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 苍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西新闻出版局局长,广西出版总社社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书画院院长等职。
谢云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当代的温州以工商业和市场经济闻名海内外,然而温州的文化历史,在中国的地位非常高,文化渊源久远,所以我也是以自己是一位温州人而自豪。
好山好水出才俊,温州这片土地,历史上就造就了让世人瞩目的文化。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时间虽然短,但温州灵秀的山水给了他灵感,诗风别具一格,成了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温州籍现代作家洪禹平的《千古诗魂》一书就专门研究过这位伟大诗人。
一直到了近代的孙诒让、刘厚庄,还有后来的苏渊雷等,都是国家级的文史界典范,高擎文化爝火,蔚盛吾土人文。像孙诒让、刘厚庄先生为温州乡村治学作出很大贡献。厚庄先生建立了平阳中学,温州图书馆等,他自己身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刘绍宽先生的小女儿刘蕙是一位才女,能诗能文,嫁给平阳当时的大文人姜啸樵的儿子姜柏先。姜柏先当过平阳中学的校长,教书育人,贤惠的妻子刘蕙相夫教学功不可没;苏渊雷先生是当代中国佛学研究一位高手,写诗才思敏捷,挥笔成诗……
再像数学界的姜立夫、苏步青等等,温州数学巨子荟萃,在世界上也是少见。所以在浙江,有两个圈子,一个是温州,一个是绍兴,这两个地方创造的文化历史的地位是不分伯仲,高山仰止。
温州文化现象,跟温州的生态环境,景观风物很有关系。温州的雁荡山,巨岩奇石作危峰,清代有诗人说,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这就是温州美丽山水的写照。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居住的环境,逢村必有水,前面总是有条河。水系四通八达,陡门、河道都是通的。像苍南的江南平原,那个河实际是个大水渠。记得少年时,天下雨下到一定程度,村里那个看陡门的三盼老人就会去开陡门。陡门一开,大水哗哗而去,我父亲跟我说,我们这里漫水,都是漫到屋沿阶,陡门一开就没事了。因此温州乡土之美,有山有海有河流,有竹有树有小桥,我想到我们的祖先,对整个生存环境的设计,包括整个的河流的规划,怎么会考虑得这么周到,设置得这么美好,这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好去研究。所以这些河道,这些大水渠,不能把它切断了盖房子。
温州的山水间衍生的文化,给人的感受是沦肌浃骨的。比如塘河文化,它可以说包含着整个地域的生活艺术门类。我的老家门前就是河流,艄公划小船作为交通工具穿梭来往。小时候有卖艺的乘小船过来,船上唱渔鼓“嘭嘭嘭”的声音吸引了我们,我们就跑到河埠头去听。美滋滋地听他一曲唱完,赶快跑回家舀一碗米给他表示酬谢。这是我们的文化陶冶,很有浓厚的乡情和文化色彩。
我小学正式启蒙是在苍南宜山开始的,后来能考上平阳中学、瑞安中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小学的基础功不可没。我姨妈家住宜山,我住她那里。姨父鲍震,金乡人,在宜山小学教书。他的古诗功底很好。我的大小两位舅舅都住宜山下市,按习俗,我们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去舅舅家拜年的。表兄妹黄云森、黄云南、黄春香等后来开面店,张金鲁开香烟店,我们很融洽。
古镇宜山旧时是平阳南部的文化经济中心,人才荟萃,像近代地方著名文化人士陈公翰、杨志恺、张鹏翼等都与宜山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我家里至今还珍藏着一幅陈公翰先生的书法。
从老家三大庙村到宜山,坐船要走7公里水路,步行经过都口、周家岱等自然村,路程10里。宜山镇区当中有一座球山拔地而起,山势险峻,镇周围河道环绕,物产丰饶,使我从小得以浸润家乡风土。像宜山的瓯柑很甜润,自己小时候过年时就很喜欢吃,有降火功效,宋代韩彦直在《永嘉橘录》上就有记载,历史上就很有名,古代日本人就专门有来宜山取柑种植。南市口舅舅家附近有一座庙,每年正月到舅舅家拜年时,都会和表兄弟们跑到这里看大人们打棋牌,掏5分钱自己也可以打牌。
我在宜山读了两年的高小,我觉得宜山的山水草木都是有灵性的。因此像宜山的瓯柑,球山的石头、树木,宜山的河道等等,包括整个的温州自然环境,我们这一代都要保护好,给后代一个交代。
我走访了世界二十几个国家,东西南北,到过不少地方。法国那一边,就是现在法国电影城一带,像是法国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域,也有代表性的。我去看了看,但跟温州简直没相比,人家可以说是“小弟弟”,温州了不起。
我当年在温州地委当秘书。当时的地委宣传部部长叫郑伯永,是一位作家,乐清人。他跟国家文化部属下幻灯制片厂的科长洪禹平推荐,称我在文化方面可塑性很强,后来通过文化部把我调过去。在幻灯制片厂幻灯片编辑部,洪禹平是文字编辑科科长,我当副科长。后来洪禹平又回了温州,这是后话。
我1954年去北京,1957年被打成“右派”,第二年发配到广西,在广西呆了31年。广西虽然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方,可是广西的风景特好,文化很有特点,桂林文化风景等陶冶了我,我就潜心钻研书法,坚持不懈,卓有成就,加入国家书法家协会,并创作诗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诗集。31年后又回到北京,如人生走了一个大圈子,迎来了工作和生活的新局面。我主持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工作,创办了线装书局,随着书法艺术活动不仅走进了全国,而且游历了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芬兰、挪威、瑞典等欧洲诸国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全世界二十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他们的风土,对我有陶冶的作用。现在我的书法和绘画融揉了东西方文化的色彩,拿起笔来涂鸦,变成了中西合璧的“产品”。但是我还是坚守民族文化的成分,比如说,中国的书法文字,唐代柳公权,颜真卿,以及魏碑张猛龙碑,一直到民国的书法,我都学。还有中国的古体诗,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诗书画,用毛笔来发挥。我们用毛笔来创作书画灵活洒脱,产生墨分五彩,浓浓淡淡的节奏,显示了文化的灵动性。西方艺术家用硬笔来绘画,使用颜料,是达不到使用毛笔的艺术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