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为《瓯风》扬起帆

来源:温州日报 2017-04-14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2

今年的第一集《瓯风》(总13集)已在路上,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将于月底或下月初发行,首印1800册。这是众筹后的第一集,比以往来得更深情。它的扉页是温籍书法家谢云题写的刊名,高雅古拙。内容有“一桩公案:刘节有没有代替陈寅恪挨斗”“藏在耶鲁大学的温州老照片”“追忆夏承焘老师的教育箴言”“伍叔傥谈中国文学”等。

主编方韶毅称,作为温州的纯文史刊物,《瓯风》重在挖掘本土人文资源,弘扬地域文化。它提倡以当代视角叙写历史,且关注现实。不仅重文史,也涵盖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它写大事件、大人物,也描述身边的平凡点滴。

一座城市不只建在地上,更多的是写在纸上。从这个角度看,《瓯风》不只是记人忆往,更是在重塑一座城市。

“尝试众筹之路,是在多元触摸与感知”

“真的真的很感谢,每一份都是真金白银,都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就算筹不到份数,我们也会做下去!”

对新一集《瓯风》,方韶毅深深体会到文化的力量与情义。

今年初,《瓯风》带着它的688元“礼包”,在公众号上发起众筹——不能再靠一二人赞助之力,也不能再免费赠送,希望借助民间力量,与志趣相投者撑起它的未来。

短短9日,众筹300份的目标就达到了。温州文化界知名人士沈克成、金城濠、马亦钊等人纷纷解囊。一大批温籍学者、青年才俊参与其中。《瓯风》的编委们,不仅各订多份,更是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同学订阅。

八旬退休教师林志坚,冒雨送来1000元。89岁高龄的温州老报人林白,委托女婿交筹款。文史专家许宗斌之子许晓峰感言:当做为过世的父亲尽一份微薄之力。水心小学校长谢树标说要放在学校图书馆,“是对乡土教材的补充,可开阔孩子的视野。”

还有很多老读者、不认识的读者。林永碎女士牵头订了12份。在杭经商的陈小勇打来电话,说家乡的杂志,理当支持。加拿大的温州人曹先生和金涛女士也都订了尝尝鲜……

截至昨天,《瓯风》礼包的订购份数达370份,共有299人参与,众筹金额达25万元。

《温州市志》主编张声和说:“大家的事业大家做,此风可长。”的确,旧时温州人就多抱团做文化。1935年春,刘景晨发起补刻光绪永嘉县志,除了县长拨助公款200元,其余1050元均为民间赞助。这是做文化慈善,也是播种文化。

“这是一种尝试,如果有合适的渠道和机会,我们不会放弃寻求企业家的资助和政府及高校的支持。”

方韶毅深知,众筹不能治本,要让《瓯风》形成更多的自我造血功能。也因此,在“礼包”设计上捆绑了两个项目,分批寄送。除了《瓯风》三套(第13、14集及其毛边本),还有——“瓯风文丛”五本,为温籍学者游修龄、林翘翘、沈克成、张乘健、卢礼阳的文史随笔,书中有回忆师友、温州风土等诸多一手材料;“瓯风文创”,是民国珍贵书刊影印本,可把玩,作礼品,也可当资料。

众筹者之一青岛良友书坊创办人臧杰认为,《瓯风》尝试众筹之路,是在多元触摸与感知。可以说,这是民间办刊的必经之路。

提供另一种历史写作

这次众筹,让《瓯风》收获了感动,也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它的微信众筹启事,阅读量已近5000,分享次数两百多,其中外地占了三分之一。这让更多人知道了温州还有一本《瓯风》。

“毕竟是小众书刊,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尽管我们认为会从中了解到许多人不知道的温州人和事。”

办《瓯风》的念头,方韶毅早在十年前就有了。它的刊名并非独创,而是历史文脉的延续。

1934年,刘绍宽、梅冷生、池志澂等16位温籍文人雅士共同创办了《瓯风杂志》,刊发地方文献。虽然只发行两年,出版了24期,但影响很大,有“伊洛危微宗未坠,永嘉经制学弥恢”之誉。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沿用刊名,是远绍前贤,而不是一味照搬。”

方韶毅说,策划《瓯风》新刊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带有文史资料的回忆文章缺少发表园地,学报有学术规范在,报纸又有篇幅限制;二是看到全国文化界有一种风向,即人文杂志受到关注,如《读库》《闲话》等。所以,办一份本地的综合性文化刊物显得尤为必要。

