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仓:唤回久远的记忆

来源:温州日报 2014-04-09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3


“花鼓响起来了,快出来,快出来!”鼓声和丝竹声越来越近,远远就能看到“高人一等”的高跷队,穿着古装服饰走来,潮水般的人群跟着演出队伍滚滚而至……那边,大型宣传画上,一块块青黑的巨石,像猩猩,像鲸鱼,像捣米的石臼……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爱凑热闹,细细地搜寻记忆中的丝丝缕缕:“这块是在马鞍山的吧?神鹰岩要到山顶去看才好,……钱王一宿楼遗址?我爷爷是看过的,文革时,一块块牌匾被拆下来烧火了。”

“钱王酒,红酒曲糯米酿的酒——”一抹红色的酒旗从临时摆设的摊位上挑出,在春风与酒香中,醉了似的飘舞着,酒旗下走着沉醉在节庆与往事中的人们。

今年清明节前后,我市各地纷纷举办清明文化节:龙湾区状元街道的首届清明文化节暨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永嘉县鹤盛镇上湾村的清明民俗文化节……上周五,平阳钱仓在传统集市的基础上,举办的清明文化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当地和周边的群众。

1

千秋官声

口碑筑庙

为期三天的“钱仓清明文化节”中,最为盛大的活动当属“天下钱仓”公祭活动。丰盛的祭品绕街游行之后,被摆在城隍庙前;钱仓社区所辖的九个村长,一起上前行礼;铿锵有力的祭文,诵读出对家园的依恋与赞美,对先祖的感佩与敬爱。台下的钱仓人无限感慨,一些老人的眼中,闪现出泪花。

清明节是钱仓传统集市的日子。这天,除了四方商贩云集带来的繁华之外,最让乡民们兴奋的,是抬城隍爷巡城活动。钱仓城隍庙在周边极负盛名。建城隍庙,是为了纪念一位明朝叫朱东光的好官。

当地大族的谢氏族谱里,附录着谢氏族人写的《钱镇堡笔记》,载:“嘉靖甲辰,海寇突至……耆民赵文统、陈启济等谋筑堡以自卫,适岁饥中止。邑侯朱东光……捐俸以助厥成。”钱仓村主任周仁多虽然对读文言文不在行,但对这段历史很清楚: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倭寇入侵,乡民不堪其苦,为了自卫,在耆老的组织下,筹钱建造钱仓堡。适逢荒年,造了一半的城堡停工了。时任县令朱东光知晓后,捐出自己的俸禄资助城堡完工。

周仁多补充说:“朱东光是朱元璋的后裔,去世前又梦到玉帝封他为钱仓城隍。乡民感激他临危援手,就建造城隍庙来祭祀他。”当年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就是按照朱光东生前模样造的。依照民间神建造惯例,城隍爷分为京城隍、府城隍和县城隍。按说钱仓只能造个县城隍,但朱光东是皇族后裔,就按照京城隍的规格来建造了。文革期间,钱仓城隍庙也不例外地被拆改成公社大会堂,后来变成电影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当地群众强烈要求下,由民间筹资改建到凤山脚下,与宝胜寺等古迹遥遥相对。

清明节抬着城隍爷巡城,究竟是集市形成在前,还是因为清明节抬神巡城带来了商贸繁荣,进而形成集市,如今已不可考,唯有集市的种种活动,成为钱仓人乃至周边乡民世世代代的记忆。

今年的钱仓镇清明文化节,除了依旧遵循古制,举行隆重的祭祀祈福活动之外,又增加了以高跷队、花鼓队为主的“民俗巡街”活动、展示钱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文化长廊”和百家宴活动。

在河南做生意的温伟女士,这次专程赶回家乡参加这次文化节。她说:“这样的钱仓,才够钱仓味。童年的记忆,一下子就贴到心头了。”

2

钱王已去

往事如缕

已过古稀之年的温作法老先生,看了一会儿演出,又回到自己的书桌旁,翻开厚厚的古籍和工具书。退休后的这些年,他一直在试图收集家乡钱仓的掌故,编撰《古镇钱仓》。“钱王一宿楼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个传说,而是确有其事。”他翻开民国版《平阳县志》,熟练地找出一段文字:“宝胜寺在凤山麓,唐咸通间建子院二曰律院……钱王楼在钱仓宝胜寺,五代吴越钱王曾宿于此。”在前人的考证基础上,他又结合宋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祝穆所撰的《方舆胜揽》以及当地族谱的内容,一段吴越王拜谒南雁开山高僧的往事跃然而出。

吴越王钱俶是父亲钱元瓘第九个儿子。大哥钱佐去世后,二哥钱倧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王位。大将胡近思不敬钱倧,引发钱倧的杀心。胡近思索性先发制人,率兵废去钱倧,拥戴钱俶为王。在这段正史之外,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钱俶自幼出入佛门,结识了钱塘(今杭州)水心寺和尚愿齐,后来又随愿齐一同前去朝拜天台的德韶禅师。在德韶禅师的暗示下,钱俶及时赶回钱塘,在愿齐和尚的帮助下,顺利取得王位。

