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当天,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开幕,国内土壤修复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聚一堂,聚焦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着力推动我国土壤污染修复行业发展。
两类土壤修复最为迫切
土壤污染防治影响着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的安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围绕土壤污染防治,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但受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双重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土壤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问题依旧不容乐观。
“如果不加以控制,国内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的趋势还会蔓延。”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是科技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认为,目前两大类的土壤修复极为迫切,一类是工矿企业搬迁后的土壤,另一类是农田土壤。“目前学界正在做的,正是加强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污染类型的土壤,提供精准、绿色、可持续的修复技术。”
江苏土壤污染防治形势如何?中科院“百人计划”特聘教授陈梦舫说,对于江苏来说,焦化、电镀、印染、农药等化工企业的场地土壤污染与处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化工企业搬迁后存在土壤修复需要。
为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去年底,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我省第一批303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要求属地环保部门督促企业履行环保监测、信息公开等义务。
先进修复技术纷纷亮相
“行业初期,国内污染土壤处理绝大多数采用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或安全填埋等相对简单的技术方式处理。但眼下再看整个行业,热解吸、土壤淋洗、原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生物修复等先进技术已纷纷登台,乃至成为主流。”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说,修复工程的应用与创新,如今不再难以触摸,“中国与世界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差距正进一步缩小。”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正勇和他的团队使国际上较先进的原位电流加热热脱附技术“不仅仅落地,而且实现本土化”。这一技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土壤中污染物达到可挥发的状态,再用收集井完成后续处置。去年和今年,苏州溶剂厂原址土壤修复治理项目因采用这项技术,成为截至目前全球热脱附治污投入规模最大的一次实践,“修复用时550天,作业面积2万平方米,平均治理深度直至地下18米,最终令残留在土壤里的氯苯等污染物,从超标一百多倍降至每吨土壤中仅有零点几克。”吕正勇说。
自主修复技术的研发也在加快。今年11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茂主导设计的新一代智能轻量化车载式污染场地土壤淋洗装备样机下线。这一免去污染土壤砂石分离等预处理环节,可使杂填土和原状鲜土直接“进料”的设备,“使有机、无机污染物单次去除率效率较之国内同行现有装备,能够提升15%-25%,同时修复成本降低约30%。”叶茂介绍。
道阻且长,短板不可小觑
相比目前已经形成成熟完整产业链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领域,中国土壤修复尚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现存短板不可小觑。
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看来,目前,对土壤污染的地区分布、分类等情况还没有完全摸清。“当下首要任务应把土壤污染的程度、污染的主要类型等情况摸查清楚。”
骆永明告诉记者,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土壤污染修复行业起步才10年,而美国已有近35年的土壤修复历史。“我国目前的短板主要在装备上,比如有没有稳定化的搅拌装备、采样设备是不是齐全等,这些都会制约修复的速度和规模。另外, 我国技术的成熟度、系统性以及技术在场地的实用性等,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比于技术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杰更关注人才等保障性要素的配备。而要解决人才配备,首先要对现有的学科教育“动刀”。“据我所知,目前国内高校土壤修复专业课程的数量,仍然是零。很多专门围绕土壤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治理开设的专业,同样没有。”
此外,不少与会专家指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涵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大家期待,在这一领域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