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全域美丽大花园先行地“模范生”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浏览量:15

近日,上虞区丁宅乡各线办负责人、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组成的考察团,在该乡主要负责人带领下兵分四路,分赴湖州安吉鲁家村百合庄园,金华浦江杭坪镇、大畈乡“诗人小镇”,宁波余姚四明山镇仰天湖,宁波象山方家岙村,重点考察学习当地在发展乡村旅游及精品民宿、农家乐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此次外出“取经”,不仅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而且坚定了丁宅乡发展全域旅游的信心。

“四季仙果”是国家级生态乡镇丁宅乡的一张金名片,全乡水果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近年来,丁宅乡充分挖掘山水人文资源,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以“四季仙果”串起休闲采摘游,以休闲采摘游拉动现代农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首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殊荣,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我们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争当全域美丽大花园先行地‘模范生’,打造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丁宅乡党委书记陈才华说。

扮靓“一溪两岸”风光

文化引领培根铸魂

这几天,夏赛霖正忙着丁宅夏溪3A级景区创建项目的各项工作。“因为疫情耽搁了不少时间,我们要争分夺秒抢回来。”夏赛霖说。

作为丁宅乡分管城建的副乡长,投资3500万元的夏溪3A级景区创建项目无疑是夏赛霖工作的重头戏。“项目完成后,‘一溪两岸’会更美丽。”他说。

蜿蜒的下管溪,简称“管溪”,贯穿了丁宅乡。下管溪丁宅段俗称“夏溪”,水面宽阔,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围绕“大花园、大景区”建设,从2017年开始,丁宅乡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启动总投资7470万元的“一溪两岸”建设工程。“我们上了13个子项目,以夏溪为轴,建成长3.2公里的绿道和骑行道,沿线设置凉亭、长廊、亲水平台等景观节点。”丁宅乡乡长胡银洲介绍,“一溪两岸”景观带成了丁宅的一条生态经济发展轴,串起了沿线村庄的美丽经济。

山水美景、郊野风光、十里桃园……骑行在全长近10公里的丁宅十里桃花风情绿道上,一路如视觉大片般不断移步换景,美轮美奂。经过两年努力,丁宅乡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十里桃花风情绿道全线贯通。一带环丁宅,五区多景开,十里桃花风情绿道分为风景体验段、曲径通幽段、山坞桃花段、质朴郊野段和原乡溪林段,各具特色、各有韵味。

在上虞区新建管溪运动休闲绿道的大背景下,丁宅乡主动融入,挖掘“一溪两岸”的绿道、景点、历史人文和特色村落等文旅资源,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助力管溪民宿集群打造。

去年,围绕优化人居环境,丁宅乡全力推进新时代美丽行动,打出一套漂亮“组合拳”:投入500余万元开展美丽公路建设,不断优化乡村路网;完成投资1860万元的丁宅乡中心河农业生态工程,为创建美丽河湖打下坚实基础;投资715万元开展上宅村、新任溪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功承办绍兴市乡村振兴“五星3A”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开展美丽庭院集中攻坚,全乡共创建星级庭院1500余户,创建率超50%;垃圾分类工作考评位列全区前列;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区前列……

接下去,丁宅乡还将激活“一溪两岸”闲置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游乐设施、餐饮民宿等文旅项目风光带,使游客能住下来、玩起来。

提起农民,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与“文人墨客”似乎关联不大。而在丁宅乡,却有一群“文武双全”的新农民,他们农忙时各自下地干农活,闲暇时便相约聚到一起挥毫泼墨,让乡村的泥土气息里时刻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其实,学习书法是丁宅的传统“曲目”,涌现了以丁天波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书法家。如今,丁天波早年栽种的书法种子已开花结果。丁宅书法家协会已吸纳50多名会员,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0多岁,最大的80多岁。他们扛起锄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拿起笔杆就是实实在在的“大手笔”。即便是农忙时节,村民们也会抽出时间练习书法,目前丁宅村已经成功创建“浙江省书法村”。

“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机会上学,现在终于可以圆梦了!”去年12月18日一大早,丁宅乡丁宅村村民朱绵生兴冲冲来到乡老年大学参加书法培训班。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搭建一个老年人健身养心、开心娱乐和互相交流的平台,去年5月,丁宅乡老年大学揭牌成立。

