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改革开放后,温州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把农村改革发展带进了重大变革发展期。“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从第一次开展建立村级组织试点工作,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温州正式完成村干部管理由“任命制”向“聘任制”的转变,乡村的组织框架建设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乡村治理,不仅要创新组织形式,还要倾听村民诉求;完善农业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等基础工作;解决乡村治理新课题,必须依靠自治、德治、法治三大机制实现乡村善治……
四十载春秋,白驹过隙。
今天,让我们重新开启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乡村治理的温州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华丽篇章。
从委任制到选举制
“温州模式”被点赞
“该村李某达在微信群内发红包30元为其堂弟李某竞选村委会委员拉票……”去年,龙湾区蒲州街道屿田村村委会在“两委”换届选举期间接到群众举报。接案当天,区纪委就查实了案件,给予李某达行政警告处罚,并取消了李某的村委会委员自荐人资格。同时,提出明确要求:“凡涉及村社换届纪律案件,一律严查快办,绝不姑息。”这一处置保障了村委会竞选的有序进行,也让“温州”成了村社两委换届中的“热词”。
2017年5月5日,温州率全省之先完成圆满完成村社“两委”换届工作,在全国反响热烈。《人民日报》以《强化党的领导重塑基层好生态——浙江温州市平稳完成5788个村社“两委”换届》为题,点赞温州。当时,该文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温州村两委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在改革的浪潮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被废除,农村联产家庭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广大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释放。
1984年,一场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在温州吹响号角。为实行村民自治,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在全市建立村民委员会6110个。
农民,也从政治的被动者成为参与者。
随后,我市正式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了从村干部委任制到选举制的转变,温州初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村民自治活动也从抽象走向具体。
随着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温州农民对“村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温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同时,全市各地出台结合本土实际的创新举措,村民自治从开辟新路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比如龙湾区熊新村宣传栏上张贴出第一张村务公开单;瑞安市推行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程序;泰顺县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苍南县建立了“村民咨询会”制度……
在历史前进的浪潮中,温州把握顺应历史要求、契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发展脉动,为自身发展带来了领先一步的先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温州模式”。
以党组织为主心骨
把“蓝图”转为现实
每年立冬一过,在四季柚之乡——苍南县马站镇中魁村,金黄的柚果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让村民们喜上眉梢。
然而,早些年,中魁村并非此番景美人和。彼时,四季柚种植产业发展粗放,游客零星,乡村面貌也比较原始。
在中魁村村支书林育忍看来,村里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治理创新向乡村基层的延伸,特别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让自治活力得到释放、法治思维深入人心、道德风尚成为引领。现如今的中魁村不仅是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温州市十大最美村庄,还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殊荣。
近几年,我市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载体的乡村规划和发展“蓝图”全面铺开,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比如,文成县新联村以自治为本,设立民情调解室,培育金牌调解员。十年来,新联村实现了零信访、零投诉;瓯海区丽岙街道杨宅村以法治为基石,建成“侨村法驿”工作平台,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将法制宣传、法治教育、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瑞安陈岙村以德治为根,通过“两委”为大家长,建立新型养老模式,减轻子女养老负担、弘扬孝道文化……
这些印记,见证了温州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依靠的是千千万万敢闯敢试的温州农民智慧。实践证明,准确把握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推动乡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动力。而“三治结合”这一国家意志,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具体路径之一,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与载体。
以机制创新为举措
共绘乡村改革新画卷
乐清市虹桥镇上滕村低保户徐传波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每逢下雨,漏的地方要拿好几个水桶去接。可对于这个必须限期拆除的危房,他心有不舍,“拆了,哪来的钱盖新房子?”不久前,党员徐祥吉上门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村里倡议能人帮助解决。在村党支部的动员下,20万元的重建资金,一天内募集解决了,这让徐传波感动不已。
如今在温州农村,处处活跃着像徐祥吉一样的普通党员。自2013年实施“红色细胞工程”以来,他们走农村、访农户,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如一个个被激活的具有输氧功能的“红色细胞”,为“大肌体”的健康和谐不断输送“氧气”和“养料”。据2015年数据统计,全市27万多基层党员干部服务139万多户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2万多件。
完善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稳定器”。
近年来,温州通过完善相关机制,整合工作力量,构建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获全省推广。
正如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主任、温州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张红军所说,“四个平台”建设,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举措,是“互联网+政务”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社会转型的重要抓手。
除了基层治理,温州还从经济体制创新、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入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治理新力量:比如我市发布的《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本,新型城镇化释放巨大的红利;龙湾区制订出台《龙湾区村务工作权力清单二十八条》,更是给制度之“笼”加上一把“锁”,让小微权力切实的运行在阳光下、规范在制度里、警示在问责中;文成县通过“乡贤人才集聚”工程,招回了一批乡贤人才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40年,温州历经沧海,但奋斗与拼搏的勇气从未改变。踏着新时代的足迹,扛起火红的旗帜,浙南一隅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火热激情。
专家 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春光
在过去40年,温州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而闻名世界。更多的人只知道温州在改革中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和民营经济主导的温州模式,而很少有人知道温州在乡村治理上的改革创新。伴随着温州模式的发展,村民对公共参与有了更多的需求。温州各级政府深切地感受到这种需求,从两个层面推进乡村治理改革创新:一是有效履行政府职能,即为农村提供尽可能与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社会保障、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规划等;二是推动乡村民主治理,构筑和完善民主治理架构和机制,做实做好村民“四民主”,确保四个“自我”的有效实施。在农村改革创新中,不仅村干部、村民的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政府的治理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初步构筑起政府、村庄、村民良性互动、共同成长的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一定的制度性治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