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7 浏览量:11

在不久前闭幕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进一步做优农业”的目标,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助力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浙江农林大学从今年开始承担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试点工作,为浙江省30多个县(市、区)定向培养农学、植物保护、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4个专业本科生133名……作为浙江省唯一的高等农林类本科高校,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尤其是农林类人才,一直是浙江农林大学肩负时代赋予的重要职责。

成立于1958年的浙江农林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身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被誉为“浙江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2010年,由浙江林学院升格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以来,学校牢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使命,在思考“浙江需要什么样的农林大学”、“办一所什么样的农林大学”、“怎样办好农林大学”等问题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和特色,逐步形成了包括学校发展战略愿景在内的“八个一”丰硕成果,并以此为巨大的推动力,在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迈步从头跃。

文 木子 天衣

6月上旬,国内高校首个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在浙江农林大学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是浙江农林大学与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协同创新的成果,也是浙江农林大学发挥学校优势,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筹建的十个研究中心中的第二个,将为其他中心成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成立十大研究中心,助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是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也是全体浙江农林大学师生为未来发展绘就的宏伟蓝图。从2010年学校升格更名以来,浙江农林大学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逐步提出了“一个愿景”、明晰了“一个使命”、绘就了“一幅蓝图”、确立了“一个主题”、凝炼了“一个理念”、构建了“一个体制”、形成了“一个机制”、彰显了“一种精神”——这“八个一”成果,既总结了过去也指明了未来,是全校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学校50多年来办学的总结,代表了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的共同意志。

“八个一”成果的具体内容是,提出了一个“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愿景”;明晰了一个“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办学使命”;绘就了一个“以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11个专项规划为依托的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一个“从教学型向创业型、从学院到大学转型的未来十年发展主题”;凝炼了一个“‘学生为本、学者为重、学科为基、学术为要’的办学治校和改革发展的理念”;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科、二级管理’的学校体制”;形成了一个“全员聘任的管理机制”;彰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

2010年7月,学校召开浙江农林大学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战略愿景的提出,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内知名”,强调的是名教授、名校友、名学科、名成果、名事件、名校园等大学声誉的标志。其内涵则体现在学校核心竞争力:在不同学科领域,拥有若干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甚至是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拥有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拥有若干走在国内前沿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的智囊人物。

“生态性”,一是表明了浙江农林大学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办学使命与学科专业属性;二是指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三是指开放的、竞争的、和谐的、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创业型”,在学校办学精神上,强调传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学校组织与管理上,强调组织对外部关系的反应性、适应性,注重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强调知识生产的效率,注重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生态化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社会服务上,强调面向“三农”,服务浙江,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明确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办学使命”。

坐落于浙江省临安市区的浙江农林大学,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校园占地面积近2500亩,其中绿化面积1600亩,绿化率超过64%,拥有近3000种植物、多个珍稀濒危植物基地。校园与植物园的“两园合一”,成为全国高校校园建设中的显著特色。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更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一个具有全国高校一流环境的生态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生态校园。2010年,学校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也落户该校。

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及一批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不少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放飞青春,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领军人物。为培养学生生态素养,学校设置了生态学本科专业,开设了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工程学等生态科学课程和实验,将生态环境类课程列为全校性必修课,要求每生必选2个学分。近两年,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从校园建设、管理创新、学科设置、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化理念,培养生态化人才。

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生态科技和生态产品的研发,先后组建了环境与资源学院、茶文化学院,牵头成立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主持实施了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临安毛竹林碳汇项目。如今,学校已先后与14个省(市)80多个县(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各地建立了20多个生态类科技园区,着眼于生态能源、新材料、森林科学、农业科学、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等重点发展领域的社会服务,累计完成开发项目1800多项,经济效益超过500亿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12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汇报论证会在杭州召开,积聚全校智慧的《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11个专项规划,通过论证并开始实施,为学校的发展绘就了美好的蓝图。

根据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中长期发展的九大主要任务,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队伍建设、教学与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生态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形成“总规划——子规划——学院规划”三级规划体系,即《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学科建设规划》、《本科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科研发展规划》、《创业发展规划》、《社会合作发展规划》、《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和谐校园建设规划》等11个子规划,以及各个学院的规划。

