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在嬗变中快速崛起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浏览量:12

这是一次让人不平静的回望。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经济这艘巨轮在风雨中穿行10年。

十年,足以让一个孩子成长,让一个青年成熟。十年,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标尺来度量一个经济体的走向和兴衰。

这是一个快的十年:浙江GDP连续跨越了1万亿、2万亿和3万亿元大关。2001年,经济总量不到7000亿元,人均不到2000美元;2011年,经济总量达到3.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正向中等发达经济体迈进。

这是一个好的十年:浙江的城乡居民富裕水平、社会均衡发展水平、科学发展GDP质量,均连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短短十年间,GDP翻了两倍,提前基本实现全面小康,速度和进度如此之快,令人啧啧称奇。浙江快速崛起的背后,蕴藉着一种可贵的嬗变——加快转型升级,求数量也求质量,求总量也求人均。认识在变,观念在变,格局在变,促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也让浙江依然担当着为改革破题探路的重任。

走得好走得快,有速度有质量——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浙江经济这十年,既保持了改革开放以来最有特色的活力元素,又奏响了一部转变发展方式的瑰丽乐章。

如果说“快”意味着高速增长,“好”意味着均衡增长,那么,转型升级中的浙江经济是耐人寻味的另一个故事。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

当前,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

浙江也概莫能身外。进入世纪之交,过去长期粗放式增长,已在透支这个资源小省的环境健康;高成本时代的来临,使这个经济大省先一步体会到产业低端锁定的窘迫。唯有变革,才能把握机遇,赢得未来。

为了真正驶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十年,浙江一直在探索、在求变、在突破。

2003年,十一届浙江省委以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为主线,提出“八八战略”,以“凤凰涅槃”的勇气、“腾笼换鸟”的方式、“浴火重生”的气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2007年,十二届省委在此基础上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形成了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2012年,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

以“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为引,从“全面小康”向“两富”总目标驶去,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

如果用时间的广角镜定格浙江这十年,挑战和机遇,调整和变革,是这幅经济版图上最清晰、最生动的影像。

挑战,来自越来越尖锐的青春期烦恼,要素资源不断逼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社会矛盾和问题增多;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挑战,来自“三千双袜子不如一个iphone”、“八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客机”的浙江制造现实;挑战,来自“量在天花板上、利在脚底板下”的尴尬。

挑战和机遇,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抓住机遇,关键在于以“变革”乘势而上,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兑现为发展动力,浙江就会继续在新的路段上领跑。

我们看到,一座座冒着黑烟的烟囱轰然倒塌,一条条落后生产线被拆除,被更先进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新技术新工厂取而代之。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局面,将一去不返。

我们看到,曾经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渐渐变成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所汇聚的熊熊火光,释放出更炽烈的经济能量;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保成了经济风向标;田里乡间,农民琢磨着更生态的种养。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羽更丰,音更清,神更髓;淘汰落后,腾笼换鸟,浙江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曾经,脱贫致富是浙商群体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动力。而今,新的创业动力和活力又来自哪里?

机遇又一次降临。

2011年,在中央支持下,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浙江第四个国家战略举措。

转型的关键时刻,浙江又一次站在了改革创新的前沿。

迈向深蓝,让浙江获得了发展所需的新空间与载体。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将成为新的增长极,浙江发展区域范围已不再是10万平方公里,加上海洋共有32万平方公里。

舟山群岛新区通过全方位的创新、开放,打造高端海洋产业平台,打造成我国东部面向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

义乌试点的梦想是“买全球、卖全球”,从一个单纯出口基地变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贸名城和实地交易与电子商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中心。

温州金改对浙江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引导和环境再造,让浙商群体及其掌握的庞大资本,有效服务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真正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高地。

“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是浙江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新空间、新行动。

一个新的故事就此可以期待。

“四大建设”,这是浙江经济涅槃升华的突破口,是转型升级的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

大平台:宁波杭州湾新区在内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一一布局落子;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40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开始规划和启动建设。

大产业:4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正加紧产业结构调整;42个块状经济试点正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11个传统优势产业重新规划改造提升,生物、物联网、新能源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生长,力图在未来产业体系中占据话语权。

大项目:2011年,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共完成产业项目投资超1150亿元,引进签约了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协议投资约3100亿元。

大企业:浙江物产、吉利相继成为世界500强,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企业航母、跨国公司不断冒出……2011年全省146家行业龙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省规上企业的四分之一强,有的甚至逼近一半。

大平台是载体,大产业是核心,大项目是带动,大企业是龙头。

过去小,是开放搞活的必然产物;现在大,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由小到大,腾出“低、小、散、弱”,换上“高、新、优、强”。

大与小,唇齿相依。浙江经济发展,需要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引领转型,也需要量大面广的小企业繁星满天。

