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形神兼备的美丽温州

来源:温州日报 2015-03-16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3

邱小侠

共建共享形神兼备的美丽温州,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彰显,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遵循和归宿。随着代表我国城市综合性最高荣誉的“全国文明城市”花落温州,这个命题再次引起大家的热议和关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两美”目标推进大都市区建设,以美丽温州建设为突破口和基本要求,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推进。“美丽温州”意涵着两个价值维度:一是外在的,即温州城市环境之美;二是内在的,即温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之美。“美丽温州”是外在美的“形”和内在美的“神”的有机结合,是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素质提升的辩证统一。共建共享形神兼备的美丽温州,不仅是我市实施“五化战略”,推动赶超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精神追求,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现实要求,更是温州人民最深切的期望。

建设美丽温州,倡导“人心之美”是核心

建设美丽温州,核心重在扬“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之气。辩证唯物主义观告诉我们,人是生产生活中的决定性因素。温州作为具有9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实现人美才能更好地带动环境美和社会美,最终推动城市美。做“最美温州人”,不仅仅体现在外表光鲜靓丽上,更要体现在内在的思想道德上。人民群众只要思想观念进步了、道德境界提升了,就会从心底里认同参与城市建设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展现出美丽温州的蓬勃朝气和核心竞争力。

(1)重教化。当前重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温州人的心灵深处构筑起强大而坚实的精神高地,这也是所有温州人生存和发展必须坚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要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诚信、孝敬、勤俭和礼仪教育,既利用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又利用好“七一”、“八一”、“十一”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一年到头有声音、有气势。只有确立了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使我们在精神上有“压舱石”,思想上有“主心骨”,行动上有“指南针”,进而产生高度的生命自觉。

(2)重养成。“小善不积,大德不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最美温州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积月累,是从行到思再到行的过程,需迈教育引导之门、走实践养成之路。要深入开展“做富而好礼温州人”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做到百姓日用而不觉,促进社会各个阶层文明行为的进一步养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深入实施“春泥计划”为平台,引导青少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启迪青少年从知识到能力到思维再到精神境界的成长,由自然向理性转变,由修身向悟道转化,在实践中养成,也由实践表现与衡量。学校、家庭、社会要互动传播,同频共振,全方位、立体式、互动性引导青少年,使青少年自觉在实践中益德益智,践行善行,奉献爱心,净化心灵,积小善成大德。

(3)重引领。“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美温州人”、“道德模范”、“温州好人”等作为荣誉称号仅仅是理论概念和形象符号,而榜样是有血有肉的,是具像化代言人。在全社会倡导争做“最美温州人”、“道德模范”、“温州好人”,就要善于在一部分人或群体中发现和培育榜样典型,用典型引领帮助带动全体社会成员见贤思齐。典型引领要常态化、过程化,通过大力开展“最美温州人”、“道德模范”、“温州好人”评选表彰及宣讲进文化礼堂、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行无言之教,润物无声,境界通达。典型引领始在正家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起点。要深入开展“传家训树家风”系列活动,培育向善向上的家庭文化。典型引领必先正官风,广大干部以身作则,整躬率物,以坚定信仰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的姿态呈现,方能“爱人如爱己,率己以随人”。典型引领重在正党风,广大党员抗颜为师、请自隗始,方能使“典型效应”发展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真正实现“最美现象”由“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建设美丽温州,提升“环境之美”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市环境建设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老百姓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应是“美丽温州”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关键环节。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良好的城市环境在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美的享受、增强市民城市自豪感归属感的同时,也会约束规范人的行为,促成社会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只有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建成形神兼备的“美丽温州”。近年来,温州在“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实践中,坚持以“六城联创”为载体,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和建设,城市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正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考核验收。在这个过程中,突出抓好三个环节。