据丁宅乡人大副主席陈杰介绍,乡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活动阵地的延伸和拓展,落实“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学方针,为全乡广大老年朋友提供一个更新知识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延年益寿的乐园,让老年人能够就近学习、就近活动。

最近,丁宅乡乡贤联谊会会长顾小平率丁水平、丁根芳等丁宅乡贤来到上宅村,对这里正在打造的“3A示范村”各节点出谋划策。“他们说话威信高,村里的大小事情都会征求乡贤的意见建议。”上宅村党总支书记丁孝章说。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漂亮的容颜,更要有深厚的内涵。以水蜜桃种植为特色的上宅村如今焕然一新,在挖掘“仙果文化”等过程中,当地乡贤给予了不少帮助和指导。近几年,上宅村优化环境、提升内涵,打响了“醉美上宅”品牌。

前年7月,丁宅乡在上虞区率先成立乡级乡贤联谊会,每逢节假日或重要节会,乡贤联谊会都会组织会员开展各类活动。去年,乡贤联谊会连续召开3次理事会,商讨联谊会日常运行制度和工作规划,为乡村治理献计献策。围绕“三师两员”组团回归,乡贤们认领志愿项目,发起公益活动,建立起一支以新乡贤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义务护河护碧水、乡村治理、美丽庭院创建、助残扶弱等活动;捐资建造农村文化礼堂,出资建设进村康庄大道,成立“党员关爱”“教育发展”“民生实事”等公益基金,为家乡发展增添新活力。

乡音难改,乡情难忘。目前,丁宅乡有百余名乡贤精英遍布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集中了一大批社会上有声望、学术上有造诣、经济上有实力的人。为推进乡贤统战工作更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丁宅乡以全区新乡贤统战省级标准化创建为契机,成立“乡贤之家”,让乡贤们感受到故乡的牵挂和厚爱,从而带动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落户丁宅。

最近,位于丁宅乡下宅村丰章公路一侧的四季仙果·数字农业综合体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有序作业,一块平整的土地在施工人员脚下延伸。“2020年11月成功拿地,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夏赛霖说。

四季仙果·数字农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达1.53亿元。该项目以“数字+农业”促产业融合,集合数字农业管理中心、小镇客厅、智能保鲜储藏平台、“四季仙果”展销平台、乡村创客平台、农旅体验综合体平台及配套餐饮休闲服务区等功能于一体。其中,数字农业管理中心作为承载上虞区“四季仙果”产业数字化示范建设项目的综合平台,将对全区的“四季仙果”产业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去年,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第二批省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丁宅仙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榜上有名,成为绍兴市唯一入选单位,这也给丁宅的智慧农业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加快农产品展示展销和“四季仙果”采摘集散地建设,推进精品农业示范园项目;组织开展桃花节、桑葚节、水蜜桃节等节会活动,培育提升“四季仙果之旅”区域公共品牌;建造“智能冷库”,延长果品储存时间,实现四季销售、反季销售;打造“智慧党建+农业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党建引领下,服务和引导农户增收致富……一项项务实举措,让四季仙果·数字农业综合体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

类似四季仙果·数字农业综合体这样落户丁宅的智慧农业项目达6个,总投资超过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以让农创客少走3至5年弯路。”站在上虞区都市农创智谷项目施工现场,丁宅南野农庄负责人王园园意气风发地说,只要是农创客都可以加入,种什么果、怎么种等,都有省农科院专家指点。

2013年辞去北京的工作,回乡创办占地400亩的南野农庄,种植水蜜桃、冬桃等“四季仙果”,王园园在业界已小有名气。“那时光有情怀,却因‘水土不服’踩了不少‘雷’,浪费了不少时间。”王园园坦言。

为此,王园园联手省农科院、上虞区农业部门等,合力推进都市农创智谷项目,致力打造集创客孵化、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性园区。

作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拥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近年来,丁宅乡“四季仙果”基地发展呈燎原之势,全乡共有968户农户参与“仙果”种植。然而,每年“仙果”销售季,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情况偶有发生,影响“丁赞”水果美誉度。为改善这一状况,去年初,丁宅乡联合阿里蚂蚁金服,探索研发“智慧党建+农业区块链”服务平台,并建立农产品先行赔付机制,用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技术手段促进农户信用体系建设。

