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向胜利致敬 为祖国自豪

来源:温州日报 2015-09-04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2

受检新兵 雄姿英发扬荣光

昨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次阅兵的50个方(梯)队中,共有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另抽组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参阅总兵力超过1.2万人。在这些参阅部队当中,就有不少温州面孔,他们以飒爽的英姿,让在现场观礼以及在电视前观看直播的人们,体味胜利日的自豪与荣光。

这张长长的“温州名单”包括:朱庙生、方宏通、周恕、杨崇伟、孔灿、林子钧、白福星、张凯、黄君君(女)、林阿君(女)、陈叔途、李程会、郭秀鹏、陈鹏达、周昌华……

洞头小伙郭秀鹏 亮相空中梯队

昨天上午,空中梯队预警指挥机率先亮相,空军大校吕建强驾驶空警2000预警机,领头飞越天安门广场。与他一同在空中亲历这一历史时刻的,还有来自南空航空兵某部两个梯队的战友,其中就有洞头小伙郭秀鹏。这一消息昨天在洞头刷爆了朋友圈,郭秀鹏也快速收获了网友  “新晋男神”的称号。

郭秀鹏母校洞头一中的数学老师郭海坚,在第一时间给他发去了信息。“微信圈都在转发上午阅兵仪式和你的空警2000,这是真的吗?太让老师骄傲了!”昨天下午1点04分,郭秀鹏回复说:“顺利圆满完成任务”。短短8个字,让郭海坚倍感自豪。

阅兵式结束后,父亲郭海边给儿子打去了电话,不过儿子没有接听,随后发来信息表示等忙完了再回复父亲。郭海边告诉记者,2007年儿子从洞头一中毕业以后,到中国人民***空军航空大学学习,在2011年毕业以后加入部队,一直在****。儿子很有责任心,也懂得体贴父母。

永嘉小伙陈鹏达 走在“英雄连”方队首排

能走在“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第一排,陈鹏达坦言,作为新兵参与阅兵的机会很小,自己很幸运,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21岁的永嘉小伙陈鹏达从浙江树人大学读完大一后,便于去年9月5日入伍,穿上军装。昨天上午,在杭州的陈鹏达父母和朋友们一起,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阅兵仪式开始。拿着摄像机录制的父亲陈建亮,听到亲友的欢呼,才及时看到了电视中前排英姿飒爽的儿子。“原来训练的时候,他是在第一排第六个,在后期训练中,表现很好,就换到了第十个,在头排的正当中位置(如图)。”说起“90后”的儿子此次参加阅兵经历,陈建亮给予高度赞许。

陈建亮告诉记者,后期训练中,恰逢陈鹏达妈妈生日,他写给妈妈的信中写到“我要以全新的态度投入到训练当中,拿个训练的标兵送给你,其他东西都是可以用钱买到的,而这是我用汗水换来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最终,陈鹏达如愿用汗水兑现了承诺。

记者在陈鹏达8月25日给家人的来信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最近这段时间已经到了阅兵的结尾期,管理上也严格了很多。”陈鹏达还告诉父母,等阅兵结束,离开北京后再打电话和父母好好聊聊。

乐清小伙张凯 入列“华南游击队”方队

乐清小伙张凯作为“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中的一员,参加了昨天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一个月前,张凯爸爸妈妈也来到北京。昨天早上,张凯爸爸虽然只能躺着,却念着儿子,让妈妈早早打开电视机,希望能看到儿子一面。这一面,自从儿子当兵5年来,实际上他们并没看到几次。

下午2点,结束阅兵的张凯用部队座机,给爸爸妈妈打了个电话,本来想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努力成果和荣耀。爸爸说:“儿子帅气,棒。”妈妈秦臣燕问他:“现在阅兵结束了,来看看家里?”直到这时,妈妈才告诉他,这次并不是像他们口中说的那样,来北京是“看儿子参加阅兵”,实际上是为了给爸爸做手术。爸爸的病情和手术,家人一直都瞒着张凯,“怕耽误训练。”妈妈说。这个现实让张凯难以接受,他答应家人“尽快向领导请假。”

