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评出五大计生服务管理创新项目

来源:宁波日报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3

国家生育政策变了,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如何转型?如何创新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最近,我市召开2017年度计划生育创新项目评审会,最终,其中5个计划生育创新项目在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五个创新项目分别是:江北区的《着眼顶层设计,以妇幼全链服务为突破口,全面打造卫生计生深度融合发展新机制》,余姚市的《创新实施“助你好孕”项目 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鄞州区的《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 全面推进我区计划生育信用建设》,象山县的《主动融入 借力借势以“村民说事”推进外来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慈溪市的《人口流动 健康同行》。

江北

打造卫生计生深度融合发展新机制

近年来,江北区以妇幼全链服务为突破口,创新融合推进卫生计生机构队伍、服务模式、信息数据三项工作,全面打造卫生计生深度融合发展新机制。

机构队伍融合创新。为适应新形势,江北区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在机构改革中区层面单设“计生指导与妇幼保健科”,将计划生育指导站职能并入区妇保院,成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并率先在街道(镇)设立卫生计生办公室,全面建立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上下联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体系。同时将原村(社区)卫生计生三支队伍合并为一支队伍,建立协同会议制度,实现计生与妇幼公卫等工作同布置、同督导、同检查、同考核。

服务模式融合创新。江北区还通过融合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婚育咨询师团队服务和“三优”指导中心三大服务品牌,积极探索服务模式融合创新,建立起排摸建卡、宣传发动、检查随访等环节协同服务新机制,建成从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到产后健康宝宝抚育、妇女更年期门诊等内容的全链式生育健康全程服务新模式,让健康“不掉队”。延长妇幼保健服务链,启动“江北区妇幼保健教育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信息建设融合创新。大力推进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同步开发应用生育登记模块,实现当事人的配偶、孩次、孕期等信息实现互通抓取,同时通过整合医疗、公安、民政等人口婚育信息定期导入专门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合国内《母子健康手册》省级试点,首创“多证合一多点登记”模式,打通基层计划生育妇幼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起“5分钟”生育登记与手册申领服务圈。探索移动应用新平台,先后推出“江北宝贝计划”微信号和手册APP,居民可移动端申请生育登记与再生育审批服务,登记与审批办理时限均优于省、市水平,达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江北区的卫生计生融合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2017年9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携17家中央媒体集中调研江北区卫计融合服务有关情况,并提出要把“江北样板”推向全国。

象山

“村民说事”,流动人口有话说

来自安徽芜湖的吴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她月初才花100元参加的女性安康保险,月底就得到了5万元的理赔,让她罹患宫颈癌的阴霾消减了不少。

吴女士的“没想到”得益于象山的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

据了解,目前象山建有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37个,发展会员1万多人。由于会员流动性强,人员情况复杂,虽然这项工作已经推了好几年,但局面总是打不开,活动组织发动难,凝聚力不强。为破解这一难题,象山县尝试以“村民说事”为载体,推进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

借力“村民说事”这个载体,象山县建起了“发声、流转、落地、监督”四个平台。流动人口可以通过各村的“村民说事”平台提建议和诉求,并有专职部门、专人负责落实,落实的具体情况还需要通过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小组会议经过表决,若2/3以上会员代表赞成的,则视为办结;若未能获得2/3以上会员赞成的,则需交办人重新做出答复。

该工作实施一年,成效令人满意。

破解了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松散、弱化的问题。2017年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11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了336场次的“村民说事”会,共征集、提交、办结包括计生便民服务、奖励扶助政策等诉求93件,办结率100%。5万多流动人口参加了村各项活动,其中“流动人口健康行”556场次、流动人口“夜课堂、周末公益课堂、青春期家长课堂”230场次、“困难流动人口微心愿认领”活动15次等。

破解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落实难、到位难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村民说事”把流动人口“人请进来、话讲出来、事办下来、心敞开来”,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融入感明显提高了,2017年,流动人口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孕产妇检查率达92.61%。另一方面打通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渠道,为流动人口在住房、就业、婚育、家庭、就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破解了流动人口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村民说事”满足了流动人口通过基层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管理权,改变了以往流动人口在新农村建设中事不关己的问题。过去一年来,流动人口积极投身“第二故乡”建设,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慈溪

流动人口与健康同行

地处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慈溪吸引了众多流动人口。据统计,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有102.83万人,流动育龄妇女36.57万人。如何保障广大流动人口的健康?慈溪动足了脑筋。

强化统筹,探索并建立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慈溪先是调整了全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协调小组,各镇(街道)成立了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协调小组和新市民健康促进指导中心,组建新市民健康促进专家团和20人组成的新市民健康指导员队伍,为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提供了技术支持。先后出台《关于开展“流动人口与健康同行”宣传服务活动的通知》《关于印发慈溪市开展新市民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在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中单独列支100万元专项用于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基本形成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的政策支撑和费用保障。