2009年,在温州人杂志社供职的方韶毅开始筹备《瓯风》新刊。但办刊不易,难在出版经费的筹措和高质量稿件的征集。他认为,近年来文史类杂志的运营与写作方式是可参照的,比如靠财团投资创办的《东方历史评论》,倡导“丰富、细腻、从容、生动地再现历史,拒绝碎片化、简单化地书写”,还有知名出版方理想国出品的《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等。

2010年7月,在温籍儒商吴明华的慷慨解囊下,《瓯风》新刊终于从空中落地。每年不定期出版2集,辟“特稿”“人物”“记忆”等栏目,图文并茂,由史料及文化生活,详尽一人一事一物之细节、趣味,描摹生活,生发启示。所涉题材,凡和温州有关的都可用。征稿对象,以海内外温州作者为主,亦欢迎域外方家大写温州。

在创办期间,《瓯风》还得到作家王手的资助和编委会的大力支持——

温州图书馆研究馆员卢礼阳,广泛发函约稿,分担组稿审稿写稿任务;资深媒体人金丹霞,认真审校每篇稿件,并深入采访撰写多篇好文;身在海外的学者沈迦,为杂志出谋划策,商量选题也写文章;书评人方绪晓,曾任《国家人文历史》主编,在宣传上不遗余力,力荐《瓯风》与沈昌文、止庵、李辉、杨早等名人学者,及新京报、澎湃、深圳商报等众媒体。

他们不求酬报,力所能及处必义不容辞。

从温州出发的全国视角

理想中《瓯风》的主打文章,是什么样?

在编委们看来,应是每集各有不同:这一集偏向人物,下一集偏向事件;这一集的特色是翻译文章,下一集的热点是口述实录……这样变化旨在扩大视野和表现方式,在兼容并包中逐渐精细化,吸引不同的作者读者。“我们的选稿标准非常明确,追求思想性与信息量并重,可靠性与可读性兼胜,同时注重引进意识。”

事实证明,这种思路可取而对路。在《瓯风》的百余位作家队伍中,有一大半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温籍、非温籍专家学者、名人之后,如温籍著名学者作家游修龄、温端政、周素子,著名戏剧家董每戡之子董苗、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陈福康、台湾法律史学者黄静嘉等。这些作者中不乏耄耋老人也不乏青年新秀,他们以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看温州,或以温州为出发点看全国,让本土杂志有了更宽广的视角和更好的口碑。

《瓯风》的每一集,都有三四百份的销量,且被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知名大学图书馆收藏。它的限量毛边本被列为“现代毛边本代表之一”,在北京布衣书局网销售一空。其刊发的文章不仅被《江南》《读者》等书刊转载,更是得到丁景唐、黄鸿森、钟叔河、陈子善等学界前辈的诸多肯定。如《夏鼐日记中的陈梦家》,不止于补充了主人公的人生片段,更丰富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图景;讲述瑞安平凡少女命运与爱情的《卓如》,有如世间传奇,让人唏嘘不已;《我经历的“八大王”事件》生动地反映了温州改革之路,有许多第一手材料;《二〇〇四,我们登上***》,记述了乐清深海蓝鲸俱乐部的爱国义举……

另外,《瓯风》还出了两种《别册》。第一种是《纪念苏慧廉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笔记本》,内附苏慧廉年谱及著作书影,由牛津大学图书馆东方部主任何大伟(David Helliwell)敬献于苏慧廉墓前,并被牛津大学图书馆收藏。第二种是《曾猛其人》与《日记六十年:刘祝群的悲剧人生》,让有收藏癖的朋友多了一种可探究的文本。

黄山书社编辑江汇评论说:《瓯风》不只是历史的钩沉,而是从故纸堆中现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灵动的表情,深沉的内心。清新的文字后,透视着文学的力量。读者张宏良认为,它没有乡愿的空洞,有的是读书人的真诚情感。

“我们一直在史料挖掘上用力,并欢迎亲历者撰写记忆文章。多一点新材料、新鲜事发表,就多一点收获。”

虽常感坚持之难,但方韶毅和编委们真心希望,《瓯风》能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支持与努力下,吹得更远些,更久些,争取比八十多年前的那份杂志有更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