(1)环境建设载体化。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思路,充分发挥“六城联创”在加速推进城市环境建设中的目标导向、统筹资源、激励推进、科学评价等方面的特殊优势,梳理研究温州城市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找准与各类创建的结合点,联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有效破解城市视觉环境问题。在改善视觉环境的同时,深入推进创新城市、信用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民政强市、质量强市、教育现代化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等创建,拓展联创外延,丰富联创内涵,推动环境建设以视觉环境为主向视觉和城市功能品位提升相结合转变,2014年温州市成功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在推动中长期环境建设载体化的同时,针对阶段性目标任务和突出问题,设计推出“五水共治”、"3+1"亮点区块建设、“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阶段性的环境整治和建设载体。2014年“五水共治”基本消除垃圾河,整治黑臭河300公里,建成滨水公园178个,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三改一拆”完成拆违1341万平方米、“三改”5659万平方米;四边三化新建城市绿地515公顷。这些载体都成为温州城市环境赶超发展的“加速器”。

(2)环境建设项目化。项目化是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定人、定责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形式。针对城市环境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将其逐一项目化。近年来,我市分阶段开展了“违必拆、六先拆”、“祛疤栽花”、“拆围透绿”、“两拆两绿”、拆违治乱、交通治堵等项目,加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尤其是针对“六城联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梳理出33个重点指标作为联创重点,每季度汇总通报指标完成进度;并确定了首批破难攻坚项目13个,这些项目涉及马路市场和小菜场管理、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脏乱差整治以及一些重点工程的推进,每个项目逐一明确工作内容、进度要求、牵头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并以图表形式每月通报工作进度。通过项目化推进和通报督导,33个指标和13个项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性进展。

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生活之美”是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是“有形”要求和“无形”需求的统一体,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分享美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因此,它既是“两美”温州建设的重要内容,更应该是美丽温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造“生活之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三个重点作用。

(1)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在美丽温州建设中,精心设计载体,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平台,真正把参与权、评议权、受益权交给群众。一是回应市民关切。通过向市民征集项目等方式,认真研究市民需求,在项目设置上体现市民需求,推进措施上回应市民关切,目标达成上与市民分享,使美丽温州建设更接地气。二是接受市民监督。充分发挥市民监督团、文明观察员等作用,对美丽温州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全方位、多领域、不间断监督。利用媒体优势,通过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等方式,问政于民、群策群力。三是拓宽参与平台。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围绕“践行雷锋精神,共建幸福温州”主题,精心设计“456百千万”载体,通过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拓宽市民共建共享美丽温州的渠道和平台。四是让市民得实惠。在强化改善城乡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突出文化惠民,加快各类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丰富、更有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突出服务惠民,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安全、有序、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

(2)发挥社区的基础作用。社区是群众生活最基础的平台,是和谐幸福社会的基石,是老百姓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源泉,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载体。在美丽温州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幸福社区”创建有力抓手,以“五型五感”为创建内容,坚持让社区更美好、让居民更幸福,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民主自治为主线,落实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居务公开制度;以“洁化、绿化、美化”为目标,着力改善社区环境,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点、乱停车、乱堆放”现象;以“五个凡是”为要求,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就业保障、社会治安、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维权援助、居家养老、卫生保健、文化体育等社区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家庭、文明楼栋创建,推进实施“春泥计划”,开展全民阅读、社区邻居节、社区文化节、社区趣味运动会、“我们的节日”等特色文体活动,提升居民文明素养;以“亲坊友邻、守望相助”为基石,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机制,构建社区志愿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养老助老、种绿护绿等志愿服务,形成家庭成员互敬互爱、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氛围。

(3)发挥社会的导向作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正之风,是美丽温州建设的当务之急。围绕突出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必须坚持专项教育治理,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狠抓影响理想信念的奢侈浪费问题,以“破陋习,树新风,创文明”为主题,开展“办低碳婚礼,做幸福青年”婚嫁倡议、“文明餐桌”行动,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狠抓影响社会环境的出行秩序问题,以“文明出行,和谐共享”为主题,精心开展“文明出行,机关先行”、“绿色交通,低碳生活”、“文明出行”承诺签名、“排队快乐,礼让文明”、“文明让座,关爱他人”、“文明出行,告别陋习”等系列活动,举办“温州的士节”,组建出租车爱心文明服务总队,引导市民和公交车、出租车等各个层面告别交通陋习,争做城市文明交通人。在社会风尚引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礼仪制度等行为准则的约束作用,并以道德自我约束的方式,从源头上弘扬核心价值观,使其具象化、制度化,能促使人们明定是非善恶、礼义廉耻、珠规玉矩,弥补法律功能上的空缺,推动美丽温州建设形神兼修、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系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联创办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