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温州走出了一批蜚声国内外的“名记”,在第19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表达对新闻业整体式微,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仍然坚守阵地、不断创新的温州新闻界朋友的敬意。
去年10月10日,温州中学校庆日。为纪念高中毕业60周年,温中57-4班25名校友,从全国各地聚首鹿城,度过了难忘的两天两夜。这两天,除了参观母校新校区,游览南塘河和楠溪江,还参观了众多的纪念馆、博物馆和名人故居。其中,有一项活动给我们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参观设在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故居的温州数学名人馆。这里展出了众多温籍数学家的照片、手稿和著述,一位位创造了为人惊羡的学术成就的数学家,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构成了一幅数学王国的灿烂星空。人们把温州称为“数学家的摇篮”,确是实至名归。
我们这些年已耄耋的老同学一边参观,一边议论,故乡温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岂止是数学家的摇篮,也是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摇篮啊!君不见,在温州中学的校史馆里、在《当代温州人物》的大型图书里,从温州走出来的两院院士、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文学家、艺术家,那些著名高校的名教授,那些全国性的研究机构和大型医院的名研名医,又有多少?我想到我一生从事的新闻事业,从温州走出来的名记者名编辑不也是很多吗?人们常把名记者称为“名记”,想起来,长期留在温州或从温州走向全国或海外的“名记”,还真不少呢。
老一辈中最知名的是两位,一位是大陆的赵超构,一位是海外的马星野。
赵超构(1910——1992),文成人。早年就读于温州中学、上海中国公学。1946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任总主笔。他在报上开专栏、写杂文,每日一篇,虽篇幅短小,但笔酣墨饱,揭露***的倒行逆施,表达人民群众的愤怒呼喊。1947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上海解放后,他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后改为《新民晚报》),他提出的“广、短、软”“软中有硬”的办报方针,被新闻界奉为办好晚报的“经典名言”。赵老曾先后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中国记协副主席。他一生笔耕不辍,撰写了评论、杂文近万篇。《延安一月》是赵老轰动一时的代表作。据老报人回忆,抗战时期,迫于美国压力,蒋介石勉强批准国内外记者赴延安采访,***当局知道赵老耳聋,说的又是难懂的温州话,认为他难以采访。但谁也没想到,回到重庆后,他在晚报上用81天连载长达10万字的通讯《延安一月》,一个真实的延安,让****下的国统区人民大开眼界。1958年他遵循毛主席的嘱咐,到温州访问,写下了几万字的通讯《吾从故乡来》,把近两个月的所见所闻写于笔下,展示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浓浓情意。
赵超构是中国晚报的奠基人,以他命名的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新闻奖。人们一说起中国新闻业特别是晚报业的发展,无不对这位新闻界的泰斗,表达由衷的敬意。
马星野(1909——1991),平阳人。也曾在温州中学就读,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上世纪30年代被派往美国密苏里新闻学校深造,回国后,在中央政治学校任教,并筹建新闻系。抗战胜利后,出任《中央日报》社长。1949年去台湾,继任社长。他是民国时期新闻界巨子,中国新闻教育的领军人物。马星野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心系故乡的情怀,晚年曾多次发表怀念故乡亲人和师友的诗文,他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乡味》七绝中云:“拜赠纯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尝鱼生未忍尝。”浓浓乡愁,溢于言表。
同辈中,也有不少从事新闻工作的,光是1957年从温州中学毕业考入大学新闻系的,除我入北大读新闻外,四位同窗同进复旦新闻系。四人中除马锡骏因海外关系,未进入媒体(马锡骏文采了得,可惜了),其余三人都进入媒体,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并有所成就。他们是:周瑞金、练性乾、郑集强。
周瑞金,平阳人。从复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解放日报》,先后任评论部主任、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后调入《人民日报》任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1991年主持撰写的皇甫平系列评论,率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好评。这组评论被评为1991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当时我作为中国新闻奖评委,在两轮投票中都给他投了赞成奖),调入《人民日报》后,他分管评论,以冠名“任仲平”的重头评论,均受到高层重视和好评。退休后,他依然笔耕不止,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