“该平台全程记录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信息和销售可追溯信息,从而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监管。”丁宅乡组织委员陈永华打开区块链平台界面,只见各专业合作社的水蜜桃交易数据一目了然。“党员农户带头加入该平台。”陈永华说,在平台上,党员农户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做好诚信经营表率。与此同时,农产品从种植到出售的全流程全部上网,实时发布,接受监督。

在党员、南野农场负责人王园园看来,“智慧党建+农业区块链”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是丁宅乡探索以技术手段促进诚信经营、推动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举措。“对于我们来说,亮身份、亮承诺,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会带头做好诚信经营。”王园园说。

“打造‘智慧党建+农业区块链’服务平台,目的是在党建引领下,服务和引导农户增收致富。”陈永华表示,要在抓好诚信经营的基础上,融入“党建+区块链”新模式,对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智能提升,不断提高草莓、桑葚、水蜜桃、猕猴桃四类主导水果的质量和效益。

打造“智慧农业”高地

丁宅乡的“女子民兵队”近日圈粉无数。

这个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心打造的基层治理“丁宅样本”可复制可借鉴。果农水果滞销,她们伸出援手;群众办事困难,她们帮忙跑腿;邻里闹起矛盾,她们居中调停……这支“女子民兵队”以细腻、亲和、柔性的方式,积极参与山区社会治理,成为当地政府的好助手、山区农民的好帮手。

丁宅乡地处虞南山区,地域广,村落分散。近年来,该乡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的涌入,带来了人气,提振了经济,但也给山区治理增加了不小的压力。针对大批青壮男劳力进城务工、农村治保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2020年3月,丁宅乡成立我市首支女子民兵队,着手破解山区社会治理难题。女子民兵队共有9名队员,她们中既有网格员,也有创业者和外来媳妇,平均年龄34岁。

“去年,全乡八成以上村实现零发案,接待游客25万人次,群众和游客安全感满意率居全区前列。”丁宅乡人武部长厉斌说,女子民兵队在山区社会治理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矛盾调解历来是农村的一大难题。为充分发挥女民兵受人尊敬、进得了门、说得上话的优势,打好感情牌、亲情牌、乡情牌,丁宅乡专门对这些女民兵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为常用法律法规、典型纠纷案例、民生实事办理指南等,并整理女民兵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注意事项。同时成立首支民兵工作法律顾问团队,定期邀请律师、公安民警、妇女主任等讲授法律知识,规范矛盾纠纷调解、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卫生应急救护等的方式,避免队员在工作中“跑偏出差”。

2020年3月以来,丁宅乡女子民兵队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全乡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6%,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9.7%,走出了一条山区民兵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在丁宅乡,大批青年男子进城务工,留下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女子民兵队员巩小凤以副食品店为据点,教村里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帮他们收寄快递、预约看病。不光是巩小凤,其他女民兵也一样,积极充当“跑小二”,为行动困难的老人、妇女代买药品、代交费用、代办手续,让大家办事不出村。

丁宅乡多水果,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草莓、桑葚、蓝莓、水蜜桃、猕猴桃、冬桃等。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水果销售困难。女子民兵队员余慧琴以农家乐为根据地,千方百计为果农免费推销四季仙果。去年,她为20多户果农销售葡萄、水蜜桃、猕猴桃等水果3000多箱,销售额近30万元。其他女民兵也没闲着,纷纷把帮助村民兴业致富作为分内事。除了帮助果农代销,有的女民兵还利用电商平台或微信朋友圈,帮助果农扩大销路。

老兵出马,一个顶俩。另一个基层治理“丁宅样本”是新任溪村的“老兵调解室”。

新任溪村有上山、应山、史叶、任溪和新横5个自然村。由于村级治保力量较弱,村里一度出现报警多、纠纷多、信访多现象,2019年被公安部门列为“治安复杂村”。怎么办?新任溪村尝试聘请退伍老兵担任调解员,专门调解矛盾纠纷。这一招果然灵,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去年6月,新任溪村正式成立上虞首个村级“老兵调解室”,由退伍老兵组成的调解队伍扩容至5人,并建立每周一会商、每月一走访、每季一点评、每年一表彰的“四个一”工作机制。