总规划还确定了生物种业、食品质量安全与农林产品加工贸易、动物健康养殖与生物药剂、森林资源培育、生物基材料与生物质能源、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与绿色建筑、农林碳汇与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文化、智慧农林业、中国农民发展等10个重点发展领域和30个优先发展主题,简称为1030工程。

在提出了“一个愿景”、明晰了“一个使命”、绘就了“一幅蓝图”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党代会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确立了一个“从教学型向创业型、从学院到大学转型的未来十年发展主题”;凝炼了一个“‘学生为本、学者为重、学科为基、学术为要’的办学治校和改革发展的理念”。

2011年,是浙江农林大学的管理改革年,学校采取机构调整、中层干部换届、教职工全员聘任三大举措,全面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在管理改革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新增了发展战略管理处、创业管理处和社会合作处3个职能部门,新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精英人才培养学院——集贤学院;在中层干部聘任中,列入换届聘任中层职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报名自荐总人数317人,参加面试473人次,共有131名干部走上中层职位;在教职工全员聘任中,对407个管理岗与924个教学科研岗实行全员聘任。这一系列的管理改革,不仅激发了教职员工的活力,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也更好地推进了干部的科学换届,提高了干部选任公信度,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科、二级管理’的学校体制”,形成了一个“全员聘任的管理机制”,彰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

在“八个一”丰硕成果的助推下,浙江农林大学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下面的一组数据,是对浙江农林大学现状的有力解读。

1:1名学生——刘霆被授予首届“全国道德模范”。

2:学校拥有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12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

3:“红绿文化育嘉木”、“中国茶谣”、“爱木节”等3项品牌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54: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目前在招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点3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615:近五年,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615项,其中全国“挑战杯”竞赛金奖2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浙江省百篇优秀硕博论文”4篇。

649:“十一五”以来,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49篇,授权专利164件,其中发明专利110件,实用新型32件,外观设计72件,软件著作权59件,出版专(编)著212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

24000: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0000余人,研究生1100余人,留学生近100人,农民大学生19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近3000人。

3亿:“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国家级科技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3亿多元。

100亿:学校先后与全国14个省市区的80多个县市区开展科技合作,先后实施了各类项目1800余项,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5年,先后转化推广科技成果300余项次,新增产值超过100亿元。

回首学校50多年的发展道路,全体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智慧的结晶已经凝聚成“八个一”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浙江农林大学将以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发挥“八个一”丰硕成果的巨大力量,积极投身到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中,在全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迈步从头跃,为实现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目标而继续奋勇拼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毕业生

方 略(2006):被哈佛大学录取为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 珍(2007):“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从事生态甲鱼养殖。

李会慧(2008):西部抗震救灾志愿者,获得国家领导人的亲笔批示和肯定。

刘 霆(2009):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背起妈妈上大学感动全国。

左 力(2010):中国大学生自强自立之星,失聪的他学会6种语言。

宋雅丹(2010):在校期间创业,一年时间创造从300元到300万元的“神话”。

张业放(2011):被称为“专利哥”,在校期间获得国家专利160多件。

关键词:招生

1.招生人数: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的54个本科专业将面向30个省份计划招收普通公办本科生3550人。学校招生范围以浙江本省为主,在浙江招生数为2636人(含专升本140人);其他29个省份招收914人。在招生总计划中,文科专业安排招生计划665人,理科安排招生计划2445人,艺术类安排招生计划300人。

2.新增专业: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新增了2个农科免学费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医学专业。这两个新上专业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发展前景看好。

3.免费专业:农学、林学、林学(森林保护学)、园艺、园艺(观赏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等9个农科专业(专业方向),属于农科免学费专业,浙江省内考生学费由省财政支出,列入本科第二批次提前录取。

4.定向培养: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面向全省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招收定向培养农学、植物保护、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等4个涉农专业的本科生133人。其中农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免交学费政策。他们入学时,将与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农业部门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最高还可获2万元新生奖学金,毕业后成为基层事业单位的农技人员,并签订期限为5年的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