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审计效能提速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宁波日报 2018年02月01日 星期四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1

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林丽萍 袁华

审计犹如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系统,既要“问诊”——发现肌体中已经出现的“蛀虫”,要“防范”——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防止“蛀虫”的出现,也要“治疗预警”——对于容易遭受蚁蚀虫蛀或者已经侵入病体的部位进行预防和根治。可以说,没有整改的审计,效果等于零——

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现实中,以往审计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是明目张胆不放在眼里。如何“止损”?如何治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审计整改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做过重要指示:审计工作既要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更要积极推动解决问题。

2014年12月,浙江省审计厅印发了《浙江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督查工作实施细则》,从审计项目的整改挂号、审计结果的认定、整改销号、整改的后续督查、督查结果与反馈等方面逐条细化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程序。

2015年起,“审计质量提升年”“审计价值提升年”“审计整改落实年”等活动纷纷推出,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对存在虚假整改、拒绝或拖延整改、整改不到位以及履行审计整改督促协助责任不到位,提出了应当追究被审计单位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的依据和规定,为进一步推进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提供了保障。

审计整改之风吹到四明大地,宁波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自我加压,创新机制,借助外部资源,注重督查成果综合利用,不断推陈出新,将审计成效最大化。从2016年起,宁波市审计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厅“审计整改落实年”活动精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审计移送事项成案率、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率都取得了明显提高。

近两年来,市审计局共出具审计报告173份,共反映问题1341个,需整改问题金额50.94亿元,提出审计建议462条。截至目前,已整改1221个,采取相应措施正在进行落实的尚有120个,实际整改金额46.14亿元,采纳审计建议412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出台各项管理制度248项。

重审计更要强整改

如何维护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如何强化审计整改监督?哪些需要重点关注?……针对这一系列难题,宁波市审计局给出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我市相继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健全和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加大审计整改工作的力度。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完善审计整改督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市政府于2016年9月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审计整改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通报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组织整改联合督查。

充分利用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的职能优势,推动审计整改。对一些整改缓慢、性质严重、影响面广的突出问题以及“屡审屡犯”事项,开展联合督查,推动问题的整改。最近二年,共对83家被审计单位的121个项目开展了的联合督查,并由市政府以督查专报形式,出具审计整改情况联合督查通报,有效地推动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维护了审计监督的严肃性。

强化被审计单位“一把手”履行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推动了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的彻底整改。每年选取并确定2家被审计单位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审计整改情况。

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督查全过程跟踪检查机制,实行“挂销号”制度,按所列的问题、建议和移送事项等内容分别进行登记挂号,对整改落实到位的予以销号,对未整改到位的进行跟踪督查。

各区县(市)同样雷厉风行,刮起审计整改之风。在鄞州,仅去年就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6项,督促被审单位发布审计整改公告36项,将审计整改公告全覆盖作为一项制度狠抓落实,促使审计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在慈溪,早在2014年就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了该市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3年来共对22个单位进行了考核扣分,对部分涉及单位的领导进行了约谈。在北仑,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结果在北仑之窗或单位网站全面公开,去年就有22家单位实施了审计结果网上公开,确保审计整改全面落实到位。

审计一点规范一片

农户种植花木、贝母、茶叶时使用化肥和除草剂较多,对土壤和水体污染较大;农家乐以及漂流等旅游项目对饮用水水源造成了一定污染;个别地方仍存在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垃圾露天堆放……面对市本级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所反映的问题,环保部门迅速作出了反应:全面查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行为,落实控制措施,彻底清查市本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严格项目准入,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布全市9个饮用水源水质动态情况。

揭示问题敢“碰硬”、督促整改能“顶真”,审计工作在推动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规范预算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7年底,已督促市本级41家被审计单位通过政府网站、单位门户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发布审计整改情况,强化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落实工作的重视。

资金使用绩效大大提高。减少了一般性支出,在预算安排中充分考虑结转结余情况,减少资金安排交叉重叠等。通过收回资金、完善审批制度、加快拨付等方式统筹盘活使用。如通过专项审查,1580多万元未及时上缴的被拆迁安置房维修资金及时收回。

涉及民生的问题得到优先、重点整改。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整改放在重要位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整改工作的衡量标准。医疗、学前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

有效推动重大改革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去年通过“最多跑一次”监督检查,让各部门按要求加快行政审批速度,促进“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让大多数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得以顺利开工或加快进度。对安置房、保障房的整改,各地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推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国有资产管理更加严格规范。认真整改业绩不实等问题,多措并举化解企业投资经营风险。2016年度,通过审计(调查)发现了国有企业中存在着资产清理处置不规范;对下属公司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下属企业停业后未能及时清理等问题。相关企业认真整改,采取了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制订出台80多项相关制度,对停业企业已办理注销手续等整改措施。

此外,审计整改注重推动政策落实,对政策落实过程中暴露的管理缺位、越位、不到位等问题,有关部门通过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完善工作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进行整改。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相关单位通过优化工作衔接、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整改落实。

“总体来看,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成效较为明显,绝大多数被审计单位能够按照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要求开展自查自纠,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能够担负起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通过召开会议、制定方案等形式细化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大部分问题均能够在审计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部分单位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从健全机制角度修订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审计局总审计师何小宝表示。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2018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审计跟踪督促检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市审计局局长陈佳强表示,对待审计整改,要根据省委市委的要求,真正做到责任不落实的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的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

强化联合督查机制,进一步推动审计整改力度。加大同市人大、政府督查、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加强对审计项目整改情况的梳理,对整改进度缓慢、性质严重、影响面广的突出问题以及应整改未整改、“屡审屡犯”的事项,积极与人大、政府督查等部门沟通协调,通过联合督查,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

全面实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双报告”制度。同时探索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专题向市人大汇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

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及向社会公告制度。建立审计整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同时以一定方式和途径向社会公告情况。

陈佳强表示:“今年,我们将制订出台《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增强办法的可操作性,提升日常审计整改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