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高悬 强化巡查促改革

来源:宁波日报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2

本报记者 董小芳

北仑区对农村小型工程建设以及王家溪口公墓、洋山公墓的管理履职情况进行专项巡查时,共查阅各类账册2250余本,发现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5个。

慈溪市对供销社进行巡查,有关部门根据巡查掌握的线索,对原市供销社主任方翔和市煤气总公司总经理陈张勋、副总经理潘庆法、财务总监陈松群采取强制措施。

……

2015年,这样的“廉政体检”对宁波人来说并不陌生。为了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去年,我市在强化巡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县(市)区巡查制度,实现了巡视、巡查工作全覆盖。

健全机制 廉政体检全覆盖

推进巡视巡查全覆盖,体制要先行。

去年,市委下发《关于在县(市)区建立巡查工作制度的通知》,11个县(市)区迅速行动,成立了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和2至3个巡查组。奉化、江东、北仑、江北、鄞州等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巡查“人员库”,慈溪等地则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巡查组。巡查力量都是“专业”配置,以纪委、组织部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审计、财政、住建、农林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工作人员。

同时,为保证巡查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高效运作,11个县(市)区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巡查人员素质,规范巡查工作程序。如深入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进行调研,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鄞州、慈溪纪委书记带队赴外地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做法;各县(市)区制定出台《巡查工作实施办法》《巡查工作规范流程》《巡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2015年巡查组监督工作重点内容》等,确保巡查工作有章可循。

问题导向 精准发力找病根

“请你说说,为什么奖金发放上报的是5人,但在实际发放清单上却只有4人?”

“那你知不知道这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2015年3月,江北区农水局一下属事业单位内,巡查组有备而来,一个个问题直切要害。

据悉,去年年初,江北区开展“廉政体检”,带着问题,面向乡镇(街道)、区直单位及相关村,展开地毯式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查”。有的单位部门,甚至连食堂阿姨、门卫都在受邀谈话之列。

“深入发现问题线索是巡视工作的基本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才能更有利于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于是,围绕问题导向,提高巡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县(市)区在开展巡查前,首先注重信息的收集,如通过走访或商请纪委、组织部、审计局、法院、检察院、法制办等单位,最大程度了解被巡查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实际情况;认真审阅被巡查单位相关资料,仔细研究近年来审计报告、工程建设、“三公经费”开支、个人重大事项等,以发现问题为第一要务,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通过谈话寻找问题。根据谈话对象情况不同,事先制作谈话提纲,强调谈观点要切中要害、谈问题见事见人,提高谈话质量,挖掘问题线索。

第三是针对特定问题、特定对象展开巡查。各县(市)区把近几年责任审计问题多、信访举报反映多及承担工程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行政审批等岗位风险大的单位部门作为首轮巡查对象。

据统计,去年全年,11个县(市)区分别对14个直属单位、6个街道及其下属单位、10个乡镇及50个建制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开展巡查,共发现问题720个,移交线索85件,立案审查22件。

动辄则咎 重拳出击促整改

剑指问题、促进改革,是巡查的根本所在。

巡查的作用,首先在于其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扯袖子”“拍肩膀”。如余姚市在巡查小曹娥镇及所属3个村时发现18个问题,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防止了小错酿大错。

巡查的作用,还在于动辄则咎,形成震慑。对在巡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或其他严重问题线索,进行强化处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移交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处理,切实发挥巡查工作的“利剑”作用。去年全年,我市在巡查中共廉政谈话38人,党政纪处理20人,其他处理13人,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有力震慑。

巡查的作用,更在于其查根源、挖病灶、找病根,提出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促进完善体制机制。

根据规定,巡查结束后,巡查组要及时向被巡查单位逐一反馈巡视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被巡查单位要在反馈情况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整改方案,2个月内提交整改落实情况报告。针对重大整改事项,还要强化跟踪督办、回访检查,进行动态监督,直至问题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制度完善到位。如去年江北区通过巡查,共督促巡查单位针对性制定115条整改措施,完善相关制度15个。

同时,各县(市)区还把巡查整改情况作为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干部考评、任用、奖惩等的重要依据,确保巡查工作持久发挥震慑和治本作用。

据统计,2015年,我市11个县(市)区针对巡查发现的720个问题,逐条列出清单,提出整改意见,巡查的尖兵利剑作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