去年11月12日,上虞区委书记徐军在丁宅乡调研,对新任溪村建设“老兵调解室”的做法表示肯定,“老兵对乡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比较熟悉,自身素质又比较高,做了大量的工作。5位老兵在调解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内涵,对他们来说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史瑞丰是新任溪村聘用的首位老兵,他是土生土长的新任溪村人,履历丰富,1959年入伍,曾担任副排长、代理排长、连队团支部书记等职。1966年退伍后,曾担任丁宅乡文广站站长、绍兴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虽已年过八旬,但史瑞丰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声如洪钟,爬山如履平地。“2019年我们就想聘请他担任调解员,但一直在犹豫,因为没有报酬,怕他不答应。”村党总支书记任建立说,见面才知道担忧是多余的,史瑞丰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一来能发挥余热,为村里作贡献,二来老有所乐,我没有理由不答应。”史瑞丰说。

担任村调解员后,史瑞丰立即忙开了。一桩桩纠纷在他的调解下,顺利得到解决。

“倒一杯热水,说一句暖心话,听一通抱怨,找一个症结,解一个疙瘩。”史瑞丰还总结出了“五个一”工作法。每当村民找他调解说理,史瑞丰都会综合考虑情理、法理和村规民约,做到有理有据,说到群众心坎里。

“史老是我们村的名人,谁家闹矛盾,都愿意找他说说。好多事都是他给调解的。”村民李灿标说,在史瑞丰的带动下,村里任国松、应志良、谢大苗等退役老兵也加入了调解员队伍。

这些老兵平均年龄66岁,有的担任过乡干部,有的担任过村支书,阅历较丰富,懂群众工作,对“陈年旧账”一清二楚,调解起来也得心应手。去年,新任溪村只出现6起信访,数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8%。

“农村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都有沾亲带故的人助阵,人多势众,不利于调解。原先发生类似矛盾,光靠治保主任一人独木难支,现在老兵调解员集体出马,能快速稳控局面,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厉斌说。

“新任溪村的‘老兵调解室’虽然运行时间不长,但给我们基层治理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提升了调解质效,夯实了治保力量,保障了工作推进。”丁宅乡党委书记陈才华说,目前全乡已全面推广新任溪村“老兵调解室”经验。

探索基层治理“样本”

一溪两岸。

环境优美的民宿。

唱响“四季仙果”新曲

“‘丁宅水蜜桃’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相关产业发展的春天来了。”胡银洲喜滋滋地说。此前,他专程赴北京,参加2020年第一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对我们的水蜜桃赞不绝口。”

水蜜桃是丁宅乡“四季仙果”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量超过5000吨。迄今为止,丁宅水蜜桃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上虞区各乡镇街道之首,全乡已建成30多个初具规模、设施齐全的水蜜桃园区(基地)。

丁宅素有“江南蚕桑之乡”美誉,养蚕种桑历史悠久。从2000年开始,头脑活络的桑农开始引种果桑,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并冒出了舜耕庄园等深加工企业,实现了从最初的种桑养蚕,到果叶两用,再到如今的食用、药用和工业用等多领域的拓展,全方位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2月草莓分外俏,4月樱桃迎春来,5月桑葚挂满枝,6月蓝莓惹人爱,7月水蜜桃汁多,8月葡萄香满园,9月猕猴桃采摘忙,10月冬桃压弯枝,11月冬枣脆又甜……在丁宅乡,这首“四季仙果”之歌广为传唱。

依托“四季仙果”,丁宅乡还把桃花节、融媒体和丁宅馆作为三大平台,常态化举办节会,开展“仙果+运动”休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光桃花节就已办了七届。”丁宅乡相关负责人说,节会聚拢了人气,助推了“四季仙果”销售。

丁宅乡还携手省级媒体,开展校地合作,打造“桃花家宴”专属品牌,开展研学活动。2019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3000多万元。“季季有仙果,时时可采摘。”上虞文旅集团董事长郭小华认为,丁宅已成为上虞“四季仙果之旅”的重要一站,最大的特色就是水果品种繁多,采摘档期长,对上虞“四季仙果之旅”的发展起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