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浙江经济增速出现了全面回落的态势。今年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仍未企稳回升。由此引发三个问题:一是怎样研判增速趋缓的形势?二是转型升级当前应摆在什么位置上?三是如何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
经济增速怎么看?
近年浙江经济增速的放缓,显然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银行业债务危机演变到国家**债务危机,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由于浙江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因而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国际贸易的增速回落、摩擦高发和争端加剧等,都会通过直接影响企业订单而对全省造成相对较大的冲击。
浙江经济增速的放缓,也是资源要素制约、节能减排强化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反映。毋庸讳言,全省发展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这必然导致土地、能源、水资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供给越来越“捉襟见肘”,从而也越来越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实际上,近年全省用地、用工、用电等要素制约的强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生产成本的上升和节能减排的倒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经济的增速。
但浙江经济增速的放缓,更重要的却是一种阶段性的变化特征,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与合理性。“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全省GDP大致运行在一个“以12%为中轴、上下2个百分点波动的上升通道”中。不难理解,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这种“高速”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从国际经验看,这也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不少国家或地区都曾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特别是在跨越人均GDP6000美元门槛后,出现过经济增速的“自然回落”,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德国、70年代初期的日本和80年代后期的台湾地区等。
因此,研判当前浙江经济增速趋缓的形势,必须把握经济增长的阶段性。浙江经济增速是否合理,不能以全国平均的经济增速来衡量与判断;即认为接近或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才是合理的,而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就是不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有的人均GDP水平已在1万美元以上,有的仅在3000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大不相同的。鉴于经济增速随发展水平提升而趋缓的国际经验,鉴于浙江的人均GDP水平已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约8-10年,鉴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近年GDP增速均大大高于整个东部地区,浙江当前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符合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的。
当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现阶段浙江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防范全省经济出现过快下滑,确保实现“以8%为中轴、上下2个百分点波动的中速增长”。
转型升级怎么摆?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转型升级应摆在什么位置上?
有观点认为,当经济高速增长、煤电油运水全面紧张、资源环境严重承压之时,推进转型升级是顺理成章的;而在当前经济增速逐季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保增长是第一位的。也有观点认为,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为此必须放缓经济增速;今年我国之所以将GDP预期增长目标调低为7.5%,就是为了留出空间、引导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推进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增长质量”的改善,必然会拖累经济“增长速度”,或必然以增速的减缓为代价。因此,加快转型升级,就要放缓经济增速;加快经济增速,就要放缓转型升级。这是值得商榷的。
其实,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企业的破产和兼并重组造成结构性的停产,总会有一些落后的产能被淘汰等,从而影响GDP的增长;但也会有另一些企业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创新能力提升而使得产值、销售和利税增速不降反升,也会有另一些先进产能形成新的增长点等,从而为GDP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而且,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大小通常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是我们推进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所追求的目标。但在理论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因果关系。
因此,转型升级摆在当前的什么位置上,主要并不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在粗放型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的发展阶段上,无论经济增速是高是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刻不容缓”的了。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上,即使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仍应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当前,浙江的人均GDP水平已达9000美元以上,但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转型升级正处于战略性突破的重要关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关键。
为此,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加快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进程,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水平;加快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全面提高浙江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使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
“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怎么把握?
“稳”的关键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增速逐季回落的背景下,就是要通过“适当提速”来防范和避免由“高速增长”直接到“低速增长”的大幅下滑。“进”的关键是要“转中求好”,即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和转型的重要关口,就是要防范和避免“稳不求进”,防范和避免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锁定与强化。
如何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来“提速发展”,如何通过“提速发展”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是需要花大力气来探索的。值得指出的是,必须更加注重结构性与选择性。具体而言:
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不仅要扩大投资规模,而且一定要优化投资结构。浙江民间资本丰厚,要以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获批和“新36条”实施细则出台为契机,加快地方金融创新,促进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和阳光化,改进金融服务,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优化金融环境,提振投资信心,扩大投资规模。同时,必须加快整合不同资源和创新要素,力促各类资本更多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力争在其中一些有基础、有条件的领域中率先取得突破,抢占下一步竞争的制高点;必须高度关注和全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力度,全面加快浙江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必须高度关注和全面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服务业就业弹性较高、技术和知识密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等作用,促进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与共同升级,提高要素和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不仅要发展实体经济,而且一定要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促成它们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外需不振、成本上升、预期下滑、融资困难和用地紧张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为它们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但这种支持不是帮助实体经济解决“走老路”的“生存”问题,不是继续在“原有模式”下的发展;而是要抓住有利时机,痛下决心,利用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周期性变化、资源要素等强制性的约束条件,引导实体经济更加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帮助实体经济从开拓新市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用新原料、探索新制度方面去寻求突破,提高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和资源转换率,抢占下一步竞争的制高点。
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不仅要吸引浙商回归,而且一定要引导他们成为推动浙江转型升级的生力军。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坚持“闯天下”与“强浙江”相结合,进一步集聚和激发天下浙商的巨大能量,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的融合发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靠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等来吸引浙商的回归,是难以为继的,而创新要素和制度环境对浙商回归将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当通过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国际国内科技合作深度与广度、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等途径,吸引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更多地集聚到浙江;应当通过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改进政府服务方式,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诚信监督管理,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来营造鼓励浙商干事业、支持浙商干成事业的制度环境;应当通过产业政策的杠杆,引导回归浙商在企业高新化升级和产业高端化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