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侯学元向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关于江苏省201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在本次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省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精准聚焦监督重点,坚持效果导向,努力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的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监督效能,切实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注重运用大数据审计手段,实现对省级109家一级预算单位和569家二、三级预算单位电子数据的审计全覆盖,不断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把握容错纠错尺度,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推动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报告从省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部门预算执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等六个方面,反映了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今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对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落实的审计。把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依法审计、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等要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紧扣“六个高质量”和“六稳”工作,持续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工作报告重点反映了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重大项目推进等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方面,主要揭示了应减未减、应降未降或乱收费等问题;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中,促进相关地区和部门单位清理拖欠资金39.8亿元;在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方面,主要揭示了少数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部分项目建设管理还不够规范等问题。
二是更加突出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紧扣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将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重点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今年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将审计中发现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方面的问题,独立成篇集中反映,不仅关注钱花得对不对,更加关注钱花得好不好。重点揭示了部分财政资金闲置,各级财政不同程度地存在财政资金未按规定清理盘活;部分已建成的项目闲置未用或未达到预期目标,有的已形成损失;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未能有效发挥引导效应等问题。
三是更加突出对“三大攻坚战”的审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报告全面反映了“三大攻坚战”相关审计结果。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主要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情况;在精准脱贫方面,抽查了87个涉农县(市、区)的1611个扶贫项目,涉及扶贫资金50.4亿元,被审计地区对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积极整改,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但少数地区仍有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脱贫基础不牢、脱贫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揭示了部分项目未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以及部分地区固体废物监管不严、污水收集和处理工作不够到位等问题。
四是更加突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审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审计机关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审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融合开展了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审计(调查)。本次审计共抽查项目2930个,重点揭示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目前审计已追回各类违规资金4342.7万元,推动各级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110项。
五是更加突出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督促。今年上半年,省审计厅组织对全省近3年9415个审计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共解决应改未改“存量问题”2789个,促进增收节支和减少损失浪费15.5亿元,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200条、建立健全制度604项、制定管理措施880条,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和约谈13人次。在今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坚持标本兼治,推动被审计单位和地区立行立改,一些问题已经整改到位。如针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各地已整改9942.7万元;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问题,有关地区复工或加快建设6707套,取消违规保障48户,清退保障房8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