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年,收藏热在我国各地持续高涨。而在我市,也活跃着为数不少的收**士,藏品丰富多彩,并成立了收藏家协会、“博物馆之友协会”等团体进行交流。收藏版今天起开设“温籍收藏家走访录”专栏,不定期介绍我市具有特色的收藏家与其藏品,让读者走进纷繁绚烂的收藏世界,也欢迎藏家与本版联系,说出你的收藏故事。
——编者
本报记者 程潇潇/文 刘伟/摄
谁是现今温州最有“权”的人?答案是现年60岁的一介布衣季明椿。
有着20多年收藏经历的瑞安人季明椿,主项是收藏玉器,却更以其古权收藏闻名。所谓古权,其实就是古代秤砣及砝码。季明椿从2005年开始收集古权,家中现有古权300多件,上至春秋战国时期,下至民国初期,其数量与质量足以享誉国内。
为了弄“权”之乐
花了几十万元
在季明椿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几套不同时期、形态各异的古权藏品。其中有朱雀、独角兽等动物型,从体态大小一字排开,如瑞兽列队憨态可掬。他还有一套单个的长方条状的组合砝码,由几十枚大小、重量不一的砝码组合而成,结构似抽屉,可从中抽出一个又一个,十分精巧。此外他还有一套晚清海关铜砝码,为与西洋国家通商所用,计量单位可以换算成磅。
季明椿介绍说,权有官制也有民制,年代不同,材质与造型都会有所差异。古权有铜、铁、铅、锡、陶、瓷、石、玉、金、银等多种材质,据他多年研究,认为最早的权是木质的,造型有马蹄型、馒头型、塔型、瓶型等不一而足,大体上越是早期,造型越简洁。
2005年,一位四川藏友向季明椿展示了9枚清代朱雀铜权。“当时觉得很有眼缘,价格也便宜,就买下来玩,细看发现那9只朱雀的头冠数量与翅膀造型上都有细微不同,才知道那几只朱雀铜权并非是一套的。”为拥有完整的一套古权,每次出差他都会在当地搜罗一番,逐渐越买越多,兴趣也愈发浓厚。
“想凑齐一套完整的古权是十分困难的,至今我也没能集齐一整套。”这些年,季明椿在收藏过程中去劣存精,不断完善整套砝码,“如买到一枚尚缺的,那是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这或许也是搞收藏的人普遍长寿的原因吧。”
在季明椿的藏品中,最为完整的是一套银锭型明代铜权。“这套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也还缺两枚,我这里独缺一枚‘25两’”,其实在五六年前,季明椿曾有缘与这枚“25两”相遇,却因觉得价格过高而没有出手。“当时认为过高的价格,其实才500元,现在可谓‘白菜价’”,后来他就跟这枚“25两”缘尽了,从此没再碰面,这事让他至今仍后悔万分。
“玩玉器,花费上千万元都未必能玩出名堂,我收藏的古权总投入不过几十万元”,季明椿称,在收藏圈,古权收藏一直偏冷门,可以较小投入而获得较大名气。“每个搞收藏的人都希望能出成绩,这也是我逐渐迷上古权的重要原因”。
季明椿告诉记者,前些年在各地古玩市场上,是比较容易低价购得品质较高的古权的,可现今已几乎淘不到真品。拾起一枚权身刻有“大元国燕南宣慰史”字样的梅瓶型铜权,季明椿讲起“白菜价”入手这枚上等古权的经历。
三年前,他在河北做生意时偶然见到这枚铜权。当他先一步拾起,发觉身后有人正目光灼灼,于是他下意识越发攥紧了这枚铜权。“古玩界有条不成文的行规,就是拿着东西的人若还未撒手,其他人就不能碰,连询价也不行”。那枚铜权上有许多凸起,因经年磨砺已很难辨认,季明椿直觉那会是铭文。“古权上的铭文越多,越能提供历史资料,则越值钱。我当机立断买下了这枚古权,花费仅350元。后来发现权身有35个字,竟是淘到宝!有人出价5万想买,我没舍得”。
季明椿称,随着近年来古权市场的逐渐升温,他前些年购入古权,现今身价大约都至少上涨了100倍。
古权品鉴:
看铭文,看造型,看品相
季明椿拿出一期刊登古权收藏鉴赏的《收藏快报》,指着上边的几张古权图片说:“只看一眼,就能辨认只有这两枚是真品,原因是其余几枚在造型上显得头重脚轻,也并不美观,包浆也似做旧,青铜的氧化腐蚀痕迹覆于表面……”
“再强的理论也成就不了火眼金睛,搞收藏就没有不交‘学费’的”,季明椿坦言,这样的“学费”自己交了不少,曾因眼力不济,买入一文不值的仿冒品,也曾因估价失准,与一枚汉权、出土重三百斤的“权王”失之交臂。
谈及古权收藏价值与鉴别,季明椿介绍说首先可看铭文,其次看造型和品相。
季明椿认为,铭文是古权断代最直接可靠的线索,通常还可根据铭文确定其产生地域。“许多古代器物上的寄托款都会靠向前朝,以在当时的流通中获得较大利润,但古权要么是官制,要么商号自制,要么是作为明器的随葬品,没有在寄托款上作假的必要”。铭文越是能表明古权出自特殊罕见的时期,就越具价值。三年前,他曾见到一枚铸有“太平天国钱库”字样的古权,因价格极高,难以入手。在季明椿的众多收藏中,一枚一面铸有凸文楷书体“温州路总管府”,另一面铸有“至顺二年造”的元代铜权,是季明椿的一大“心头好”。他介绍说,“至顺”共计四年,非常短暂,因此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温州市博物馆也藏有一枚同款,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温州人,藏有一枚温州本地文字记载的古权,实属自豪”。
“长久接触古权,你会发现其实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造型特色,有时从造型上也能大致识别所属朝代。比如古朴厚重的馒头型石权多为秦代石权,而元代铜权则体现蒙古族独特风格等等”,他说,因此古权上的铭文与造型是否显示属于相近的时期也是判定其真假的依据。
季明椿认为,估量一枚古权的收藏价值,品相是否完好,质地是否良好,造型是否优美,是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包浆是否自然,则是判定古权真假的一条重要线索。“近些年,古权市场上赝品增多,造型、纹饰、铭文等造假工艺均愈发逼真,唯有自然的包浆难以造假”,季明椿介绍说,如今一些人造包浆几乎可以假乱真,但如细细甄别,还是可以在其铭文或纹饰等凹凸处寻觅出作假的蛛丝马迹。
“得一枚权,翻书校对、咨询专家,在翻译铭文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若证明是一枚好权,与三两藏友分享,更是难以言说的喜悦”。去年,季明椿还将一百多件古权割爱售与温州市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让市民也能近距离观赏古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