转型的故事不只发生在工厂。

一只梨子卖五元。这则新闻1998年在浙江开启了人们对效益农业的认识。

2006年,浙江再次以超前的市场理念和创新意识提出“高效生态”概念:粮油是战略产业,始终动摇不得;蔬菜、茶叶、果品、畜牧、蚕桑等十大产业作为特色精品产业重点发展;走生态化道路,开发休闲观光农业、观赏渔业、森林旅游等农业的多功能价值。

2010年,又一个创新之举旨在破解浙江农业的困境: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用工业园区建设的模式,通过顶层制度设计,集合人、财、物等农业生产要素,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十年,浙江农民不再单打独斗闯市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不断发育壮大。农村创业、田间就业……曾经努力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又怀揣梦想,投入广阔田野的怀抱。

十年,因为活力,因为创新,浙江走向现代农业的田野上,妙笔不断,精彩纷呈。

截至今年6月,已有50万浙商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农、林、牧、渔等产业,承包土地面积300余万亩;而在国内的浙江人已跨省承包5000万亩土地务农开发,面积已超本省耕地,相当于再造一个浙江农业。

与工商业相比,传统小农经济更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更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浙江将工业的理念引入农业,用办工业园区的方法建设农业“两区”,将政策、服务、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加以集聚,这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小城市正在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极。

行走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你会发现,这里的路标已由“瓜沥镇区”换成“瓜沥城区”。而瓜沥的商贸集聚示范街区规划沙盘,让人眼睛一亮:汇德隆百货、三江购物等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赫然置身其中。

瓜沥进行中的华丽变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又一个缩影:临近“深水区”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正释放新的活力。在小城市培育过程中,产业集聚、商贸发达,更多农民就地城市化,带来的正是我省经济发展内需动力不断增强。

小县大城,大镇小城。镇长开始行使市长的权力,农民开始过上市民的生活,农居开始变成新型社区。在浙江,星罗棋布的中心镇,汇成城市圈里的点点星光,千百年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鸿沟渐渐消融。

从强县扩权到强镇扩权,浙江正在探索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今年上半年,我省27个小城市试点镇,投资实现30%以上的增长,GDP增速达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超过18%,发展速度之快令国内不少一、二线城市自叹不如。

每一条路,每一座桥,变化不仅在浙江的版图上,更在人们的生活中。

2002年,最快的浙赣线时速仅120公里;2010年10月26日,火车司机王琦晖成为从杭州开出高铁的第一人,开到时速350公里时,感到自己和列车在飞。

2002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1307公里;2012年,突破3500公里,密度居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每一条路,每一座桥,改变的不只是交通,更深远地影响了长三角的区域经济格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将舟山和宁波的距离缩短为半个小时,世界上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更是让上海、宁波、杭州三地的物流、客运、旅游、人才可以在两个小时的时空里重新布局。

十年的经纬巨变,打开新的开阔视野;

十年的网络纵横,支撑新的腾跃起飞。

城市越来越近,世界越来越平。

生于台州,总部设在杭州,生产基地遍布宁波、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北京吉利大学、三亚学院,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生产基地,跨国并购了沃尔沃……这是新晋世界500强吉利集团的“全球分工图”。

农民出身的李书福,就是这样打造出了他的“浙江吉利”、“中国吉利”、“世界吉利”。

改革开放以来,千千万万浙商用勤劳与闯劲打拼出了“三个浙江”: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中国的浙江、全球的浙江。

人们注意到,浙商布局全球迈出了新步伐。如果说以往,“走出去”旨在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而现在,企业获取原材料、技术、品牌等稀缺要素资源的趋势日益明显。

资本、人才、产业等的束缚,需要浙江有全新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进来”和“走出去”必须并驾齐驱。“引进来”是内向国际化,是开放市场;“走出去”是外向国际化,是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的主动力。“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最大限度收获财富。

开放在浙江,只是过程不会是结果。

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说,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浙江的经济故事离不开浙商,离不开浙商精神——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的思变精神,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

30年前,浙江率先启动民营化、市场化改革,培育出了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第一个专业市场、第一个股份合作社……

而今,鲁冠球、徐冠巨、宗庆后、马云……几百万白手起家、无任何“背景”,从洗脚上岸的农民、从市民阶层中崛起的社会精英、商界奇才,已成为挺立改革建设潮头的风云人物。

民营经济贡献了浙江60%以上的生产总值、60%左右的外贸出口、50%左右的税收,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5%左右。全省近300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八成以上。全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50强中,浙江占25席;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占144席,均居省区市首位。“浙商回归”工程风生水起,今年上半年引进项目到位资金超过700亿元。

浙商,既是一个从事商业和实体经济的群体,也是所有从事经济活动的浙江人民的整体概念。浙江人民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品行,具有“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共同价值观。十年,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就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拥护者、坚定实践者、有力推动者。

今天的浙江,正处于“十二五”的重要节点,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从全面小康迈向“两富”现代化的更高起点。这将是个伟大的跨越期,它所带来的改变超过以往所有。

挺立在又一个十年的交汇点。我们坚信,凭依浙江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质量与速度均衡统一,浙江经济必将以更强健的体魄劈波斩浪,驶向更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