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启动,并顺利完成首批货物通关。该试点是全国14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之一,也是浙江省第3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地区。我市已对此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并于今年11月中旬经省政府同意印发。
今年9月29日,国家商务部等七部委正式批准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作为浙南地区第一块“试验田”,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试点顺利启动。这一试点的落地对于温州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市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项工作进行政策解读。
出口领域的“小自贸区”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部门等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这一贸易方式适用“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采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出口领域的“小自贸区”。
目前,我市已将位于双屿的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规划为市场集聚区,用以试点该贸易方式。该区域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东至康盛路(宁波路、江湾路),南至金温铁路线,西至山后路及西向排洪工程(卧旗大河),北至瓯江。区域内现有温州国际鞋博城、国际鞋城及交运物流中心等市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我市将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利用、规划新建等方式,在此区域内形成多种类、多功能的现代市场集群。
参与试点的所有供货商都要在3.6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注册,所有的外贸公司、货代公司、报关行等都要在鹿城区域内注册。通过这一措施,全力打造完整、高效、便捷的贸易链条,为商家搭建一个互惠互利的交易平台。
获批两个多月来,我市已围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运行需求,建立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配套服务体系: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已于11月15日通过省政府验收;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海关、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和各类外贸服务机构入驻到位。
据初步统计,预约登记入驻的供货商和代理商已达到3100多家。目前,温州市土产畜产品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已有27单共计人民币1003.45万元的货物顺利通关出口。
五大“红利”服务中小微企业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根植于专业市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与温州的产业、企业和产品结构高度契合。这一试点的落地,将为我市广大企业和经营户带来五大“红利”。
税收政策进一步优化。注册在试点区域内的经营户,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直接免征增值税,在征收方式上采取“免征不退”的方式,这将有效缩短出口企业的资金流转周期,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试点启动后,外贸出口企业的综合运输成本将明显降低。
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凡是在试点范围内的商户、贸易公司,经备案后都可参与试点,不仅为没有能力自建外贸体系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式的贸易平台,更能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贸易生态,提高温州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直接在联网信息平台上报关,温州海关实施分类通关改革,全面实行审单、放行自动化和无纸化,实现24小时全天候放行;检验检疫在全国率先试行“管检分离”,对小额、小批量的法检商品试行“先快速放行、事后抽检”的管理模式。
外汇管理将更加灵活。试点范围内外贸交易允许跨境人民币结算,允许多种主体收汇,经平台备案登记的市场商户、委托代理公司均可收汇。同时,将创新结汇单证电子化模式,由试点银行通过平台直接提供自助结汇服务。在当前汇率波动强烈的情况下,这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渠道。
将推动侨贸和商贸服务业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应希克分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将有力推进我市侨贸发展。温州作为全国闻名的侨乡,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将充分发挥数量庞大的海外华侨优势,整合海外华侨人脉、商会、商城等资源,搭建侨贸大平台,发挥海外温州侨商采购温货的示范效应,加强海内外华人良性互动,推动更多的温州商品通过海外侨商自主采购出口。
此外,温州有着门类完善的轻工产业基础、实力雄厚的时尚消费群体,时尚消费、文化创意、网络经济、都市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服务业的辐射集聚能力居全省前列。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还将有力提升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市场活跃度,推进温州加快形成“买全国,卖全球”的出口商品贸易基地,吸引市场商户、外贸公司、采购商、货代公司、物流公司等落户温州,大幅提升温州的采购贸易人流、物流、资金流规模,促进温州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