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古闸默默坚守

来源:温州日报 2014-08-27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2


瓯江口南岸,一系列的水闸沿着瓯江畔依次而筑:下陡门水闸、杨府山水闸、下新田水闸、蒲州水闸、状元水闸、东平水闸、蛎公式水闸、蓝田水闸等。水闸,旧称陡门,是下游水利工程的重要设施和特色之一。瓯江口南岸的这些水闸,规模或大或小,年代有古有新,其中最古老的要数龙湾炮台山边的蛎公式水闸,而融合古今的是茅竹岭东的东平水闸。

下陡门水闸

由于江滩的自然淤积,沿江堤塘的多次外移,不少老闸随之废弃。居住下陡门的市民,到杨府山公园休闲、锻炼,也许会忘了已有近千年历史的下陡门水闸,古称瞿屿陡门,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如今作为公园的一个人文景观——“古闸水韵”遗留于世。

蒲州水闸

驾车沿着瓯江路走,稍作留意,你会逐个见到水闸字眼,“杨府山水闸”一闪而过,“蒲州水闸”高耸在路南,而“状元水闸”默默地待在路北。

蒲州水闸位于下埠村和中埠村之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蒲州埭,也就是八字大埭。蒲州滨江傍河,江潮冲击,河水猛涨,常使生灵遭劫,为此先民们垒筑蒲州埭。蒲州埭因势而设,因地制宜而建。

后来又因温瑞塘河北向排洪出口仅杨府山东北麓的瞿屿陡门一座,遇大风雨,洪水难以排泄。水湫应运而生。水湫是一种小型泄洪道,连通江河,两端有闸门,平时不开放,犹如一个长方形的蓄水池。四百多年前的明万历二年,郡守卫承芳设“水湫九处,蓄洩得宜”。水湫九处,八处在蒲州上、中二埠的蒲州老街,自西至东。

走过沧桑岁月的蒲州埭,已难寻其风姿。如今的蒲州埭早已改筑为水泥道路,原埭中央的石板浇置路南临河一边以存其遗迹,并建碑亭述埭之历史。建于1956年冬的蒲州水闸(新陡门),安装4台电力螺杆式起闭机。后来,因受中央涂筑壩影响,以及1992年间在下游修建了开放式垃圾场,使陡门浦道急剧淤积,陡闸排水功能降低。2000年间,移基浦口重建,老闸废弃。另外,1986年建的蒲州套闸(即过船闸),2001年进行扩建,向外延伸1公里左右。内外河道由单道扩展为二道,增加了航运和排涝能力。

茅竹水闸

瓯江路状元段,在江畔就可看到状元水闸,隔江面对七都岛。状元水闸是新建的,从这里再往东走,到了茅竹岭西麓,这里原来有一座古老的茅竹陡门。

茅竹陡门关联到一个人物陈熊,他是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的曾祖父。当时,连年水灾的惨景让陈熊触目惊心。他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于是在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解囊出资建造茅竹陡门。这些在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二《门闸》里有文字记载。民国廿一年(1932),时任永嘉县县长张感尘主持重筑,留有碑记。1986年间因建码头和茅竹岭水渠等需要,陡门拆除,自此告别乡民,但远去的茅竹陡门依然是温州水利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精彩一笔。

状元街东首还留有一个绞坝闸。我跟着状元学人林柄松先生的脚步,来到了绞坝闸旧址。林先生说,这里曾经是状元地方船只进出瓯江唯一通道。船只经过此处,须用绳索拉过,借助人力或畜力,后期才用电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天过往船只两三百艘,航运繁忙。永强片的一些乡村瓜农种植的西瓜,被船只满载着通过永强轮船河一直运到白楼下,再越过闸边的江坝入瓯江,迎着江浪逆流而上,到达状元绞坝闸再入内河,一直运到温州南门水果行。

东平水闸

从茅竹岭古道下来,站在瓯江畔的白楼下码头,我自然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渔业公司的繁荣。而今,这里卸货吊车塔林立、集装箱一排排。也许你行走其间会忽视,夹杂其间的还有一个东平水闸,它是那么的不起眼。瑶溪河自南往北流至瓯江的出口,就经过此水闸。它是一座融古今建筑特色于一体的水闸,下方是古旧的石砌闸墩,上方则为瓷砖镶嵌的现代建筑楼房。步入楼房,里面有多台现代化的启闭机。东平水闸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绍兴年间。茅竹岭岭东为东平陡门,岭西有茅竹陡门,过去,两座古闸犹如两对姐妹守护着状元和永强平原的数百万亩农田。