练性乾,温州市区人。复旦毕业后,先后任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坦桑尼亚分社记者和文汇报驻美记者。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回国后出任《海外文摘》副主编,在繁忙的编务同时研读南怀瑾,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南怀瑾著作。
郑集强,苍南人。从复旦毕业后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后调任广电部任总编室副主任、高级编辑。在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撰写了数百篇国际评论,用43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播出。与练性乾一起,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在同辈人中,还有两位值得关注。一位是戈悟觉,他是我北大新闻专业的学兄,高我两届。毕业后赴宁夏,任记者、编辑,后出任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1995年秋天,从大西北调回家乡温州,受温州市政府委任,主编《瓯越文化丛书》,共12分册,230万字。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评论、介绍温州历史、人物和文化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工程。
另一位是叶永烈。他和我同年进入北大,虽然读的是化学系,但一生痴迷写作,除了在科普文学方面有重大建树外,中年转向写实文学的创作,每年都有新作问世。他曾经多次讲过“我是一个‘旧闻记者’”,这话又对又不对。说他对,是因为他把创作的重心放在纪实文学,写“旧闻”上,他写过四人帮,写过蒋介石,写过毛泽东、邓小平、陈云,他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书单。说他不对,是因为他既写旧闻,也写新闻,写热点。如苏联解体时,他闯荡俄罗斯;911以后,他赴美国采访;当“非典”发生时,他对“非典”进行反思;当杨利伟上太空之际,他用文字解开了中国航天的秘史。他用自己丰富的采访经历,写了一本50万字的《我的采访笔记》,讲述他写的每本书背后的故事,揭示鲜为人知的秘密。我认为,完全可以把这本书作为记者入门的经典著作来读。
我在翻阅了《温中百年》《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名录》等书籍,发现同辈人中“名记”,还有不少。列举如下:
陈汉元,乐清人。1961年从华中师大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曾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制作中心副主任。他是我国电视纪录片的领军人物,代表作《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被认为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经典。
陈日,温州市区人。1958年从复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曾任国内部主编、高级编辑,从事新闻工作四十多年,撰写过多篇评论、消息、通讯、调查报告。
王会绍,瓯海人。1957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一直在甘肃日报工作,曾任编委,高级编辑,写过大量新闻和评论。
巫金龙,温州市区人。毕业于北大国际政治系。毕业后先在北京广播电台工作,1982年调浙江广播电台工作,曾任副台长、副总编、高级编辑。我曾与他在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相识,为他超前的新闻理念和执着的创新精神所倾倒。
在温州本土的新闻人中,“名记”也是不少的。
我最早遇到的是张雪梅,那是1961在大四时,我在浙江日报实习时见到的第一位新闻界领导就是她。她是乐清人,194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她曾任《温州日报》的前身《浙大大众报》总编辑。我在浙报实习时,她是副总编辑。见到我这个小老乡,非常热情,鼓励我好好实习,争取毕业后当一个好记者。她的热情、谦和,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至今没有忘记。
到新疆后,我几次回家乡探亲,退休后又受聘在东方学院任教,结识了一大批新闻界朋友。他们当中不乏业界翘楚,如温州日报社的历任总编辑吴军、林白、周纪宣、仇德盛,温州电视台前台长沈惠国,温州晚报原总编辑胡方松等。他们中多数人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新闻方面的专业教育,但他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不断地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在主持媒体工作时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较高的学养和较强工作能力,把一个个基层媒体做得风生水起,说他们是“名记”,一点不为过。
以上是我对温州“名记”群体的一个简单素描。地处东南一偶的一个中等城市,能培育出这么多有影响有水平的“名记”,这是温州新闻界的荣耀,也是温州的荣耀。这些年,新闻业整体式微,新媒体飞速发展,年轻记者不断涌入,这一切使中老年记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规划好人生的下半场,攀登职业生涯的新高峰,看看温州“名记”走过来的路,也许对我们年轻的新闻记者会有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