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项一嵚
通讯员 袁益明 黄超威
“太爷爷,你的照片上墙了!”慈溪观海卫镇卫南村的乡风文明馆刚刚落成,百岁老人方乾通的重孙女惊喜地发现,自家太爷爷的寿宴照片被做成了精美的展板。“四代同堂的方家是我们村的慈孝之家,看看人家,再比比自己,无形中起到了教育作用。”卫南村党总支书记韩勇说,村里的老年人逐年增多,让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安稳,全村才能和谐。
安稳和谐,这正是观海卫镇三年来重视慈孝文化建设的原因。“观海卫由原来的观城、师桥与鸣鹤三镇合并而来。观城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师桥以工业为经济支柱,鸣鹤以务农为主,再加上不少观城人的先祖来自闽南,所以三地居民的观念习俗不同,前几年常有‘一盘散沙’之感。”观海卫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重视慈孝文化建设旨在促进全镇20多万常驻人口互助互融,增强对观海卫的文化认同。
慈孝之星感动全镇
古镇观海卫位于慈孝之乡———慈溪,古代孝子沈良十和方昌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奇怪的是,早年评出的“感动慈溪”十大人物中却没有观海卫人。“这里的慈孝传统源远流长,只是缺乏政府和居民对当代慈孝之星的共同发掘。”观海卫镇相关负责人说,自2013年起,镇里以“新二十四孝”为标准开展“道德标兵暨慈孝之星”评选活动,多位默默无名的慈孝之星不仅温暖了全镇,也感动了慈溪。
爱的接力赛,慈孝传四代。观海卫镇五洞闸村普通妇女沈菊芬照顾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叔叔沈时诚几十年,一日三餐风雨无阻地送饭,洗晒被褥、送药。从花季少女到六旬老妇,沈菊芬用几十年坚守书写照顾叔叔的诺言。时间久了,附近邻居几乎把沈时诚当成了她的父亲。在她影响下,她的两个儿子、儿媳和外甥也对沈时诚体贴照顾。
慈孝之星中不仅有孝老爱亲模范,还有爱岗敬业或投身慈善的典型,将慈孝传统宏扬为新时期的社会大爱。热心公益的90后女孩,倡导农村敬老公益新风尚的夫妻档,七年如一日照顾丈母娘的好女婿,甘当“城管义工”的“红袖章”爷爷……这些普通人默默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亏本买卖”,从未想过出名,却在观海卫掀起了慈孝新风。
慈善之军日益壮大
镇上42个村(社区),村村有居家养老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剪指甲、代购等日常服务;每村有热心的企业家,年年为老人们捐钱捐物;440余位巾帼平安志愿者队每周开展两次夜巡,挨家挨户上门提醒防火防盗、宣传平安知识,实现“一村一队伍”全覆盖。青年志愿者为弱势青少年群体举办假日学校、足球夏令营、爱心“微心愿”等关爱成长活动……在“慈孝之星”的感召下,越来越多新老观海卫人加入慈善军团,敬老爱幼、慈善睦邻之举蔚然成风。
5年来,劳特电器有限公司团支部成员每隔半个月会到慈东老年公寓为老人送去暖心服务,理发、聊天、晒被子,越做越顺手。“这些年轻人个个是好样的,不仅快速融入第二故乡,还让这里的父老乡亲纷纷点赞。”公司负责人严纪光说,“劳特”的青年员工以加入企业民兵队伍为荣,因为这支队伍曾多次参与抗台抢险,并承担了慈溪市唯一一支水上应急分队任务。2009年起,“劳特”民兵突击队入编宁波高炮团预备役,建立一个排,承担国防义务。“刚来的时候发现有些本地居民对我们有偏见,但时间久了,大家说到‘劳特’的年轻人会竖起大拇指,我们也交到了不少新朋友。”来自劳特公司的杜凤斌说。
慈溪企业家大多不喜张扬,但镇上许多村子的村民记得本村的热心老总。卫北村的老人们说,富迩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们,冬天到了送暖炉,节日到了送慰问品。村里的邱国忠兄弟俩多年来为本村老人发放过节费,从不间断。东桥头村商会的企业家出资请来戏曲表演家和宁波走书演艺家,给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慈孝文化扎根新家
有榜样,有活动,但如何让慈孝文化建设不停留于“一阵风”式的“运动战”?观海卫计划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日间养老中心,既为老人们建立热闹的“临时家庭”,也为慈孝文化找到新载体。
“每月180元,每天一荤两素两顿饭,不要太划算!”卫南村日间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利用上级补贴和集体收入建起了这个“老人之家”,40多位老人就把这里当成了食堂、活动室和卫生站。该村党总支书记韩勇介绍。“免费理发、量血压、治疗小病小痛、日常生活服务,这里都能提供。”韩勇说,老有所乐很重要,新建的乡风文明馆里有个大会场,舞台、排练厅和候场室一应俱全,将成为老人们吹拉弹唱的好去处。
慈孝文化在观海卫处处闪耀。广义南路上一道长约400米的文化墙讲述了古老的慈孝故事,并以新二十四孝图传递慈孝新风,形成靓丽的慈孝风景线。镇工业西区还搭建了一幅面积约为120平方米的慈孝网架,图文并茂倡导慈孝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