蛎公式水闸

机场路往龙湾村炮台山漫步约七分钟,在山麓西南侧,穿过民房簇拥的巷弄,一座浑身纯石条筑成的古闸展现在眼前,距离东平陡门也不过一公里。八百年前的南宋年间,为解决旱涝灾害,永嘉华盖乡四都(今龙湾区瑶溪街道龙湾村金岙村一带)的乡民自发组织修建了这座古闸,俗称蛎公式陡门,因位于龙湾村,大家习惯叫龙湾陡门。到两百年前的嘉庆十八年,陡门损坏,监生潘士楠等奉命捐资修建,由三孔改为四孔,人工双重启闭闸门。我用手触摸闸石,分明感受到岁月的温度。

蛎公式水闸纯用石条铺设,运用物理力学知识,耐久坚固。古闸兼有桥的功能,南侧有石条栏杆,矮矮的,可以坐。古闸两岸都是民房,附近的老人都说,古闸既是水利工程,也是我们农闲时休息的一个公共场所,看河水亦看江水。老人手又一指,闸东侧的砖墙上有三方《奉宪勒碑》石碑,分别是清嘉庆十八年(1813)、清咸丰元年(1852)、民国八年(1919)的石碑。

蛎公式水闸是集水闸、行桥、坐栏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是金岙河通向瓯江的出口点,也是永嘉场的一个水利咽喉,维系着七万亩农田的灌溉。虽然后人在它西北方向200米距离的瓯江畔再建了一个水泥钢筋的新龙湾水闸,八百年高龄的蛎公式古闸渐渐退居二线,但仍在默默发挥她的作用。

蓝田水闸

龙湾永中有爿地方叫“陡门”。陡门在永中石浦村,早年曾有石浦陡门,约在南宋庆元元年(1195)建成。水闸东侧建有郑使侯王庙,相传南宋郑原生曾利用水闸放水消灭凶残的海盗,保一方太平。后来郑原生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百姓不忘恩德,建庙纪念。至明太祖年间,重新修复,再添一个闸门成双闸陡门。清乾隆年间,称为“交叉陡门”。当时的双闸陡门对于永嘉场的抗洪排涝作用极大,久而久之,“陡门”由此得名。

当地一些老人说,石浦陡门外河道是块龙地,有七十二弯八十二滩。他们认为,水流向大海,太快会使永嘉场财源流失而不富裕,太慢又会洪涝成灾。那块龙地能将大水吞下腹,让水不急不缓地流出。可是清时有人将八十二滩中的一个滩挖掉,开成一条小河,以便梭船出江。不料想这滩头竟是龙的口舌,口舌割断了,龙口不能吞水,于是经常水漫大地。当然这种说法仅是一种民间的传说,缺乏科学依据。

永中石浦陡门后来因闸外排涝不畅,淤积严重,造成咸潮倒灌,于是陡门废弃了。民间称石浦陡门为老浦,而新浦则为蓝田陡门。

蓝田陡门为永强塘河的尾端,虽是“老弟”,但就规模而言却是“老大”。最早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3),清光绪《永嘉县志》有记载,当时称咸田陡门。几百年来经过多次整修,1951年4月易地重建,2006年又进行工程改建,气魄宏大。现在的水闸建有三层楼房,机组人员在楼上办公,楼前楼后过道可通轿车。其排涝规模符合永强50年一遇的排涝要求,能抵御瓯江100年一遇的高潮位。水闸流量每秒达280立方米,灌溉农田15多万亩。

新的蓝田水闸当之无愧成为龙湾水利事业史上重要的一页。新址与老址相隔100米。至今在河两岸还留有“老”水闸两个石砌的脚身,与新闸遥遥相对,似乎向人们述说着她走过的岁月。利国利民的蓝田“新”水闸盛载着人们的希冀,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潮流,更加美丽多姿。