拓展服务内涵,创新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的载体和方式。

将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纳入村(社区)卫生计生服务范围,广泛开展新市民健康教育巡讲活动。全年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76场次,发放健康促进宣传资料17万余份,举办巡回讲座282场次,专家义诊360场次。同时建立健全各级健康小屋、健康主题公园、国医养生馆等阵地,开展系列健康促进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在流动人口密集区域设置新市民健康促进宣传点1308个,定期提供免费避孕药具、放置各类健康宣传资料等,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可及性。

以点扩面,精准实施并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

“点”即设立启动20个流动人口健康促进试点。“面”即联合宣传部、妇联、教育局、流动人口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举行首届“双百佳”新市民家庭表彰暨健康促进活动,2017年,共有94119户新市民家庭参与创建活动,参与率达45.04%;召开全市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推进会,探索新老市民共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召开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教育现场会;举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健康促进专题培训班。

流动人口健康工程促进了计生工作,2017年,慈溪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率和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流动人口育龄群众计生满意率达99%以上。

余姚

“助你好孕”,圆你妈妈梦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余姚市出生人口没有达到预期,相反,不孕不育症高发,有生育意愿的夫妇迟迟不能如愿。2016年4月,余姚市启动“助你好孕”项目。

为推动“助你好孕”项目,余姚市成立了由余姚卫计局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特别召开全市项目启动与培训会议,组建助孕及计生新政宣讲团,进村入企宣讲,依托《余姚日报》及新媒体等开展广泛宣传。印制“助你好孕”宣传册、免费健康检查卡,由镇村卫计干部发放宣传,提高助孕项目社会知晓率。为精准对接需求,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卫计办组织各村(社区)卫计干部入户认真排摸。

不同于其他区县(市),余姚的育龄妇女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浙江省城乡妇女“两癌”检查,还可免费享受排卵监测、精液常规检查等特色助孕项目,助孕检查项目增至32项,价值逾1000元。在增加助孕检查项目的同时,余姚市还依托全市妇女生殖健康管理系统,建立“助你好孕”信息化管理模块,对目标人群进行系统管理,建立“助你好孕”服务热线和微信群,架起与助孕对象沟通服务桥梁,提升复诊率和满意度。

为助力不孕不育家庭圆梦,余姚市特别组建了助孕专业团队,与省计生科研所、省中医院、宁波市妇儿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还与省人口与健康学会、省妇保院、省计生科研所签署协议,成为“浙江省不孕不育防治与研究项目示范基地”。省市专家定期到余姚市计生指导站坐诊,并为转诊对象提供帮助。

据统计,“助你好孕”项目已帮助165对不孕不育对象成功怀孕,项目工作深受群众欢迎,也得到了浙江省卫计委充分肯定,省卫计委刊发专题简报进行宣传介绍,9月19日,省卫计委王国敬副主任做出批示——“余姚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随着 “助你好孕”行动的深入实施,全市卫生计生队伍干部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转变,管控思维进一步淡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服务重心从“少生”到“助孕”“优生”转换,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做出了新贡献,树立了卫生计生行业新形象。

鄞州

计划生育信用建设出新招

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增大,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案件频发……针对计生工作中出现的这些重点难点问题,鄞州区在计划生育信用建设上出新招、出实招,进一步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助推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构建生育友好社会环境。

鄞州区卫计局协同区法院、发改局等单位多次会商,制订出台《鄞州区计划生育不良行为信用管理实施办法》。《办法》出台后,鄞州区从媒体宣传、社会宣传以及“微”宣传等着手,营造“全民诚信”工程建设氛围。

为不断完善计划生育信用建设,鄞州区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或登记在本区域内的医疗机构纳入计划生育信用建设范围,并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按有关规定,违反计划生育诚信建设的包括:当事人违反《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拒不缴纳或尚未缴清社会抚养费;当事人以虚假证明骗取计划生育证件、奖励;当事人“两非”案件涉案并处理。

计划生育不良行为的认定按照严重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般不良行为、较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计划生育诚信建设确立了明确的惩戒方式:通过电话提醒、约谈、取消计划生育各项权利及优惠政策、归入信用档案、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个人纳入失信黑名单、医疗机构纳入失信黑名单和计入落户计分办法等多种方式予以惩戒。但同时设定信用修复机制,对较重不良行为对象公示时间为2年,其中未主动交纳社会抚养费的或未缴清社会抚养费的当事人公示期限为缴纳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修复;涉及“两非”行为的当事人,自行政处罚完毕之日起,公示时间为10年;纳入失信黑名单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完毕的当事人,公示期限为缴纳完成之日起在1个月内修复。

据介绍,鄞州区的计划生育信用建设已成效初显。从办法出台到目前为止,该区已对57名对象纳入区法院征信黑名单,175名对象纳入信用宁波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记录档案中。另有3名对象在接到电话或函告后主动前往交纳社会抚养费,共计36万元;纳入法院征信黑名单中有4名对象要求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