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代表畅谈“三型”党组织建设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浏览量:12

本报记者

周咏南

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一要求,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对此,我省代表深有体会。记者采访了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温州市龙湾区委书记陈玲玲等3位浙江代表,他们结合自己的党务工作,畅谈“三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进步之基

【浙江实践】

近年来,我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省委及时制定《关于推进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仅2010年以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开展学习23次,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专题研讨10余次;全省建立超过5200所基层党校和近10万人宣讲队伍。

【代表建言】

李卫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政党,学习是永恒的课题。必须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正如报告指出的,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只有学习成为起点,事业才有支点;只有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嘉兴一直努力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上走在前列,不断增强党员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

陈伟俊:学习,必须要学以致用,重在学习,贵在实践,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要在学以致用中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鄞州,我们不但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始终坚持跳出鄞州看鄞州,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去、找标杆、亮差距、创一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推动科学发展上的好经验好做法。

陈玲玲: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应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在龙湾,我们始终坚持将理论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通过不断充电学习,及时掌握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服务:执政之本

【浙江实践】

在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省委认真总结推广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经验,目前全省已在98%的乡镇、97%的村推开,共划定管理网格7.4万个,组建服务团队7.7万个,参与党员干部73.1万人,受惠群众890余万人。

【代表建言】

李卫宁:为谁服务、为谁谋利是执政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报告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可见,服务型执政党的定位,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

(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服务”是本质属性。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鲜明标志。

同时,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新时期的具体实践,其基本理念与“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内在统一。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按照报告所说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陈伟俊: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要服务好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掌握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是为了更好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我们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基层。为此,鄞州深入开展“百名局长联百企”、“百场培训送百企”、“百个项目帮百村”等“三百”行动,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同时,深入推动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实行民生实事工程公开承诺制度,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陈玲玲: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需要不断探索、构建、完善更多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的渠道、方式和机制。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解决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的问题,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更要对脱离群众、作风轻浮、消极腐败的危险保持高度警醒。为此,我们龙湾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成长、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工作的评判标准。

创新:活力之源

【浙江实践】

浙江从来都是创新的沃土。仅就党建方面的创新而言,党代会常任制、民主恳谈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干部创业承诺制、民情沟通日,以及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方面的全委会票决制、德的反向测评、电视直播干部选拔面试……可谓亮点纷呈,涵盖了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培养教育、干部选拔任用等各个环节。

【代表建言】

李卫宁:知世情,察国情,明党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适应新形势、驾驭新难题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而勇于创新就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其实质就是创新精神。

我们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报告提出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抱残守缺,更不能僵化和止步不前。

陈伟俊:创新是源头活水。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在鄞州,我们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激情,下一步将重点创新三项机制,即创新领导带头落实责任机制、创新科学发展竞争竞赛机制、创新干部量化排名考核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推动事业发展。

陈玲玲:创新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精神,一个政党就会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没有创新精神,一个政党就会失去生机活力、落后于时代社会发展;没有创新精神,一个政党就难以长期执政、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没有现成理论可照抄,更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