 2018/6/18 发布时间:2020-09-08 浏览量:16

建设“美丽江苏”,是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地绿的过程中,淘汰低端落后产能难以回避,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势在必行。

在江苏,煤炭型能源结构和重化工型产业结构长期影响发展的成色。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督察组明确指出化工行业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虽实施三轮专项整治,但项目低端或工艺落后的问题依然较多。那么,该如何把控影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污染源头呢”?

“源头减化”迫在眉睫。2016年底,“263”专项行动序曲奏响。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全民共治、源头治理、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的巨幕开启。

伴随“263”专项行动开展,强力推进化工企业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的“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也在同步进行。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到2020年,全省实现化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率达50%以上,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切实从源头上防范环境风险,减少污染负荷,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全省实际完成并通过考核验收的化工企业关停1421家、转移16家、升级461家、重组99家,全省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率从原先30%左右提高到38%。

“今年推进‘四个一批’的压力有增无减。”省经信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关于下达2018年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目标任务的通知》,今年全省计划完成“减化”目标包括关停化工企业750家、转移54家、升级950家、重组174家。到今年年底,力促全省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率从38%提高到43%以上。

化工企业入园进区率年度计划同比增长至少5个百分点,并非易事。与去年相比,今年需要关闭的企业大多是正常生产、具有一定规模、同时存在各种矛盾困难的“鲜活”企业,这些长期依靠“环境红利”的企业,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诉求,混淆是非,转移视线。关闭这类化工企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落实的资金和安置的职工难度都将远超以往。

困难虽有,知难而行。本着不搞“一刀切”,但对违法企业坚决“切一刀”的态度,为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奋力前行,今年3月16日,省经信委、环保厅、交通厅、安监局联合召开2018年全省“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今年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提出要积极推动“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由“数量管控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

会议明确,在多方施策抓关停的过程中,要推动精准落地,将750家化工企业的年度关停任务层层分解,精准落实到每家企业,确保各企业关停到位;要强化依法依规,坚决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化工企业,加大低端低效产能淘汰力度;要坚持突出重点,对太湖一级保护区、长江沿岸1公里、通榆河及大运河两侧1公里等重点区域化工企业实施再排查、再梳理,让该关停的化工企业坚决关停,可转移提升的也抓紧推进;要落实配套政策,协调省财政加大对关停化工企业专项奖补,推动各市上调综合奖补等施策力度,为推进“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营造更好的政策氛围。

狠抓“源头减化”,关停淘汰低端落后企业的同时,重组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也是推动我省存量化工企业迈向高端绿色安全发展的路径。要鼓励和引导存量企业围绕大型一体化石油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化工高端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流程再造等方式方法,提升市场竞争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涉及高风险的化学品、工艺和装备实施替代和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工园区,以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提高安全和环保水平。

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水平是推进“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为深入贯彻工信部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规划发展、规范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园区进行综合考评、量化打分。这个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就是保护环境和维护园区周边群众生命健康,规范和提高园区环境质量,倒逼部分企业知难而退,主动关停转型。记者了解到,今年,省化联办将运用该指标体系试行开展全省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现有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改造提升或压减淘汰,深入规范化工园区绿色发展,为我省以高压态势清除“源头污染”再添实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