钱俶当上吴越王后,愿齐放弃了当时钱塘名刹住持的身份,重回南雁荡山。

对于愿齐和尚的帮助,钱俶一直挂在心头。归顺宋朝、地位稳定后,他就带着妃子来看望愿齐。到了钱仓时,他弃舟改行陆路,并在钱仓凤山脚下的宝胜寺住了一宿。此后,宝胜寺香火更加鼎盛了,又因为旧时近旁乡镇塔不多,寺门前的双塔成为了钱仓地标性建筑。

“王者所至,非同小可!钱俶离去后,当地就把钱俶住过的地方保护、扩建成钱王一宿楼。”温老先生说着,站了起来,遥遥指着宝胜寺前的双塔,“几十年前,出门没有导航什么的,行程又慢,行人远远看到双塔,就知道是到钱仓了。”

十多年前,塔身倾斜严重,乡民集资重新修建过,如今虽然没有以前有名,但仍然是家乡人心头一抹温暖的影子。让人遗憾的是,钱王一宿楼被毁之后,旧址卖给了水泥厂,昔日端雅气象被工业气息所替代。眼下,村里已经和水泥厂达成协议,明年将进行厂房搬迁。村民大会也一致通过了,到时候凑钱重建钱王一宿楼。

3

满山奇石

才子留诗

步出喧嚣的锣鼓声,向着上山的方向走去。沿着山道,与草木的翠绿色相照映的,是一块块数米见方的黑色巨石,横着、竖着、侧着、斜着,还有的颤颤巍巍的摞着。因为年代久远,石头上旧年的青苔已经干萎成青黑色,新的青苔正从旮旮旯旯里向周边蔓延。比起“文化长廊”上的图片,这些巨石显得更加突兀而神奇。乾隆年《平阳县志》载,钱仓山上的石罅中,有钱币流出,因之得名。钱仓人说,钱仓山上的石头,是仙人赐给钱仓人的礼物。

在山脚下的宝胜寺和广福寺之间一抬头,可以看到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凤头昂然远眺,神态端严雍容。这是钱仓最为出名的凤凰岩,所在的山也被名为“凤山”。凤凰岩所处显要,路人稍加注意就能发现。南宋状元王十朋经浙闽古驿道赴泉州上任,路过钱仓驿,曾咏诗曰:“凤凰久不至,胡为藏于此。清辉如可揽,应不恋高岗。”

从凤凰岩一路上行,石头越来越多,景致愈行愈奇。半山的亭子之畔,三块大石头,像陀螺、像河马、像豹子,相互欹靠着。河马岩上,时常可见几人并坐一起,嘻嘻哈哈地用脚蹬陀螺岩,巨大的岩石随之晃动,接着隆隆巨响,又靠倒在河马岩上。这就是著名的摇动岩。清人袁枚到此游玩,也像王十朋那样,留下了诗句:“两石相倚眠,隆隆万钧响。十手推不动,一足蹴乃动,其事实可骇,其理不可求。莫怪李青莲,踢翻鹦鹉洲。”他不懂物理学原理,对巨岩一蹴可动,感到神奇极了。

“这些算什么,好多好看的石头都被破坏了!”

对外人的惊讶,钱仓人蔡文塞露出善意而惋惜的神情。前几年,周仁多和妻子蔡文塞喜欢上摄影,他们夫妇的镜头,最多的聚焦点,就是家乡这些奇幻的巨石。

蔡文塞说,十多年前,钱仓一带的山峦上,还有更多奇岩怪石:马岩像极了一匹大骏马,千百年来的钱仓孩子,没少在马背上骑过;龙船岩,旧时划龙船要三十六个人,龙船岩上就有三十六只桨……2005年前后,与钱仓一江之隔的龙港镇,因为当地没有山,许多人就来钱仓买地造坟。土地出售后,随之而来的,是采石头、挖坟坑,那些数千年而下与钱仓人相生相伴的石马、石狮、石龙船……就这样永远消失了。蔡文塞背着相机,一路从凤山,翻过马鞍山,翻过青龙山,站在青龙山顶,她指着数块巨岩叠成的“仙人脊”说:“如今要看好石头,要登到山顶才有。今后,像王十朋那些才子,路过钱仓时是看不到钱仓的美了,也不会再为钱仓写诗了。”

所幸,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钱仓村民与山上坟墓相关人进行交涉,将在两年内尽可能地把这些坟墓迁移开,对山上的景观进行修复。下一步,当地政府还将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采取民间投资的方式,进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旅游项目建设。周仁多祈愿道:“谁不想自己的家园更美丽?但愿我们上下一心,早日让钱仓恢复往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