龙湾小伙方宏通 装备方队受阅

阅兵仪式开始前,方宏通的父母昨天被邀请到了龙湾永兴街道民乐社区,和龙湾的抗战老兵们一起收看阅兵仪式。

虽然儿子已提前告知自己在装备方队中,但直到阅兵结束,母亲黄美蓉也没有看到儿子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部队多年,家人也很想念方宏通。黄美蓉说,儿子曾安慰她在阅兵当天就能在电视上看到他。“尽管没有看到儿子的脸,但儿子打电话叮嘱过我,阅兵仪式在电视上呈现的时间很短,看到战友就和看到他一样。”黄美蓉告诉记者,看完阅兵仪式之后,除了民族自豪感,她也为儿子感到自豪,直播结束后,她还要回家再看几遍。

乐清小伙李程会 参加舰空导弹方队

乐清人李程会作为舰空导弹方队的一员,参加了昨天的阅兵式。昨晚,回想起阅兵现场李程会说,当国家领导人行经自己方队前时,有的队员竟然在发抖,“我也差点没忍住流泪。”他承认,幸好阅兵之前,参加过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的队长就提醒过大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镇定下来。

李程会找到了让自己镇定的方法:当所在方队行进时,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眼睛,保持眼睛一眨不眨,排除杂念和外界一切影响,让身体和动作听从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来自经由半年刻苦训练培养成的自信。“能站在长安街,我就是最好的。”他说,“我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军人的风采。”

苍南小伙周昌华 放歌天安门前

此次阅兵首次组建千人***合唱团,队员分别来自海陆空7所院校,平均年龄21岁。来自苍南马站镇的周昌华是其中一员。

今年20岁的周昌华就读于海军工程大学信息安全专业。5月下旬,***合唱团开始筹建,经过多轮淘汰,周昌华如愿成为1200名参训队员中的一员。

“7点到达天安门开始试音,9点43分开始正式登台演唱。”周昌华告诉记者,整场阅兵他们总共唱了8首歌,“有些小紧张,但更多的是高兴,当海军和‘二炮’的方阵经过时我特别激动,为我们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一个多月的训练,炎炎烈日下,要实现“4小时站姿不变样,4小时唱腔不跑调,4小时精神不懈怠,4小时作风不松散”,这不但非常考验唱功,更十分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他告诉记者,早中晚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早上8点半开始全团合练,练唱歌和站军姿训练到近12点才结束,下午练动作、表情和唱歌的音准,晚上还要练体能,比如长跑,以保证体能不会因为久站晕倒。训练中为了练好口型,他试过咬苹果、咬筷子,咬拳头……“一位部队领导说过,当兵要耐得住寂寞,这次参加阅兵的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说,“训练让我觉得自己更加有毅力和恒心,也更能吃苦了。”

抗日英烈朱程女儿朱庙生 参加抗战老同志方队

昨天,74岁的朱庙生、著名抗日英烈朱程的女儿,坐在抗战老同志方队敞篷车上,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

昨天下午3点多,朱庙生告诉记者她很感慨:自8月21日起,她就和众抗日老同志一道入住北京首都大酒店,参与阅兵式彩排。“生活安排得很好,每位老人都贴身配备一名军医,护士们每天来量好几次血压、体温。”朱庙生说,自己在这批老同志里算是“年轻人”了,“300多个人,年龄最小的70岁,最大的有102岁了。”细心的人可能也会发现,昨天,当抗战老同志方队敞篷车出现在天安门前时,每辆车上既有老人,也有比较年轻的军人,这些军人其实就是专门为老人们“护驾”的军医。

“邀请我们这批老人参加阅兵,对我们个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誉,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革命历史的重视。”朱庙生告诉记者,北京有关部门专门派人到她家中,送来多种服装图样,让她自由选择阅兵时想穿的服装,“上衣有4种颜色,我选了淡绿色。女装里有旗袍,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穿旗袍上下车不方便,最后选了裤装,上衣是偏开襟的,也属于中式服装。”

金朝丹 李艺 张睿 张沙默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